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之李岩傳》第63章 白蠟軍擴編
李岩以為穆蘭開玩笑,便用略帶責備的口氣道:「蘭妹,別鬧。」

哪知穆蘭一本正經的說:「我是認真的。我要回金陵找我媽媽。」

李岩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半晌才道:「怎麼會這麼突然?」

穆蘭臉上沒有一點表情,只是慢慢的說:「你是我什麼人?為什麼要告訴你?」

李岩心很慌,也很難受。穆蘭冷漠的樣子,是他從未見過的。這還是那個可愛的,活潑的,讓人忍不住想靠近的姑娘嗎?

李岩艱難道:「蘭妹——你——我——」

穆蘭仍然一副拒人千裡之外的樣子:「以前說你總是不聽。回去之後你要好好讀書,將來為國出力,報效君父。我走啦,你要好自為之。」

李岩感到頭暈的厲害,大地好像在晃動,雙腿發軟,頭頂的天空彷彿要掉下來,將他壓死。世間萬物好似都在嘲笑他,都要離他而去,他感覺是世上最可憐的人。

李岩一把摟住紅娘子的肩頭,也許是想報復穆蘭,強笑道:「那祝你一路順風啊。」

穆蘭仍是冷漠的樣子,「那就這樣吧,告辭!你去做你的山賊吧!董姐,咱們走。」

言乞,挽過董小宛的臂彎,決絕的走了。

「唉——」董小宛還想說些什麼,卻被穆蘭強行的拉走。

李岩看著她們的背影,伸手想挽回,最終化為無聲的嘆息。紅娘子幽幽道:「她不想你走這條路。」

李岩道:「我知道,她和我談過幾次,誰也沒有說服誰。那時我就有一點預感,只是沒想到蘭妹會這麼剛烈,真是一個木頭。」

李岩沒想到的還很多,他不知道穆蘭一直強忍著悲傷,不讓眼淚落下。在她轉過身的一霎那,再也忍不住了,淚水衝過她光潔的小臉,簌簌落在地上。直到她和董小宛走出很遠,李岩再也看不到她們的時候。她才猶如虛脫一般,投入董小宛懷中,無聲而痛快的抽泣起來。

董小宛撫摸著她柔順的長發,心疼道:「蘭兒,你這又是何苦?」

穆蘭哭道:「……我心裏很亂……我也不知道……他變了,不再是我心目中的岩哥哥。我說過他很多次——他不聽——他總是喜歡跟山賊在一起……」

董小宛呆立半晌,幽幽道:「那你們以後……」

穆蘭搖頭道:「我也不知道……」

董小宛想了想,才道:「這樣也好,先分開一段時間,大家都冷靜的想想,到底彼此需要的是什麼。」

按下穆蘭、董小宛返回金陵不說,單說李岩、紅娘子、鋤葯看著二女走遠,收拾心情,重新上路。順著官道,曉行夜住,不一日回到杞縣地界。雖然縣城離得更近些,可李岩決定先送紅娘子回雞公山,再繞道回家。

雞公山現在可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除了陶正峰本部的嘍囉,還有魯大海帶領的佃戶和李堅率領的白蠟兵;糧草更是不缺,之前從朱紹炯和義軍手中搶來的糧草,全部運回山寨。

李岩的到來讓眾人十分高興,在聚義廳擺下洗塵晚宴,都是自家兄弟,個個開懷暢飲。

酒席宴間李堅向李岩通報了一個情況,縣令郭繼韜對李家態度發生轉變,勒令解散白臘兵,遣散鄉勇。李堅沒有辦法,才領著弟兄們上了雞公山。

李岩把玩著酒杯,思忖道:「估計是開封府給縣衙打了招呼,我們做的很多事都是對官府不利的,打壓我們也是應有之意。」

李堅道:「那你回去可得小心點兒。」

李岩笑道:「我理會得,咱們李家是豪門望族,我又是舉人身份,沒有確鑿的證據,縣衙不會把我怎麼樣。」

李岩在山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和鋤葯趕回縣城。

回到家裏拜見母親,李老夫人自然十分高興,抱著李岩心肝兒肉啊的大哭;父親李精白卻早從陳永福的信件中得知他在開封的所作所為,大為震怒,連口嚷嚷要請家法,打死李岩。

李老夫人哪裏肯讓,又哭又鬧,死死護住李岩。好一陣雞飛狗跳,家法最終也沒執行下去,最後李父氣的拂袖而去,只是關了李岩一個月的禁閉。

這一個月李岩過得好不愜意,每日除了讀書寫字,就是和四大書童打熬筋骨。(茗煙、雨墨、掃紅當初是跟著李堅押運糧草回來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初冬時分,李岩收到信件,請他上山共商大計。李岩謊稱外出訪友,辭別父母,趕奔山寨。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三部分人馬之間關係越來越親密,擴軍備戰,成了大家共同的心聲。這也是將李岩請上山的原因。

李岩,陶正峰,紅娘子,李堅,魯大海幾人經過商量,將白蠟軍,雞公山的嘍囉,糧莊的佃戶合在一處。在白蠟兵原來的基礎上,打亂編制,重新安排,依照以老帶新、保持和提高各部隊的戰鬥力為原則,整體擴大。

全軍仍然按照以前的作戰方式,輔以火藥和弓箭,增強了遠程攻擊能力和防禦能力。

像李虎,李黑達這些元老最高興的是,隨著編制的擴大,作戰人員的增多。他們的職位也水漲船高,原來的哨長提為隊長,隊長提為營長。全軍士氣高漲,各個方面都煥然一新,再加上夥食供應給力,敞開肚皮可勁吃。這年月,能吃飽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啊,各隊各哨卯足了勁,拚命的訓練,戰鬥力眼見著往上長。

在此期間,李自成指揮數十萬義軍,四面環攻洛陽城。後又集中兵力猛攻城西北角。經兩天激戰,守軍不支,北門率先被農民軍攻破。福王朱常洵被擒殺。

李自成下令抄沒福王府的金銀和糧米,並將洛陽官僚豪紳的窯藏一併沒收除部分充作農民軍軍餉外,其餘全部散發給貧苦饑民。中原窮苦百姓紛紛參加農民軍,「日夜不絕,一呼百萬」。

此戰,打亂了明王朝的軍事部署,為農民軍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不經意間,崇禎十一年在亂戰中悄然而至。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