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555章 有功之人?
長安城,太極宮。

頂盔貫甲的李恪,抬手擦去眼皮上的汗水,仰頭看見一塊巨大的黑雲堆在天邊,沉沉地壓在太極宮西北側,整座太極宮裏一絲風都沒。

對此李恪沒有任何錶示,邁開大步走向鹹池殿。

自從,長孫無忌派人進攻升道坊,李恪就在太極宮表明了身份,他要替李世民盯著駐紮在玄武門後頭的左右屯衛,左右的府兵是他們父子一切謀劃的保障,絕對不容有失。

鹹池殿裏的帷帳已經全部撤去,但是從李恪的角度看去,原本金壁輝煌的大殿依舊冥瞢晦暗。

李世民坐在罩著明黃色緞子的書案後頭,臉上一片陰暗,李恪根本看不清他的表情。

李世民正在和兩個頂盔貫甲的將軍說話,看見李恪走進來,抬手召他進前。

李恪加快腳步趨進書案前,恭恭敬敬地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世民見了,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慈愛地道:「恪兒不必多禮。」

「參見吳王殿下。」

李恪直起身子,還沒有說話就聽見旁邊傳來見禮聲,扭頭看去見是程咬金和張士貴。

「虢國公、盧國公必不多禮。」李恪回了半禮道。

李世民看著,臉掛著微笑對張士貴道:「這孩子不但孝順,處事英明果斷,朕看見他就像看見朕年輕的時候一樣。而且他心地善良,待人仁義,以後朕走了,大唐也應該不出暴虐之君。」

「陛下所言極是。」程咬金聽連忙附合道。

程咬金昨日已經見過李恪了,他對李世民很有信心,願意支持李世民的任何決定。

而且他曾經和李承乾鬧過誤會,還被發配嶺南幾年,現在李承乾身邊人才濟濟,他就是湊上去,也不可能進入李承乾班底的核心圈子。

程咬金的算盤打的很精明,長安城還有很多大臣也是打著這樣的算盤,這些人就是沒有被李世民召進宮也不會輕舉妄動。

程咬金錶罷態,剩下的三人便都看向張士貴。

張士貴跟李承乾也有過矛盾,當年他做靈州大都督時曾被李承乾擺過一道,可是後來張士貴並沒有跟李承乾計較,李承乾也沒有因此打擊張士貴。

這些年張士貴留在長安城,一直統領左右屯衛,就是因為他深得李世民和李承乾兩個人的信任。

張士貴思前想後,最後轉身面向李恪,神色鄭重,撣撣身上不存在的塵土,扶扶頭上的五梁冠。然後朝李恪躬身一禮,沉聲道:「臣從前少與吳王殿下接觸,但是臣知道陛下聖明,殿下英果,大唐現在正需要殿下這樣的仁孝英果的儲君,臣願為陛下和殿下肝腦塗地。」

李恪聽了眼淚幾乎都出來了,張士貴這樣深得李世民信任的大臣真心投靠,在以前他是想也不敢想的。

「虢國公快快請起。」李恪忙上前扶起張士貴,兩手托著張士貴的胳膊,真誠的道:「虢國公是大唐的功臣,父皇的肱骨,恪必真心待之。」

程咬金見張士貴當場向李恪投誠,偷瞄李世民一眼,見李世民看著二人,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暗道:昨天俺老程沒有向吳王投誠,難道失算了?

現在再當陛下的面投效吳王晚不晚?

猶豫了一會兒,程咬金暗暗搖頭,道:陛下今日真心待吳王,明日說不定又變了,俺老程還是穩一把。

李世民不知道程咬金的想法,「好啊!看著你們君臣真心相待,朕就是現在死了也能安心了。」

「父皇!」

「陛下!」

「陛下!」

三人同時轉身看向李世民,眼裏都帶著擔憂。

李世民見兒子和大臣緊張他,心裏十分受用,臉上故做坦蕩地道擺擺手道:「不必在意這些。」

見三人還要說話,李世民神色一正,沉聲喝道:「現在不是咱們君臣婆婆媽媽的時候,若是不能將逆子和長孫氏鎮壓,咱們君臣恐怕難有葬身之地。」

李世民看的很清楚,他的對手是李承乾和長孫無忌,至於李治?想起來不免還會為他嘆口氣,……不說也罷!

三人聽了,也都神嚴肅起來,李承乾就要與長孫無忌火拚,他們能不能收漁翁之利,實在是……前途渺茫?

他們自知不是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對手,於是都看向李世民,等他的安排。

這也是李世民想要的結果,這些人不像李承乾那夥人,啥事都要替他拿主意,現在天下人連誰是大唐天子都分不清楚了。

李世民感受到三人的尊重,心裏略有得意,面上仍做出雲淡風清的樣子道:「長安城中朕不擔心別人,唯李藥師若是出手,必然能使朕手忙腳亂一陣子。」

張士貴是個厚道人,忙替李靖解釋道:「李衛公今年已經八十歲(虛歲,實際應該是七十八歲多)重病在床幾個月了,即便有心也無力了。」

李世民聽了雖然仍不放心,但還是點點頭,不再說什麼。

畢竟李靖是有大功的人,如果讓人覺他總懷疑李靖要造反,那會讓人覺出他不自信,也顯得他心胸狹窄、刻薄寡恩。

程咬金看出李世民的為難,剛被李世民稱讚仁義的李恪也不適合在這件事情上說話。

於是他就站出來朝李世民一拱手道:「啟奏陛下,老張說的不錯,衛國公確實病重,臣前日還去他府上探望。」

「哦!」

李世民聽了若有所失地點點頭,略略放心,又有些遺憾地道:「朕也該去看看他。」

程咬金聽了忙道:「陛下對待臣子向來仁愛,臣等都是深知的。」說到這,嘆一口氣道:「只是臣擔心,如今長安城,暗流洶湧,衛國公臥病不起難以自保。他年高德劭,在軍中和皇家軍政學院都威望極高,萬一被小人利用或者暗害了,外人不知豈不歸咎於陛下。」

張士貴心裏苦笑,暗道:剛才還高看這貨一眼,不想……唉。

李世民一聽程咬金的話就明白了,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道:「知節所言不錯,藥師是大唐的功臣,不能讓宵小給害了。」說著看向張士貴問道:「這該如何是好啊?」

張士貴聽了,只是低頭不說話。

李世民又看向程咬金道:「這該如何是好啊?」

程咬金本來也不想再往下說了。萬一李靖死在宮裏,以後不但李世民說不清楚,他也成了幫凶。

可是李世民一直看著他,等他說話,他也不敢再猶豫,隻得試探著道:「不如將衛國公請進宮來,與陛下敘敘舊?」

李世民聽了,臉上做出認真思考的樣子道:「朕也確實想和藥師敘敘舊,只是他如今病的臥床不起,朕怎麼忍心把他召進宮來?」

「陛下,您近來也龍體欠安,衛國公是臣子,陛下想與敘舊,他進宮來也是應該的。再者只要命宮人用軟榻細心抬來,想來也不至於加重他的病情。」程咬金是徹底不要臉了,配合著李世民,把李靖給安排的妥妥噹噹的。

李世民聽了,像終於下定決心似道:「知節言之有理。」轉頭看向李恪道:「恪兒,衛國公給大唐江山立下過汗馬功勞,如今他年老臥病,命不久矣,卻遇上奸賊作亂。朕雖然病著,但也不能不管他。你拿著朕的手書,去衛國公府把他請進宮來。」

「兒臣遵旨。只是……」

李恪也深知李靖忠於李承乾,對於請李靖進宮,並不覺得不妥。

只是他還想光把李靖進宮來,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怎麼辦?

「只是什麼?」李世民不悅地看著李恪,心道:朕破著臉皮不要,找理由軟禁一個病的快死了的人,你還想怎麼著?

「兒臣只是擔心,衛國公進公了,有人利用皇家軍政學院的學生,恐生大禍。」

張士貴原是低著頭裝做聽不見,此時卻覺得渾身發冷,心裏哀嘆:這些人可都是為大唐立下過功勛的人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