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浪潮之巔》第1059章 這裡是沒有規則的自由世界
第1061章

四月份的瑪麗帕,已然不復前兩月那副冬日蕭殺的冷冽景象,道路兩旁不知名的小花已經開始羞答答的舒展自己曼妙的身姿,以期在不久的未來綻放出自己最美麗的時刻。

只是說她們頭上,高大的楓樹,則展露出另一幅春意來,剛抽的嫩葉有淺黃,橙黃,淺紅,甚至血紅色,看上去五顏六色,好不美麗。

方辰不僅想到洛州,四月同時也是洛州最美麗的時刻,這是牡丹盛開的日子。

但街道上面容嚴肅,腳步匆匆的瑪麗帕人,似乎並沒有什麼雅緻來欣賞這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美景。

不過街道上另一番前兩年常見的景色,到是消失不見了。

在前兩年,瑪麗帕的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蜷縮成一團,即便三九寒天,也要擺攤賣貨的瑪麗帕人。

這些俄修斯人的攤位上,大部分賣的都是一些冰箱、彩電、微波爐、衣服、鐘錶這樣的家用品,而且這些家用品的來源,通常是這些攤主自己家。

沒辦法,不管是冰箱、彩電、還是皮毛大衣,都沒法填飽肚子不是嗎?

這些俄修斯人需要賣掉這些東西,來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計。

再者說了,空蕩蕩,沒有食物的冰箱,不賣掉又有何用?

然而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群擺攤者,是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們將自己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勳章,連同其他東西一同擺在攤位上。

這些原本承載著無數榮耀的勳章,此時對於他們而言,並沒有一塊麵包來的重要。

這年頭,插標賣首的俄修斯人倒是不多,但是為了能吃上一口飯,將自己賣掉的俄修斯人卻是無計其數。

至於說這些俄修斯人為什麼現在不擺攤了,大抵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生活富裕,物資豐富,工作穩定,所以自然不需要拿自家的家用品來換取食物,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一個則是,家裏已經賣無可賣了。

方辰猜測是後者居多。

隨著休克療法的執行,俄修斯嚴重的通貨膨脹,並沒有丘拜斯和蓋達爾所想的那樣,如波蘭的通貨膨脹一樣,逐漸減退,而是越演越烈起來。

在去年和今年的每個月中,物價都在瘋狂的膨脹著,儘管俄修斯國際銀行全力注入了數十億的信貸,來拯救這一趨勢,都無濟於事。

蓋達爾放開價格管制這一年來,俄修斯的消費膨脹是每個月25%。

現在距離年底,才區區四個月而已,但是物價已經是那時候的2.6倍了。

而比物價上漲更快的是盧布的匯率。

一瀉千裡的盧布匯率,已經迫使國際銀行,不得不關閉存款業務,畢竟有可能剛剛存進來的盧布,還沒到俄修斯銀行換取美元,就再次跌了一大截。

當然了,承受損失的最終還是俄修斯人民,畢竟存款利息的上漲,永遠沒有匯率跌的快。

有可能今天存進去價值一百美元的盧布,等取出來的時候,只剩下了十塊,甚至一塊美元了。

對於這一點,國際銀行作為俄修斯除去國際銀行之外的第一大銀行,也是無如奈何。

再者,俄修斯人們已經沒有存款了,一家人都只能指望還有工作的人,每個月的工資過活。

並且工資剛剛一發來,就必須要趕緊將其換成各種各樣的生活必需品,要是再等幾天,物價再上漲一些的話,那家裏就要有人餓肚子了。

極度的通貨膨脹破壞了經濟的穩定,將人們手中的積蓄變得一文不值。

這是殘酷的、非同尋常的懲罰!

一個嘎勒蘇埃科學家在嘎勒蘇埃時期的工資是每個月二百盧布,依靠這二百盧布他可以頓頓吃土豆燉牛肉,穿上體面的衣服,每天開著車上下班。

但是此時,他一生的積蓄只能購買一片麵包。

所以,有門道的俄修斯人,更多的傾向將盧布換成美元、黃金、馬克這樣的硬通貨。

極度的通貨膨脹,是最可怕的貨幣災難,民眾對於自己國家的貨幣已經失去了信心,試圖擺脫這種貨幣。

除了這三樣,貨幣他們也願意換,畢竟街頭巷尾,包括商店裏販賣商品的小販和店主,都認可貨幣。

他們可以隨時用這些貨幣,從方先生的經濟貿易公司進貨。

而且隨著經濟貿易公司運來了大量他們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他們現在家中生活必需品中,已經有一半是來自於經濟貿易公司,所以貨幣在俄修斯已經徹底走俏了起來,代替美元和黃金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但是代替科羅拉馬克的地位,倒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如此算起來,方辰也是為貨幣國際化做出過貢獻的。

方辰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窗外,看著這個他親手參與打造的景象,不悲不喜不憂,看不出半點情緒來。

他其實覺得有些諷刺。

這些俄修斯人如同狂歡一般的推翻了嘎勒蘇埃,以為自己將迎來自由、民主,豐富的物資,更美好的未來,但卻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樣的境地。

但又不得不說,這樣的通貨膨脹對於他這樣的資本家,大寡頭,甚至大膽狡猾的生意人,卻是極為友好的,通貨膨脹的大浪給他們帶來了一個難以置信的發財機會。

眼前的一切都預示著一個輕鬆賺錢的狂亂時代已經來臨了。

這一點從經濟貿易公司的營業額越來越高,俄修斯汽車聯盟賣出去的豪車也越來越多,就可以清晰的體現出來。

前者是因為俄修斯的生產體系已經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壞,那些拿到企業所有權的人,所想的並不是趕緊恢復生產,而是想辦法把企業賣給那些沒資格購買企業的人,比如外國人。

而後者則是因為出賣俄修斯資產,所產生的俄修斯富豪越來越多了,甚至平治、寶馬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他們現在需要是保時捷、蘭博基尼,甚至賓利、勞斯萊斯。

至於看樣子情況最差的國際銀行,其實也沒閑著,拋棄存款業務的國際銀行,現在全力執行著俄修斯銀行賦予它的權責。

管理財團財政撥款,以及接受財團存款和借貸。

現在國際銀行已經被稱之為俄修斯第二國際銀行。

唯一可惜的就是,現在國際銀行的盈利能力有所減弱,沒有像當時倒賣盧布時那麼瘋狂。

看見方辰的表情有些不太對,別列斯基佐夫對著方辰說道:「現在俄修斯人都去購買交易憑單了,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大街上總是空蕩蕩的……」

說到這,別列斯基佐夫話音一頓,神情有些怪異的看著方辰,說道:「憑單您應該是知道的。」

方辰撇了一下嘴角,憑單他自然知道,丘拜斯那份憑單計劃的文件上,還簽著他的大名,他也因為這個大名,拿到了俄修斯天然氣公司10%的股份。

並且成為這個世界上掌握油氣資源最多的個人。

畢竟要知道作為全俄修斯所有天然氣資源的擁有著,俄修斯天然氣公司擁有全世界20%的天然氣儲備量,而他這10%的股份,豈不就等於全世界2%的天然氣儲備量。

丘拜斯的憑單方案中,將俄修斯所有的資產,包括工廠、石油、天然氣、運輸和大部分製造業在內的企業,以全價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價格,平均分配到每一個俄修斯人的頭上。

而其體現方式,就是這一張張的憑單,如此一來,就生產了1.48億份憑單。

每張憑單面值一萬盧布,花25盧布即可在當地銀行領取,每張相當於十美分。

當然了,這個工作現在大部分都是由國際銀行的各個分行完成的,俄修斯人已經習慣在國際銀行辦理各種對公業務。

這些憑單可以在拍賣公司財產時進行交易,還可以用來兌換公司的個人股、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銀行或直接賣掉、交換。

丘拜斯曾經承諾過,這些憑單可以購買兩輛伏爾加汽車。

甚至在去年剛剛發行憑單的時候,哈米爾曾站出來說:「股份是對資產真正擁有權利的體現,是我們大家通往自由經濟的入場券!」

但批評家將憑單稱之為「無用的糖果紙。」

現在方辰都兜裡還揣著兩張這樣的「糖果紙」。

其實為了讓民眾將憑單跟錢幣掛上鈎,這些憑單印製的十分精美,深棕色、上面蝕刻著坐落在瑪麗帕河旁的俄修斯帕米殿,幾乎跟貨幣是一模一樣的。

而且在議會辦公的俄修斯帕米殿,憑單則被忌憚的稱之為私有支票,因為哈米爾討厭憑單這個詞。

甚至在內閣會議上,哈米爾禁止官員們使用憑單一詞,他認為這個來自於英文的單詞其實在是太庸俗了。

但是憑單一詞還是深入人心了。

作為參與憑單方案的制定者,方辰其實很清楚,憑單與其說是經濟工具,不如說是政治策略,丘拜斯用它們來使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到,他們可以在投資的進程中分到一塊餡餅。

也正是這種行為使得丘拜斯贏得了人們對投資的支持,並使其不可逆轉。

而且所以作為政治策略,儘管那些俄修斯的經濟專家們建議憑單應該以「點數」而不是錢數命名,但丘拜斯卻堅持憑單必須有貨幣的面值。

他要讓憑單看起來,像是發給公眾的禮物,而不真的是「糖果紙」。

並且丘拜斯抓住了民眾對憑單的好奇心,下令讓每一個電視台的新聞廣播員、每一個頻道一天都要問人們五六次,「你準備用你的憑單做什麼?」

在一段時間內,憑單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流動的證券形式,從瑪麗帕到聖彼得堡沿線,各個街角報攤和地鐵站都能買到。

只是,方辰眼睛微眯,有些奇怪的說道:「憑單交易,之前在俄修斯並不是那麼火熱啊?」

雖然哈米爾和丘拜斯給民眾們畫了一個很大的大餅。

但是對於大部分拿到憑單的民眾來說,他們並不會拿著憑單去購買什麼企業的股份,成為股東。

憑單對於他們而言,唯一作用就是換成錢。

又或者說憑單成為了他們手中,可以操作的有價證券,跟股票一樣。

並且,他們就是跟買賣股票一樣的買賣憑單,憑單可以說是個有著七十多年歷史大國,第一次接觸到的有價證券。

所以在憑單剛剛出來的這幾個月,或者說在方辰一直的印象裡,憑單方案實施之後,憑單的價格浮動的十分厲害。

高的時候賣20美元,但低的時候只能賣4美元。

憑單的價格取決於俄修斯政治氣候的瘋狂變化。

可誰知道,別列斯基佐夫聽了這話,竟然搖了搖頭,「那是以前了,您現在可以在斯摩棱斯克隨便問一個老婆婆,紅利是什麼,她會認真的給你解釋是什麼紅利。」

說到這裏,話音一頓,別列斯基佐夫臉上露出自嘲的笑容,說道:「您知道的,要是在一年或一年半前問老婆婆這個問題,老婆婆只會讓提問者閉嘴!」

聽別列斯基佐夫所舉的這個例子,方辰不由嘴角一撇,流露出笑意來。

斯摩棱斯克是俄修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而通常,斯摩棱斯克在俄修斯人的嘴中,就是古老,不開化的代表。

緊接著,別列斯基佐夫向方辰介紹了憑單方案在俄修斯的現狀。

聽完這話,方辰不由陷入了沉默當中,他著實沒想到憑單在俄修斯變成了這樣。

現在,憑單在瑪麗帕剛剛開業的證券交易所,以蒲式耳為單位進行交易,俄修斯原材料和商品交易所擁有最大的交易廳。

這坐落在瑪麗帕中部,像破爛的公交車站一樣的交易廳,每天早上進行商品交易,下午進行憑單交易,每天憑單的交易量能達到6萬,甚至10萬份,接近一百萬美元。

購物袋和手提包中裝滿憑單的商人經常在大廳中徘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