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浪潮之巔》第781章 高考前夕
第783章

從沈偉和鄭保用這裏得到,八月份04機量產,開實驗局,九月份之前,生產出三十萬線交換機的保證,方辰這才迤迤然離開,留下一臉苦逼的眾人。

此時沈偉兩人的心情,絕不是用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簡單的言語來形容的,已經到哀大莫過於心死的境地。

要知道,在1年前,全國累積了四十年,才一共攢出來了四百萬線交換機。

而這兩年隨著凱富通等各大國際通信設備巨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國內的交換機總裝機門線可謂是日新月異,飛快發展,僅僅去年一年就裝了三百萬線,預計今年交換機總裝機門線的增幅速度將到達百分之六十以上,突破五百萬線,超越1年前,四十年全國交換機總積累量。

但即便國內交換機總裝機門線的發展速度已經如此之快,擎天通信要生產的這三十萬線交換機依舊是個很恐怖的數字,畢竟這只是擎天通信一個月的生產量。

如果按照全年十二個月來計算的話,相當於擎天通信全年將生產三百六十萬線的交換機,直接佔據全國交換機生產量的三分之二。

算到這裏,沈偉和鄭保用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方總的心實在是太大了,別人一口吃個胖子就已經了不得了,而到了方總這裏,簡直就要把天下給吞下來了。

另外根據他們了解,去年國內最大的通信設備合資企業,申城貝爾全年才接了七十萬線的訂單,而今年的訂單在四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排滿了,增長到了一百二十六萬線。

而且幾乎所有人,包括申城貝爾自己都不認為他們能完成這一百二十六萬線的訂單,沈偉覺得申城貝爾能完成一百萬門線的訂單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畢竟前年申城貝爾接訂單數四十三萬線,實際完成三十萬線,去年訂單七十萬線,實際完成五十八萬線。

申城貝爾的銷售部,連司機算上一共才二十九個人,就完成了這四億多美元,將近二十五億外幣的銷售額,且據說申城貝爾的銷售經理,簽合同就是坐在家裏簽的,連門都用不著出。

再想想,他拉起來這三百多人的銷售團隊,才完成了區區兩億的訂單,而且跑銷售的時候,還被客戶嫌棄的不行,沈偉著實有種悲從心來的感覺。

但以方辰的眼光來看,三百六十萬線交換機多嗎?

不多的。

以2年的數據,全國交換機安裝量是6666.11萬線,這似乎像是個隨意編撰的數據,畢竟太6了,但方辰不得不說實際上真是如此。

只不過其中只有15%門線是類似於04機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其餘份額都是乙太網交換機,用於構建區域網,進行網絡通訊。

程式控制交換機最為活躍的是在紀元年左右,那時候國內每年的交換機裝機量,基本都維持在兩三千萬線,並且在15年前的時間,國內全年的交換機安裝量,就突破到了一千萬線。

至今,方辰還記得教他們《信號與系統》課程的那位七十多歲,還依舊堅持站在三尺講台老教授,宣佈這件事情時,熱淚盈眶的模樣。

沒辦法,國內實在太缺乏通信手段了,而信息通信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又具有戰略性的地位,從古之狼煙,一直到今天的互聯網,甚至未來的物聯網都是如此。

而1年之前積累的四百萬線,相對於全國十一億五千萬人口,將近四億戶居民來說,簡直杯水車薪。

以此計算,國內每一百戶居民中,才有一戶擁有電話,如果再計算董事會,企業,學校,醫院等等,東方人均擁有電話數,少的令人髮指。

即便每年新增一千萬門線,也不過是讓3%左右的人口享受到電話的便利。

他去洛州下屬的伊闕實習,當時整個市的交換機安裝量大概達到了三萬線,數控局的一位老師傅,還興奮的向他介紹這一偉大成就。

他剛開始還嗅之以鼻,覺得三萬線真沒什麼,因為那時候洛州已經發展到了七十萬線,等看了數據中心的發展史之後,他覺得三萬線還是挺值得說道的。

分設時僅分得磁石交換機1部10門,1年增為20門,3年擴容為4部90門,11年再擴容為6部480門,等到了第19年時候,才四千多門。

短短六年內,增長了六倍多,如果把時間線拉到1年來計算,更是增長了六十多倍,這個增長速度比起之前三十年簡直快的飛起。

可以說,國內交換機安裝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1年,數控科技組織數百位專家預測的,樂觀估計國內到紀元年來臨之際,這十年間,人均擁有電話率將從百分之一,增長到百分之五,這麼個數值。

實際上在紀元年,東方人均擁有電話數是50%,是預測值的十倍。

而披其就因為這個預測吃了虧,穿越時候那年好不容易研製出了千門機JK1000,結果剛開實驗局,就面臨淘汰,在國產程式控制萬門機面前,哪有空分模擬千門機的生存空間。

數控科技這數百位專家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預測失誤,最重要的就是沒想到國產交換機居然會崛起,更沒想到國產交換機能將原來每線三百美元左右的價格,給拉到四五十美元,並且節約了大量外匯。

這大概就是國內企業崛起後,對於國家,對於社會,對於人民的益處,以及意義所在。

此時念頭一轉,沈偉的眼中閃過一絲熱切的光芒,如果這三百六十萬門線真的完成了,那擎天通信可是妥妥的通信設備第一廠了,並且佔據絕對的壓製性地位,遠超第二名的申城貝爾。

並且04機還有個其他國外交換機沒有的優勢,04機最低是兩千門機,也就是一塊電路板可以帶2048門線,而弩機DMS100、立弧信AXE10、凱富通F150都是千門機,一塊電路板帶1024門線,只有貝爾最新的ES2000是跟04機一樣,是兩千門機。

也就是說同樣的裝機量,04機和ES2000所需要的電路板只是凱富通F150的一半,並且體積和成本,以及維護難度自然就降低了不少。

這就是科技進步的力量。

至於說沈偉怎麼想的,能不能做到,甚至背後會不會罵他,方辰已經將其全部拋之腦後,完全投入到了已經不足三十天的進修考備戰中了。

即便他自己覺得考上水木的把握比較大,但考試這東西誰也沒個準。

萬一陰溝裏翻船,他雖然跟蘇妍的戀愛已經談到這份上,也清楚蘇妍不會因為他考不上水木就真跟他分手,但他這臉可就丟大發了。

時光匆匆而過,如白駒過隙。

隨著黑板旁邊,進修考倒計時牌翻到了刺眼的01,幾乎所有同學的表情都幾乎凝固了,他們心中很清楚,不管明天后天他們的考試成績如何,今天都是他們在這個已經待了三年教室的最後一天。

緊接著,一陣熟悉的高跟鞋聲傳來,眾人不由面色一變,顧不得再傷感什麼,趕緊七手八腳的將桌子上面的鹹菜,饅頭,雞蛋等等給收回到桌子裏,然後一個個正襟危坐,表情嚴肅認真的目視前方。

這種高跟鞋踩在大理石上,噠噠噠作響的聲音,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比閻羅王的催命符還可怕,有時候晚上做夢夢見,能瞬間驚醒而起。

甚至有人已經在心中默數,三二一。

果不其然,在數到一的時候,班主任老劉抱著一疊厚厚的卷子跨進了教室中。

只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老劉並沒有向往常一樣,直接開始念分數名次,髮捲子,而是面無表情的環視四周,眼神中看不出喜怒。

凡是被老劉看到的人,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到也沒覺得自己犯錯,這就是種三年以來養成的生理反應。

「今天在講卷子之前,我說兩句話。」

說到這,老劉話音一頓,又深深的看了一眼大家,然後這才接著說道:「明天就是進修考了,我不想誇大進修考的殘酷競爭,也不想渲染進修考的灰色基調,它其實很平常,只是有理想的人追求理想的必經之路而已,明天大家以一個平常心,順順利利的走過這條路,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實力就行了,最後祝願同學們金榜題名,都有一個光明的前途。」

下午五點半,洛州學院門口。

劉向陽面無表情的,抬頭看了一眼天空中依舊高懸的太陽,然後百無聊賴的踢著路上的石子。

「大頭,今天放學這麼早,按說我早就應該興奮的跳起來了,但我現在怎麼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劉向陽看向方辰的目光中,閃爍著滿滿的疑惑。

對於平常晚上十點半才放學的他們,下午五點半就能放學回家,那真是開了天恩。

而且今天各科老師也都並沒有像往常一樣,拚命的講卷子,給他們改錯題,都是大概的講兩句,然後便跟他們閑聊了起來,說說自己進修考的經歷,更有甚者還講起了聊齋,可以說今天是他修三這一年中過的最為輕鬆的一天了。

看著劉向陽迷茫的表情,再看了看蘇妍和李改梅,方辰不由嘴角微翹,輕笑了一聲,但並不說話,眼睛中閃爍著莫名的意味。

見方辰賣關子的老毛病又犯了,蘇妍的小手悄沒聲的放在了方辰腰間,根據這麼長時間的研究,她已經很清楚方辰腰間哪塊肉最軟,捏起來最疼。

甚至就一旁的李改梅都忍不住喊了一句,「方辰。」

這一年,但凡方辰在洛州,每天下學都是他們這四人組,接觸的時間長了,她已經不像剛剛知道方辰身份財富時,那麼隱隱約約有些畏懼方辰了。

相處起來,幾乎和正常同學沒什麼兩樣,有時候方辰開她和劉向陽的玩笑,她還會不依的瞪方辰兩眼,最近甚至已經敢輕輕的捶方辰兩拳。

感受到腰間如強弓勁弩,引而不發,蘊含著無限殺意的小手,方辰乾笑了兩聲,趕緊說道:「你們這次進修考的目標是什麼?」

沒想到方辰突然會問這麼個問題,劉向陽和李改梅不由神色一晃,雖然這個答案早已明了,但今日此刻被方辰這麼一問,兩人不由的陷入了些許的自我懷疑。

蘇妍的嘴角則掛起了一絲淡然卻堅定的笑意,從她記事起,她的進修考目標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岩大,她也一直為之而努力著,甚至她現在可以自信的說,岩大對於她而言,過不是探囊取物。

但下一瞬,蘇妍的神情一變,眼睫毛微微震蕩,目光閃爍,臉上自信的笑容也飛快的消失了,甚至變得有些苦澀。

她的目標其實已經變了,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變了。

不過沒多久,蘇妍臉上又重新掛上了淡淡的笑容,這種笑容與之前差不多,只不過少了一絲堅定,但卻多了一絲柔情和幸福。

她瞅了方辰一眼,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和甜蜜,如同晨曦的一抹光輝。

這樣的改變其實挺好的,是她最好的選擇。

要不然,她又為什麼要改變?

對吧。

「我想去燕離城,上財會或者銷售類的專業,不過以我的成績,大概是考不上一本了,不過二本應該是有希望的。」劉向陽看著方辰,邊思考邊說道。

他現在的想法,跟當初似乎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當時他們三人組,李啟明跟著方辰在靈谷酉打拚,而他之所以能耐著性子在學校讀下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方辰說了,只有讀更多的書,見識到更大的世界,才有能力幫助他。

他對方辰是一直心生感激的。

如果不是方辰帶他發財,他的父母又怎麼能有資本回家承包大棚。

現在他父母收入雖然並不算太多,但一年三五萬已經算是十裡八鄉中,數得著的致富能手。

李改梅也更不會跟他一起。

所以,他踏踏實實的讀了兩年書,成績也從頂多考個大專,變成二本穩拿,一本有望。

他期望著,等著自己大學畢業,然後進入方辰的公司,他們三兄弟就能跟當初擺攤抽獎砸金磚一樣,三劍合一,所向睥睨!

而現在,隨著方辰的事業發展越來越大,他雖然還是打算去跟著方辰去燕離城,但其核心思想已經發生巨大的轉變,他已經不準備去方辰的公司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