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浪潮之巔》第135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第1354章民族工業的反擊

「怎麼做文章?」

雖然已經大概猜到柳傳至打算怎麼做,楊源慶還是如同相聲演員中的捧哏一樣,問了一句。

「找媒體電視台,最好是日報和電視台這級別的,如果不行,就找再下面的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反正影響力越高越好,然後讓他們給禾豐的壯舉,寫一篇報道,大肆的宣傳禾豐。」

「報道的名字我都已經想好了,就叫《拚市場》,我們要將其宣傳成這一戰是一場生死攸關的經濟保衛戰。」柳傳至說道。

「接下來,我打算去找下四大財團的總裁,讓他們給予我們一定的幫助。首先是要時刻關注著禾豐,當禾豐做得好的時候為我們叫好,宣傳我們。」

「第二則是希望四大財團能制定一批有利於禾豐這樣工業發展行業的採購政策,要求卡密爾的財閥在性能價格比相同的情況下,優先購買卡密爾產品。」

說到這,柳傳至深吸一口氣:「只有這樣多管齊下,我們才能在這場跟國外企業的競爭中,存活下來,更進一步的發展壯大。」

「而且不得不說,這次來聽方辰講話,還是有些收穫的,我覺得數製工業的大旗還是十分好用的,如果打得好的話,絕對能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柳傳至嘖嘖的搖了搖頭。

如果說,禾豐能在這次的競爭中存活下來,並且有所發展,他還真要感謝方辰一下。

只不過,從柳傳至眼神中時不時傳來的凌厲光芒,以及一絲絲細微不可捉摸的恨意來說,他大概並不打算真心感謝方辰。

反正不管是為了禾豐,為了自己,還是說為了在方辰面前不爭饅頭爭口氣,他都一定都要贏得這一仗!

隨著這一政策的傳遞開來,又或者說放開家電和電子行業,降低關稅,本來就是跟各國商談時,進口的條件之一,所以跨國公司們,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而且首當其衝的,並不是計算機,而是電視機行業。

不過說來,相對於價格動輒兩三萬,而且也不知道有什麼用的計算機行業,電視機才是此時人們最主要的消費品。

甚至因為小胖貓長久以來的宣傳,大部分人們已經覺得,想要學習電腦,買個小胖貓學習機按在自家電視機上就足夠了。

五百塊錢就能搞定的事情,為什麼要花兩三萬塊錢?

敗家子也不是這麼敗家的。

但問題是,想要小胖貓學習機發揮作用,那也先要有個電視機不是?

從這個方面來說,小胖貓學習機反而推動了電視機的銷售,彩虹,TAL這些卡密爾電視公司應該給方辰發個大大的獎狀才對。

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每年通過正常外貿渠道進到進口電視機,只有54.9萬台,可市場上進口電視機的實際銷量卻高達五百萬台,其中大部分自然是通過進口進來的。

然而現在,電視機的關稅降低到了15%,有專家測算,15%的電視機關稅其實已經比進口的成本低了。

這就意味著,每年在東部市場上銷售的五百萬電視機市場將全部都變成國外品牌的,國外品牌在東部市場的銷售量將要暴漲十倍。

並且這些國外企業相信隨著,他們這些進口電視機售價大幅度降低,他們在東部市場的市場佔有率必將再次高升一個台階。

尤其是東波力電視機企業,他們甚至已經認為在東部,複製他們在其他國家的輝煌業績,將當地幾乎所有的本地電視機企業給打爆,壟斷當地電視機市場,已經成了唾手可得的事情。

松護公司更是已經揚言,「不惜三十億美元,也要佔據東部電視機市場的絕對份額」,並定下「打敗一個企業,擠佔一個行業」的目標。

受到政策預期和輿論,尤其是東波力家電企業的強大攻勢,國產顯示器銷售持續低迷,作為國產顯示器的老大,彩虹的庫存顯示器更是在短短的三個月就已經高達一百萬台,總價值超過了二十億元。

甚至都已經到了,每個月建倉庫都來不及堆放的地步。

在無路可退的情形下,倪潤豐彰顯價格殺手本色,他在一次公司會議時稱,「急症必須用急葯來治,只有一個辦法,就是用自己的價格優勢去拚掉國外品牌的品牌優勢。」

隨著進口關稅的大幅度下降,彩虹和松護,東智這些東波力品牌的價格差並不大,一台29英寸的進口顯示器價格為一萬多元,彩虹為八千多元。

25英寸顯示器兩者之間的差價更是不足一千元,國外品牌六千多元,彩虹為五千多元。

倪潤豐認為,想要拚掉對手的品牌優勢,國產顯示器起碼要便宜30%以上,這是一條決戰線。

可是此時彩虹的商業毛利大概在25%左右,大幅度降價30%明顯就是無利可圖。

最終,苦思冥想了足足一個月,倪潤豐最後還是決定降價!

畢竟降價只是有可能無利可圖,而不降價的話,那就是死路一條。

他一方面嚴令公司內部靠管理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一方面組織了一場「降價大戰」。

幾乎同時間,彩虹宣佈,彩虹所產的所有品種顯示器在全國61個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場中一律大幅度讓利銷售,讓利幅度高達18%~30%。

其中新產品,大電視少降價一些,佔庫存最多,滯銷最嚴重的產品多降價一些。

並且除了這些手段以外,為了吸引媒體眼球,倪潤豐還衝到了銷售第一線,身披紅綢帶,站在商場的櫃枱錢大聲吆喝,親自當起了營業員。

甚至就連彩虹顯示器的宣傳冊上都赫然宣傳:「凡是國外產品有的功能,彩虹都有;凡是國外產品具備的品種,彩虹都具備;凡是國外產品提供的服務,彩虹都提供;但是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質量下,彩虹的價格比國外產品低30%。」

彩虹的這股降價風暴頓時在顯示器市場掀起了血雨腥風,國產顯示器品牌隨風跟進,康佳,TAL,閃貓等紛紛宣佈大降價,讓人們沉寂多時的消費慾望徹底激活。

而且除了跟風降價以外,TAL的李東升還另有動作,他不但推出了大量29英寸以上的大屏顯示器搶佔市場,還從東波力品牌手中搶下了不少商場櫃枱。

當時,卡德市大商場的黃金展台,基本上都被東波力品牌包圓了,然而李東升另闢蹊徑,跟一家家商場簽訂了「保底協議」。

他承諾,每平方米櫃枱每個月銷售額不低於五萬元,如果不足的話,TAL將額外掏腰包將其補足。

在「降價大戰」剛剛開啟後的一個月,彩虹的全國銷量就翻了一番,市場佔有率從22%,猛增到了35%,超越了所有國際品牌,從銷量和銷售額兩方面,史無前例的成為了東部顯示器市場的銷售冠軍。

然而讓人驚奇的是,面對財團企業的洶洶攻勢,之前還叫囂著要佔領東部市場,獲得壟斷地位的東波力企業,居然各個按兵不動,就這麼放任東部顯示器企業隨意降價,侵佔市場。

而且彩虹這麼做了之後,不但大規模的收復失地,甚至還將卡密爾各城市,原來還尚存的六十多個地方性,割據一方,小富即安的顯示器品牌給打垮了。

預計著,電視行業不但大跨步的進入「國強洋弱」時代,更是從群雄割據的春秋時代進入到了七強並立的戰國時代。

電視機行業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禾豐,征圖,峽谷所代表的計算機行業,自然不甘示弱。

經過三個月的辛苦研發,楊源慶還真拿出來了「第一款經濟型電腦」。

楊源慶聲稱在保證同等性能的前提下,經濟型電腦比國外品牌便宜40%~50%。

楊源慶不但將每台電腦的組裝成本由150元降低到了38元,而且還將機箱的成本從原來的五百元,降低到了200元以下。

《慧聰計算機商情》雜誌在評論禾豐的經濟型電腦時,曾說:「新機箱的鋼板很薄,工藝粗糙,但勝在造價低,只有進口機箱的1/8。」

在公眾輿論上,柳傳至更是大張旗鼓,營造振興民族品牌的濃厚氛圍。

在前世,4月1日,當第十萬台禾豐電腦下生產線的時候,他宣稱這是民族電腦業的一個裡程碑,並策劃了一個「把第十萬台電腦獻給誰」的公益活動。

最終通過各大媒體報刊的讀者調查,他將這台電腦送給了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而成為東部知識分子榜樣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此外,他還和地方上聯手,發起了「禾豐電腦快車」活動,在全國三百多個城市推廣經濟型電腦和禾豐產品。

憑藉著驚人的廉價優勢和民族品牌熱浪的助推,禾豐經濟型電腦席捲全國,禾豐的市場份額節節攀升。

而然與電視機行業所碰到的情景差不多。

這些國外公司們依舊沒有反應過來,它的價格除了剛開始降價的那一波之後,依舊高高在上,對禾豐的價格戰策略無動於衷。

很快,調查數據顯示,在個人電腦銷售的前十大公司排名中,禾豐居然晉陞為第五,是唯一入榜的民族品牌。

「九爺,您說說,這些國外品牌怎麼就這麼蠢,東部的品牌都已經紛紛大幅度降價,在電視台,報刊雜誌等媒體各種宣傳,甚至還打起了數製工業牌,可這國外品牌怎麼就一點動作都沒有?難道他們是死人嗎?」吳茂才一臉不滿的抱怨道。

TAL,彩虹他們節節勝利,他沒有意見,可這禾豐居然能增長這麼多銷量,甚至殺進個人電腦銷量排行榜中,那他就有些不願意了。

要知道,這麼多年,個人電腦銷量排行榜中,可就沒有過東部電腦企業的影子。

這點雖然奇怪,但是了解禾豐等東部電腦企業的發展史就不奇怪了。

禾豐他們這些東部電腦企業做電腦,其實也就是這三五年的事情,在後世,禾豐是虹志電腦和匯恴普的代理商。

匯恴普大家都知道,而虹志電腦是由兩個人聯合創辦的一家電腦公司,生產基地在海外灣,主要銷售市場在西亞,東部更是其主要銷售市場之一。

在前世的時候,這家成立才十三年的公司就已經將營業額做到了一百五十億外幣,二十五億美元,成功躋身於世界前五大電腦企業之列。

峽谷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康柏的代理商。

這些東部主要的國產電腦公司,在三五年前還賣國外品牌,沒有自己的品牌,那麼東部市場被國外品牌所佔據,那就再正常不過了。

「我不是早說過了嘛,這些國外企業並沒有那麼的可怕,雖然不至於被稱之為是死人,但蠢貨這樣的稱號卻絕對擔得起。其實說起來,毛利小六郎,阿倫·拉奧他們已經做的不錯了。」方辰嘖嘖的感嘆道。

雖然這些國際企業十分強大,而且這個強大幾乎是全方位的,從資本,從技術,從管理,從品牌等等各方面。

但卻有個十分頑固的毛病,那就是層級太多,溝通不暢,而且不信任本地人,基本上高管團隊都是從總部直接空降過來的。

本來管理團隊是空降過來的,不信任公司內部的人們,不聽從亞籍員工的建議,就已經是十分糟糕的事情了。

而且還層級過多,一項市場推進或新產品的研發方案,必須要先傳到星米力分部,然後再傳到卡尤耳總部去審批。

以卡尤耳人近乎於完蛋的辦事效率,去審批一個由星米力分部領導的東部區市場公司的建議,一個報告不來回拖個兩三個月,簡直就不叫事。

這種作風在其他市場自然沒問題,可是碰到東部這種說一不二的市場就完蛋了。

國外品牌的東部區分公司剛剛把好不容易審批過的方案落實下來,東部這邊的企業又變打法了。

結果弄的這些東部區分公司,還需要繼續按照之前的流程去找星米力分公司,總公司去審批。

簡直是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