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鐵肩王狄光嗣》第44章:「入坑易出坑難!」(加更)
質疑欽陵的當然是狄光嗣,欽陵聽後,反問道:「是何條件?快快說來!你磨磨蹭蹭,莫非還是在拖延時間!」

狄光嗣擺擺手,「非也,非也!使者此言謬矣!小子我認為,這次的所謂『唐蕃賭局』一點也不公平!

在我看來,吐蕃遣使單方面提出要在吐谷渾的河源赤水地區放馬牧羊,這吐谷渾本就是大唐屬國,我大唐當然不允;

吐蕃就決定趁大唐無暇西顧之機,有所作為,便費盡心思想出三大難題,說什麼只有我大唐成功破解三道難題,吐蕃才不會繼續要求在河源赤水地區牧畜;

只要我大唐有一道難題沒有成功破解,我大唐就輸了,就得允許吐蕃的無禮請求。

吐蕃此舉實在是趁人之危,用心不良,小人行徑,難登大雅之堂!」

欽陵見狄光嗣三言兩語便將吐蕃的真實用心,暴露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面色很是不善,出言喝道:「你這小子不要以為大唐就你一個聰明人!你休要憑空汙人清白,我吐蕃不是你說的那樣!

如果,此次賭局真的那麼不公平,大唐又為何會答應呢?」

欽陵的聲音越說越低,底氣很是不足。

高台上的其他人聽著狄光嗣與欽陵的一問一答,頓時就覺得這場中二人皆非凡品!

為什麼呢?

吐蕃的用心,只要是思維正常的人都能識破,明眼人也都知道吐蕃的要求不合理,大唐與吐蕃之間的賭局更是不公平。

但稍微有點地位,有點常識的人,都不會像狄光嗣一樣,當著吐蕃正使的面直接戳破,讓處於「攻勢」的吐蕃下不來台,更有可能使唐蕃之間的關係徹底破局,一發不可收拾。

誰也承擔不了這個責任!誰也不敢去承擔這個責任!可偏偏這個狄光嗣敢這麼說,也敢這麼做!

至於欽陵,你怎麼好意思說出「汙人清白」這幾個字的?

你吐蕃是什麼貨色,你自己心中一點×數都沒有嗎?你駁斥狄光嗣幾句也就罷了,你怎麼還能有臉反問回去呢?

果然自古以來,要臉的人都幹不了「使節」這一行。

欽陵沒有理會眾人異樣的目光,在一句不是很有底氣的反問後,終於說了句敞亮話,「小子,你有什麼要求就直接說,不要拐彎抹角的;

只要你提的要求不是太過分,我盡量答應就是!」

欽陵再也不想和狄光嗣掰扯下去了,天知道狄光嗣這張「開過光」的嘴會說出什麼話來!

狄光嗣見欽陵難得爽快一回,一邊點頭一邊對欽陵說:「既然使者如此爽快,我大唐就不客氣了!使者請回頭看!」

狄光嗣用手一指,就將欽陵和高台上下的一乾人等的目光都引到了高台一側。

原來,狄光嗣讓太子李弘幫忙準備的東西,李弘已然備妥。

包括欽陵在內的眾人,順著狄光嗣手指的方向望去,高台一側的廣場地面上整整齊齊地擺著幾十個盛糧食的小釜;

那些小釜,一個有將近三十升的容積,每兩個小釜之間的距離為三尺,一列擺八個,一行也擺八個,共擺八行八列,計八八六十四個小釜。

欽陵不解狄光嗣何意,開口詢問道:「你這是何意?」

其實,不光欽陵無法理解,就連幫忙準備小釜的太子李弘都不知狄光嗣到底意欲何為,更不要說其他吃瓜群眾了!

這不,你看,包括皇帝李治與皇后武氏在內的台上台下所有人,都忍不住將耳朵直直豎起,準備第一時間得到解釋。

狄光嗣環視一周後,開口解釋說:「眾所周知,我大唐自貞觀朝以來,便『以民為本』,重視民生,然『民以食為天』,天下百姓無不以口腹溫飽為足;

所以,我若能成功解開第三道難題,就請吐蕃使者答應我一件事。當然,這件事應該也不會令吐蕃感到為難吧!」

狄光嗣笑笑,接著說:「其實,也很簡單!使者只需要在第一個小釜中放入一粒粟,第二個小釜中放入兩粒粟,第三個小釜中放入四粒粟,第四個小釜中放入八粒粟,第五個小釜中放入一十六粒粟······依此類推,後一個小釜永遠是前一個的兩倍······一直到第六十四個小釜;

不知使者以為如何?當然,如果使者認為吐蕃連『這麼點』糧食都拿不出來,就當我沒說!

吐蕃要是拿出『這麼點』糧食」都覺得困難,我大唐也不能看著吐蕃百姓餓死不是;或許等此間事了,還可念著往日交情相助一二!」

「這麼點」幾個字,狄光嗣故意咬得非常重,所以他的後半段話,嘲諷效果極佳。

欽陵聽完,臉上頓時就掛不住了,狄光嗣你看不起誰呢?他狠狠瞪了狄光嗣一眼,眼裏冒火,後槽牙直磨得嘎嘎作響。

上首的皇后武氏私下推了皇帝李治一把,李治得信,用憐憫的語氣開口對欽陵說:「使者如果實在有礙難之處,可直接拒絕,朕不會見罪,你也不必有所顧忌,就算你不答應,唐蕃賭局還是依然作數的;

唉!只是沒想到,吐蕃百姓竟然困苦如此,朕實在是沒想到啊!唉!你放心,大唐與吐蕃也算是翁婿之邦,我大唐是不會袖手旁觀的!唉!」

李治說話時,眼圈也漸漸紅了!

哎!唉!唉!皇帝李治的三聲嘆息徹底擊潰了吐蕃正使欽陵的自尊心,欽陵再也無法冷靜思考決斷了!

大唐皇帝,你又看不起誰呢?

其實,欽陵之所以沒有立即答應,也是因為他在思考,思考這裏面有沒有陷阱和坑,再看看坑中有無灌水,坑底有無倒置的竹籤;

因為,他知道,自己面前的這個小子太不厚道,還很記仇,嘴還有點損,還喜歡得理不饒人,他實在是被「坑」出陰影來了!

欽陵大概心算了一下,想當然地認為根本用不了多少糧食,加之皇帝李治的一番話,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奔潰了。

欽陵一邊努力使自己保持平靜,一邊回皇帝李治的問話,「多謝大唐皇帝陛下,這些糧食我吐蕃還是能拿出來的!所以,大唐代表提出的要求,我欽陵替吐蕃答應了!」

狄光嗣聞言,補充道:「空口無憑,當立字為據!」

欽陵答道:「料也無妨!」

完了,欽陵徹底掉坑裏爬不上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