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李如初回憶錄》明國:風起遼東 第八十二章 一天假期(2)
赫斯曼在最初的震撼之後,緊接著感到的就是對澳宋軍事實力的敬畏。

數千名建築工人被澳宋嚴格地管理起來,在號角和口令地指導下統一工作,統一休息,夜間還有台北師範學校的學生過來教授文化課...他幾乎可以預想到,當總督府需要時,這些熟悉指令、密切配合,又具有初步文化素質的工人們可以在一聲令下,立即穿上軍裝,扛起步槍,成為一批比古斯塔夫(注1)的軍隊還好十倍的戰士。

想到這裏,這個前歐洲軍事貴族眼中就有了不同的意味。他深深地看著在荒蕪的工地上歌唱和忙碌的工人,彷彿看到數千名軍人在集訓。

「走了吧,赫斯曼。」我對他說了一聲,「下一班馬車要到了,我們該去港口看看了,你不是一直想看我國的港口嗎。」

赫斯曼慢慢點了點頭,左手下意識地握了握配在腰間的軍刀,轉身跟上我們的步伐。

台北的北面和西面都是一塊大工地。原先沿著台北河修建的港口已經無法承受越來越繁重的運輸需求。因此,一座佔地數平方公裡——在台北大開發時期,所有的基礎設施的一個特定就是佔地面積特別大——的新式港口正在規劃和建設中。

這座將來被命名為新港的大型港口被設計為軍民兩用型。深達十米的水深可以容納目前最大的鐵甲戰列艦停駐,甚至在現在,經過改造後的新港還有兩個可以承受一萬三千噸的「九州級」鋼鐵巡洋艦的分港。

我們沒有進入港口工地,而是在滬尾公園裏的炮台上遠眺這座恢弘的港口。

赫斯曼看了一會兒港口工地後,心中對這一路上到處都是超級工程感到審美疲勞,倒是對身邊的幾門大炮起了心思。

他粗糙的雙手撫摸著冰冷的炮身,大腦袋下意識地湊近,一點一點地觀察這些上個世紀出產的火炮。

「南海總督區紅河兵工廠出產,1580型要塞炮。鑄造工人:XX,XX,XX,檢驗者:XX,總負責人:XX。」

聽到赫斯曼輕聲念出炮身上的銘文,江小白饒有意思地說:「這種大炮已經過時了。它大概是最後一種大規模列裝的青銅炮,價格比現在的鐵炮貴好幾倍,本世紀初就被淘汰了。」

「已經被淘汰了嗎...」赫斯曼輕輕拍著炮身,側耳聆聽炮膛發出的響聲,緩緩說道,「在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工匠們還不可能鑄造出這麼精緻的大炮。他們無法處理炮身變形和有氣泡的問題。」

「這種火炮可以購買嗎?」赫斯曼忽然抬起頭,看著我說。

「嗯...普通公民是不能買的。不過要是你想去非洲或者美洲搞私掠隊的話,可以找殖民司申請。」我提醒他,「不過這種加農炮不是用來野戰的,你想買的話應該買小很多的炮。」

赫斯曼笑著搖搖頭:「當然不是買這個炮,就算我的莊園還在我也買不起...可能布蘭德子爵大人也買不起。」

我拍了拍另一門大炮,順著炮口的指向望去。那是台北河的入海口。在共和國剛剛消滅荷蘭和西班牙人,統治台灣時,這座封鎖台北出海口的堡壘牢牢保衛著新興的台灣城,沒有人敢於冒著被加農炮打成碎片的風險逆流而上。

只是這座堡壘自建成以來,就一直沒有見到過敵人的身影。至於我身旁的大炮,更是只有在慶典時才會打空炮助助興。

於是堡壘變成了景點,要塞改成了公園,我們也有機會站在這裏,和三三兩兩的市民們一起追憶篳路藍縷的歲月。

然後我又看到了一個熟人。

「嘿!岩井君!」

我倚著城牆,對下方經過的岩井二郎揮手。這個在中線戰役裡表現出色的武士此時穿著一身白色的袍子,在公園道路上散步,身邊還跟著一個抱著嬰兒的女人。

聽到我用日語喊道,岩井明顯大吃一驚,抬起頭看到了在九州時的頂頭上司,面上不由得露出喜色。

他回頭跟身後的女人說了句什麼,自己快速順著樓梯上來,在幾米外便推金山倒玉柱,「砰」的一聲跪在地上,深深伏地行禮。

我被他的熱情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把他托起來,又硬是拉著他站在身邊:「岩井君怎麼來了台北?日本戰事怎麼樣了?」

岩井再次深深鞠躬,這才垂著眼睛恭恭敬敬地回答:「回司令閣下話,鄙人是被錢然司令選中,來台北與無敵之國防軍交流山地作戰之經驗,並且在台灣學習一些陸軍知識,便於日後擔任西盟快速反應部隊之軍官職務。」

「如今西盟境內早已風平浪靜。鄙人離開長崎時,錢司令已經率領艦隊出海,要經過鹿兒島藩往東,前往炮擊江戶。」

我和江小白相視一笑。現在的日本戰爭已經進入刷戰績的垃圾時間。僅有的能對我們造成威脅的新式陸軍基本折在了九州,就靠幕府那些舢板海軍,那真是有點難以提起我們的興趣。

之前跟在岩井二郎身後的女人,這時也緩緩來到炮台,向我們行了個萬福禮。

岩井連忙介紹道:「這是鄙人的賤內,心中仰慕大人久矣,只是之前一直無緣得以一見。今日有幸遇到大人,鄙人便壯著膽子讓她上來,請求大人恕罪。」

見我和江小白他們笑著擺手,岩井一咬牙,轉身從女人懷裏抱過一個嬰孩,又一次下跪道:「大人,這是鄙人的孩子,剛出生沒多久,還未取名。他出生時,鄙人還在伏擊寺澤賊子。今日得見大人,是鄙人大幸,不知大人是否願意賜姓與犬子,讓他隨您姓李呢?」

「呃...」

我有些猶豫。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一時不知該怎麼是好。

身旁的赫斯曼倒是雲淡風輕的樣子,他覺得這和歐洲的教父制度大概是一種事情。而江小白則輕輕拉了我一下,眼神示意我拒絕此事。

「要是這人的兒子跟著你姓李的話,別人會認為他和你有特殊關係,今後你和他的聯繫就扯不開了。你是貴族,又是前途遠大的軍官,和這種下等人繞在一起,風險太大,不值得。」江小白事後跟我說。

當時我倒是沒想那麼遠,只是覺得一個日本人還是不要跟著我姓了。不過岩井是我親自發掘的,又在戰場上立下大功,要是一口回絕也傷感情。

「嗯...岩井君,我們中華文明是很重視孩子的姓氏的。」我腦袋裏飛快地轉動,嘴裏還在說著話,「若是貴子跟著我姓李的話,與禮法不合,甚是不好。不如這樣吧,你姓岩井,就讓他姓岩李吧,也有我的姓氏讀音。」

「不過岩李這個姓氏很少見,可以換成日本比較常見的『岩裡』,這個姓的讀音在漢語裡和『岩李』是一樣的。」

「岩裡岩裡,嗯,既然你還沒給他取名字,我來想一個吧。」

「孩子的父親是個戰鬥英雄,建有武功。不若就讓孩子從政,也可大展宏圖,父子文武雙全,也是一段佳話。孩子又是男孩,可以叫做...嗯,『政男』。」

「多謝大人賜名。」岩井再次跪倒,激動地看著懷裏的男孩——他剛剛得了姓名,從此叫做岩裡政男了。

「再起個中文名字吧,這樣以後讀書從政什麼的也方便。」江小白對我說。

「嗯,這個提議也對...就叫李上煌吧,取『登上輝煌』之意。」

注1: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GustavIIAdolf),瑞典國王,大帝。在三十年戰爭裡大殺四方。1632年11月6日在呂岑會戰中陣亡,終年38歲。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