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重生浪潮之巔》第1375章 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第1375章隻爭朝夕

然而最重要的是,方辰不想這樣的遭遇在他自己的身上再來一遍。

他不想自己好不容易研發出來的晶片,結果卡尤耳一製裁,就廢了。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明明現在花二百億美元就能做成的事情,為什麼要未來花兩千億美元,甚至更多的錢再去做成?

現在苦一苦,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更寬鬆的環境,不是正是歷代人們所做的嗎?

前世那些救亡圖存,毀家紓難的英雄們,從一窮二白,從無到有,付出無數血淚的建設者們,不都是這麼做的嗎?

然而正是這一代代的努力,一步步的走向世界之巔。

所以說,方辰並不覺得他這樣做,有什麼問題。

見方辰態度堅定,如遒勁青松牢牢扎入山岩峭壁一般。

麥蘇特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但他眼中卻泛著喜悅的光芒。

他沒有看錯方辰。

沖方辰今天的表態,他對方辰一切的支持都是值得的。

「既然你意已決,勸誡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你還需要什麼支持,儘管開口。」麥蘇特沉聲說道。

一旁的陳建樹,陳大秘聽到這話,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他雖然知道麥蘇特對方辰一直親厚,但萬萬沒想到,居然連這樣的話都說出口了。

在他的印象中,麥蘇特從未對人說出這樣的話來。

畢竟以麥蘇特的地位,有這句話在,那簡直跟尚方寶劍在手,沒什麼區別了。

而這尚方寶劍豈能輕易與人。

他看向方辰的眼神,不由又多了幾分的艷羨,甚至心中哀嘆,大概自己這輩子恐怕都不能跟方辰比較,在麥蘇特心目中的地位。

不過,對於麥蘇特對方辰的特殊態度,他是服氣的。

畢竟不服氣也不行了,以一己之力,扛起一項利國利民的財團工程,他能不服氣嗎。

方辰頓時笑了。

他指了指麥蘇特桌面上的報告說道:「您這不已經是在對我做出支持了嗎?」

他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不知道,如果不是麥蘇特支持,電子工業部怎麼可能這麼快就能討論出個結果,呈放在麥蘇特辦公桌前。

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辦公效率。

「這個另說,而且這個究竟是算是我支持你,還是你給他們擦屁股,那不知道呢。」麥蘇特冷笑道。

「既然您這樣說的話,那我就不客氣了,我想要收購一批半導體企業,希望您能支持一下。」

說著,方辰將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文件,遞給了麥蘇特。

之前他也說過生產晶片是個極為麻煩的事情,需要很多道環節工序的通力配合才能完成。

然而收購華晶廠,也只是解決了晶片生產上的一個環節而已,除此之外,還有設計,封裝、製版、測試,多晶矽、光刻膠等晶片輔材,甚至包括光刻機、四管擴散爐、中束流離子注入機等等生產設備需要解決。

而這些,如果現在就想要憑藉擎天的一己之力來解決,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方辰自然而然的就把主意,打到了卡密爾的諸多半導體企業上了。

不得不說,雖然東部的半導體產業落後,但也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基本上生產晶片所需要的各方面企業,研究所,都是有的。

他將這些企業收購過來,豈不是省了他三四十年的建設積累之功。

這也是東部為什麼能夠經濟大潮成功的原因所在,那個時代,雖然技術落後,用的都是人家淘汰的設備,研發個原子彈居然還要用算盤。

但卻成功的解決了,東部從無到有的問題,培養了一大批的科研技術人才和堅實的工業力量,然後這才能藉助經濟大潮的東風,一飛衝天。

麥蘇特看了一下方辰給的文件,過了一會,抬起頭來,頗為無奈的看著方辰道:「你這可真是獅子大開口了。」

方辰給他的這些文件上,足足寫了二十多家半導體企業,其中從設計到測試,簡直無所不包。

「這才哪到哪,如果不是知道您不願意,卡德市儀器廠、潭州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建中機器廠、西北機器廠、申城光機廠、長古安交大、水木、震旦、胡建光學設備廠我都想收購過來。」方辰大手一揮,渾不在意的說道。

他說的這些光學設備廠,機器廠,基本上都是東部最頂點的光學儀器,晶片設備製造廠。

他之前所提到的光刻機、四管擴散爐、中束流離子注入機,包括反應離子蝕刻機等等在內的,東部能研製的十四種主要晶片設備,就是由這些企業和研究所生產的。

「你到是真敢想,我要是把這些都給你了,那還能發展其他晶片企業嗎?」麥蘇特瞪了方辰一眼,沒好氣的說道。

「您看您說的,這有什麼不能,是我的,那自然也是財團的,是全體股東的,我可沒說,他們隻為我一家企業服務,如果其他數碼晶片企業有需要的話,都是可以商量的。再者說了,您看我也沒少投資一些供應商企業,可又有什麼時候,因為我是股東之一,是最大的客戶,強製性要求他們不得接其他企業訂單了!」方辰一臉報天屈的說道。

麥蘇特扯了扯嘴角,絲毫沒有對方辰表演回應的意思。

不過,他不得不承認,方辰這一點做的的確是太好了,雖有壟斷之力,但卻從未乾過壟斷之事。

然而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越來越支持方辰,也越來越有底氣支持方辰。

畢竟要是方辰是個背後裡,蠅營狗苟,見利忘義之人,且不說他看不看得上,就算是看上了,他又怎麼可能在會議上,理直氣壯的對方辰表示支持?

「再者說了,卡密爾的半導體企業啥情況,您又不是不知道,紀元年有六百多家企業,結果合在一起,一年的生產量都沒有,東波力一家大型半導體企業一個月的生產量多。」

「這十年過去了,倒下來了一半,還剩下三百家,其中研究所十四個,職工十二萬人,真正的科研技術人員1.6萬人,聽起來似乎還可以吧,像是一回事,企業和人也不少。」

「但實際上呢,都是芝麻大的小企業,三百家半導體企業加起來,固定資產才四十億,您說這點規模,夠幹什麼,還不如被我收購算了。」方辰滿臉的不屑的說道。

也就是,麥蘇特還把這點家底當寶貝,他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簡直就想笑。

就這點錢,這點人,還分散到三百多家企業中,平均下來,每家企業的固定資產才一千多萬,職工人數四百來人,科研技術人員幾十個。

並且這還是把像華晶廠這樣的,職工人數三千多人的卡密爾半導體龍頭企業給算進去了。

如果將這類還算是不錯的企業給摘出去,那這些半導體企業才可憐呢,平均才一二百人,活脫脫的州市企業規模。

說不定還沒有那些五金廠,磚頭廠的職工人數多呢。

就這些小麻雀,他如果不想辦法將其整合起來,那真就沒什麼意思了。

麥蘇特罕見的老臉一紅,有些神情不太自然的說道:「這不是財團太窮了嗎,所以只能追求以最少的投入,來換取一定經濟規模的產業和科研生產體系。」

「而且你想要收購這些企業,到也沒有什麼不行的,我讓電子工業部繼續研究一下,儘快給出個章程來。」

說到這,麥蘇特話音一頓,對著方辰認真說道:「我這一關好過,可是想要把這麼多,天南海北的企業給攏在一起,形成有效管理,發揮出合力來,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雖說從某種角度來說,同意了方辰的收購,就意味著半導體的半壁江山落到了方辰的手中,數十年,數代人的辛苦積累,一夜之間由公變私了。

但且不說,他相信方辰,覺得這些企業放到方辰手中跟原來沒有什麼區別。

就說一件事,卡密爾能給這些半導體企業,提供足夠的發展資金嗎?

顯然是不能的。

如果能的話,也不會有機芯工程,也就不會再成立一個華虹廠,搞集中力量辦大事那一套了。

預計在未來十年的時間,這些半導體企業還依舊保持著現在這種,餓不死,也發展不起來的態勢,靜靜的等待著。

等待這個財團富裕起來,有能力,有錢來補上缺失的這一課。

然而要是現在就把這些企業交到方辰的手中,依照方辰的性格,一定會大力投資這些半導體企業。

如果可以的話,不僅僅是這些企業,就連全世界半導體產業,都將迎來新的曙光。

相反,他現在倒是更擔心,這麼多零零散散的小企業,方辰如何的將其有效管理起來。

「搬遷唄,連人帶設備,全部搬遷到申城,我想他們不會不願意吧。」方辰笑著說道。

麥蘇特頓時無言以對,他現在在方辰的身上著實感受到了什麼叫做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這些半導體企業,所在的地方,自然不可能比申城的條件好。

現在讓他們一口氣搬到申城,自然不可能有不願意的。

「所以說,我準備向您從赤州要塊地,生地熟地都無所謂,我可以自己找人做,只要是赤州的地就行。」方辰笑眯眯的說道。

麥蘇特眉頭微蹙,他怎麼覺得方辰這裏面有什麼坑,等待他跳呢。

其實,方辰能挖什麼坑,不就是想要塊赤州的地而已。

而且現在,雖說百年大計赤州已經開發了足足三年,但時間畢竟是太短了。

對於絕大部分的申城人來說,對赤州的印象,還停留在寧要阿剌一張床,不要赤州一間房。

但是對於方辰來說,赤州哪是土地啊,明明都是黃金才對。

在前世,看看赤州的房價,尤其是現在劃定的赤州,隨隨便便都在十萬塊錢一平方。

他不多要,就要一百多畝的地,到後世,也能輕輕鬆鬆的值個百十億。

沉吟了一下,麥蘇特說道:「這樣把,你們跟申城方面商量一下,先拿出個方案來讓我看看。」

想要赤州的地,自然沒什麼不可以,現在赤州有大量的地塊都沒有開發,方辰的半導體企業去了之後,反而還會被赤州帶來活力,可更符合赤州高科技產業園的定位。

反倒是,方辰問他要這些市區。

方辰不由翻了個白眼,麥蘇特在申城發的家,他做出的決定,申城那邊會不同意嗎?

更別說新區公司本來就是麥蘇特,一手促成的。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所有提到的要求,麥蘇特都幾乎答應了下來,方辰便準備告辭回去。

可十分罕見的,麥蘇特居然讓方辰留下,他要請方辰吃飯。

能吃麥蘇特一頓的機會可不多,方辰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不過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方辰居然不記得吃了什麼,隻記得麥蘇特跟他喝了好多的酒,說了好多的話,但具體說了什麼,幾乎一個字都想不起。

十天后,洛州飛機場,擎天號徐徐降落。

只不過,令人有些吃驚的是,擎天號的主人,方辰居然站在機場,一幅準備要接機的架勢。

這讓機場的工作人員紛紛猜測,是什麼人居然有這樣的牌面,不但坐了擎天號,還能讓方辰親自來接機。

隨著方辰乘坐擎天號,來往洛州的次數多了,他們到也早已有些見怪不怪了,甚至一些方辰的小迷妹,小迷弟之類的,膽子大一些,還能撈著一張跟方辰的合影。

但像現在這樣的情況,他們還真是第一次見。

隨著機艙門打開,舷梯放下,一位四十多歲左右,身穿灰毛衣,身形有些消瘦的中年人從上面走了下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