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紅妝》番外:燕北的雪(七)
趕集回來,周鈺完全沒有與民同樂的喜悅,他陰沉著臉,默不作聲。

宜寬和宜容很快就發現二哥的異常,兩個小姑娘縮縮脖子,回了自己的院子。

「二哥這是怎麼了?不會是因為我說的那幾句話就不高興了吧?」宜容問道。

當時她說什麼來著,她說無論這小鼓是高麗人做的,還是大齊人做的,她全都喜歡。

好像也沒到讓二哥生氣的地步吧?

宜寬安慰道:「放心吧,二哥不會生你氣的,他像姐姐一樣疼我們。」

沒想到話音剛落,宜容就揮起小拳頭:「二哥如果真的為了這個生我氣,我就寫信告訴姐姐!」

宜寬莞爾,真好,她們現在也有可以倚仗的人了呢,再也不是當年那兩個可憐兮兮的小女娃。

很快,整個王府烏雲密佈,除了兩位郡主的院子,其他地方全都處在壓抑之中。

因此,當燕北城裏的官員們全都被叫到燕王府銀安殿裏議事的時候,很多人有腿肚子都在打顫。

這位年輕的燕王,並不是表面看上去的單純可親,他馬踏韃剌時,鮮血染紅了他的戰袍。

在燕北,以及韃剌,關於燕王姐弟的傳說有很多很多,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燕北人相信,這些傳說都是真的,因為他們是老燕王的兒女,韃剌人也相信這是真的,因為他們的母親是女俠雲七!

官員們不知道燕王把他們突然召來是為了何事,他們把自己以及家人,最近的所作所為反醒一遍,有人心情平靜下來,有人卻更加忐忑不安。

燕王緩步走進銀安殿,他坐上王座,官員們行跪拜之禮。燕王的目光在他們身上一一掃過,面色不明。

大殿裏一片寂靜,靜到每個人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忽然,燕王說道:「王大人,請問燕北城裏有多少家店鋪茶酒,其中燕北人開的有多少家,關內人開的有多少家,韃剌、安韃、黨夏、高麗人開的,又有多少家?」

那位王大人便是燕北城的父母官,聞言,他怔了怔,遲疑地說道:「燕北城裏原有店鋪茶酒六十五家,這兩年陸續又開了許多,現在有一百九十四家,至於有多少人是外地的……下官還需要回去查一查。」

燕王又看向眾人,問道:「王大人不知道的事,諸位可有知道的?」

大殿裏寂靜無聲,眾人紛紛低下頭去,沒有人回答。

燕王看向身邊的太監,道:「你到外面問一問。」

能進銀安殿的,都是有品級的,還有一些連品級也沒有的,則全都在銀安殿外候著。

太監出去轉了一圈,便帶回一個年輕人。

王大人看到這個年輕人,蹙起了眉頭,正想要說什麼,燕王卻已經開口:「本王問的問題,你知道?」

年輕人上前一禮,說道:「燕北城裏現有關外人開的鋪子共五家,一家是酒坊,賣的是自家釀的酒,這家人姓莫,在燕北已有一年,聽說是當家的去世後,族裏人容不下孤兒寡母,索性便出關討生活,如今主事的是莫大娘,她有兩個兒子,大的十八歲,小的只有十歲;第二家也是一年前來的,是靠手藝吃飯的手藝人,做些新鮮式樣的小玩藝,當家的姓唐……」

隨著年輕人一一道來,大殿裏便再也沒有了其他聲音,就連王大人也豎起耳朵傾聽著。

年輕人說完關內的鋪子,繼續說道:「韃子鋪子只有一家,是賣馬具的,這人原本是在韃子馬場裡做事的,先王爺薨逝後,馬場漸漸開不下去了,後來有位西北的公子哥過來,連人帶馬全都帶去了西北,這個韃子拖家帶口,便沒有跟著東家一起走,前些年藏在山裏當了獵戶,這兩年太平一點,他就來燕北城裏開起了馬具鋪子。」

燕王的眉頭動了動,西北來的公子哥兒,想來那就是他的姐夫蕭韌了,好嘛,難怪阿娘進了姐夫的馬場就不肯回來了,原來那本就是從燕北過去的,阿娘有親切感。

「高麗人的鋪子呢,燕北有沒有?」燕王問道。

年輕人說道:「有一家,但卻又不能說是高麗人。那家的男人是漢人,且就是燕北城本地人,幾代都住在燕北城裏。而那家的女人,則是個有高麗血統的漢人。王爺或許不記得了,早年燕王府裡有一位高麗舞姬,先王爺把這位舞姬送給了王妃,王妃仁慈,放她出府,這家鋪子裏的那位娘子,便是這位舞姬的女兒,她的父親,就是以前王府裡的樂師。他們開的那家鋪子,賣的都是高麗物件,只不過這些物件卻並非來自高麗,而是他們自己僱人做出來的。」

燕王的眼睛亮了起來,他道:「你叫什麼名字,在哪裏當差?」

年輕人道:「小人叫梁頌,現任稅課司大史。」

稅課司大史,掌典商稅,未入流,無品。

這位年輕的大史,不但對燕北的商鋪如數家珍,而且連他們的來歷身份也娓娓道來,燕王非常滿意,他把梁頌連同幾位幕僚一起留下。

次日,燕王的一份摺子便送往京城。

燕王在摺子說,為了招納各地商賈,燕北願意將外地商賈的稅息再減一成雲雲。

這就是要讓朝廷下令,廣招商賈到燕北做生意了。

摺子送走之後,燕王的眉頭終於舒展了,燕王府裡連續幾天的烏雲也終於散去,陽光普照!

「梁頌,你說的那家賣高麗貨的鋪子在哪條街上?」燕王閑閑地問道。

梁頌道:「說起來那地方其實並不難找,就在三道裡。」

燕王只聽說過二道裡,二道裡就是燕北城的楊柳衚衕胭脂巷,這三道裡他卻是頭回聽說。

一旁的可意兒笑著說道:「原來那條破街如今也有名字了,我竟然都不知道。」

梁頌微笑道:「也不怪呂爺不知道,這三道裡是小可自己給取的,以前那裏沒有鋪子,自是也不用登記做帳,現在有了鋪子,小可就要上帳登記,總不能寫成二道裡後面的那條破街吧,於是就自己給那裏取了個名字叫三道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