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第五百一十六章 ???李恪的黃金
夜風習習,星河璀璨。

人字形運河交匯入,大地上千餘處篝火燃燒,照映出數千軍帳星羅棋佈地駐紮在大運北岸,這裏李承乾的凱旋大營。

此時,李承乾獨自一人坐在燈火通明的中軍大帳,他手裏拿著一本書兩眼卻沒有焦點,只是看著空蕩蕩的大帳。

馬周所猜測困境李承乾早就遇上了,趙節從洛陽提前跑到燕都就是為了勸李承乾舉旗造反。

他手下一些將領也紛紛附和趙節,把李承乾煩的不行,有時候都想殺了趙節,以鎮壓這股歪風邪氣。

可是李承乾現在不敢輕易打擊他們,一旦這些將士因此跟離心離德,那他西入長安的結局就吉凶難料了。

李承乾又不可能此時在大唐內部發動一場戰爭,他月滅國之功傍身,數萬得勝之師追隨,只要進了長安城天下就是他的了。

如要舉旗清君側,長孫無忌就有理由徵召關中府兵和對戰,這些年大唐的建設很能就被這一場兵禍破壞乾淨。

這些年李承乾為了改變大唐或者中華民族的命運,行事幾近偏執,為了把大唐建設成他心中的樣子,經歷過生死輪迴的他,還幾次讓自己身陷絕境。

他做這些僅僅是為了帝位嗎?

當然不是。

否則上回李世民病重他就順理成章地登基為帝了。

他怎麼可能向幾個野心家屈服?

更可惡的是,如果李承乾藉助他們的勢力登上帝位,要感激這些人,給他們高官厚祿。縱使他們犯罪也要包容他們,否則後世史書就要說自己亂殺功臣,是個暴君。

「啪!」

李承乾想到這裏越想越氣重重地把手裏的書放下。

咬著低聲自語道:「都是李世民鬧的!」

「太子殿下,吳王殿下的船隊也已經到了板渚,派人報信說,明日前來拜見太子殿下。」

大帳外響起劉葵的聲音。

李承乾聽了深吸一口氣,清理一下腦子,目光變得深遂,緩緩起身往帳外走去。

李恪兩年前第二次出海,本來三個月前就回來了,只是卻沒有像上次把艦隊停靠在在津港,而是從長江口進入大唐陸地,然後沿運河一路直奔洛陽而來。

雖然李恪有寫信向他解釋,說是帶的糧食要入洛陽周邊的倉庫……

李承乾卻不相信這話,從長安的詔令來看,李世民心裏已經徹底放棄他了,諸皇子中有資格接替他的只有李治和李恪。

李治已經徹底綁在長孫無忌的戰車上,只要李世民還沒有徹底傻掉,就不會考慮李治入主東宮。

所以李承乾決定在這裏等李恪,至少先把他船上物資扣下。

李承乾一邊走一邊想,最後決定明日主動去見李恪,再試探一下他,看看李恪到底是怎麼想的,非得這個時候西埋。

「傳孤王旨意,明日在在板渚岸邊設宴給吳王和出海的將士們接風。」李承乾下令道。

「遵旨!」帳外傳來劉葵的聲音。

板渚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和永濟渠的交匯點,李承乾的大軍沿永濟渠從燕都到此,再往西就是洛陽,沿通濟渠往東南走就是汴州也就是後開封府。

李承乾駐軍在此等於直接卡斷了大唐東西部一處交通幹線,所幸這個時候長安和洛陽對江南的糧食依賴還少,若是五代末期那樣,李承乾就直接再往東南走走直接在開封稱帝。

……

……

第二日,太陽剛剛升起時李承乾身穿一襲素服,被數百騎兵簇擁著,騎馬來到運河邊上。

李承乾立馬河畔,晨風吹起衣袂飄然若仙,舉目眺望不見波光粼粼,河水,唯見帆影林立的貨船。

李承乾揚鞭指著吃水很深的貨船,對身後的群臣道:「諸位卿家看看,這些都是從海外來的東西,可不比大唐差。」

「是啊,是啊,太子殿下的開海政策,惠及大唐多矣。」

「此次東征遼東,很多軍糧都是海外運來的,確實難得……」

「不知這些船都裝的是什麼?」

……

群臣心裏明白李承乾又在推廣他的「海外分封」政策,所以只是陪笑附合幾句。

李承乾對此也不以為意,畢竟這些人還要替他治理天下,不可能現在就把他們分封到海外去,要去也是這些人的子孫跟著他的子孫出去。

李承幹才說幾句話,就見吳王李恪帶著一群人匆匆走來,李承乾一見李恪就翻身下馬,扶著劉葵往前迎去。

「臣李恪參見太子殿下。」

李恪和他身後一眾出海的將士走到離李承乾,五步遠就躬身行禮。

李承乾急忙快走幾步,雙手扶起李恪,嘴裏急切地道:「三弟快快平身!」

待李恪抬起頭來,細看只見李恪英俊如故,但是神情卻十分憔悴,不像是因路上風霜所致。

李承乾壓下疑惑,看著李恪由衷地道:「三弟辛苦你了!」

李恪動了動嘴唇什麼都沒有說出來,就先紅了眼圈。

李承乾扭頭對李恪身後的將士道:「眾卿平身。」

「謝太子殿下。」

待眾人謝恩起身,李恪才控制住情緒,對李承乾賠笑道:「臣弟正看著讓人挑選食材為太子殿下準備午宴,不想太子殿下這麼早就到了,請恕臣弟失迎之罪。」

說罷再次躬身行禮。

看著躬身行禮的李恪李承乾心裏微覺怪異,不及多想忙再次扶起李恪,誠摯道:「你我兄弟,何時在意過這些?」

李恪聽了再度欲言又止。

李承乾見此接著道:「自從上次你繞地回來,咱們兄弟在幽州一別,已經兩年多沒見了。

我昨晚聽你的船隊到了這裏,恨不得插翅飛來與三弟接風。」

「是臣弟的錯,昨夜就是該去見太子殿下,只是……」說著回頭一眼身後的船隊,接道:「這裏實在脫不開身,深夜接到太子殿下命令:今日在此設宴。

臣便命人連夜預備食材,剛剛正在親自看皰人們烹飪,不想太子殿下就到了。」

李恪說罷還不好意思地笑笑。

李承乾伸手拍拍李恪的臂膀道:「三弟有心了。」

說到這裏李承乾指指李恪身後的一眾隨從道:「大哥此來隻為見見三弟和這一眾出海的功臣,飲食上倒不必在意。」

李承乾剛喪妻喪子雖然他不用守孝,但只要想到現在兩人的棺槨還停在東宮,他也就沒有心情飲酒娛樂,每日也隻吃些青菜、麵食一類的東西。

即便設宴也隻用茶水點心招待手下文武群臣,好在手下群臣也都理解他,並不介懷。

李恪聽了神情一黯,低聲道:「皇太孫和太子妃的事,臣弟也聽說了……」

李承乾現在不想提及此事,只是神情哀傷地嘆口氣,李恪會意閉口不提此事。

一時兩人皆是沉默,李恪扶著李承乾緩緩步行,往設宴的蘆棚走去。

過一了會兒,李承調整好心情才明知故問地道:「三弟這些船上都裝了什麼好東西?」

李恪見問連忙答道:「臣弟都是按太子殿下的命令,運回大唐的主要是糧食,香料和曬乾的海產。」說到這裏略一猶豫就接著道:「另外還有兩船從黃金洲運回來的黃金。」

李承乾聽了心裏一驚,李恪之前給他去信隻提到糧食並沒有提及還有兩船黃金,但他很快就壓下心底的震驚,語氣平靜地問道:「黃金不好得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