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紅妝》第五四三章 十萬兩
臘月二十三,燕北小年。

十幾名礦監齊聚大都督府。

大齊礦山分為官礦和私礦,自立朝以來,對於私礦開採管理嚴格,鐵礦嚴禁私有。也就是說,大齊朝的鐵礦全部為官礦。

後來燕北和西北戰事頻繁,武器和各種軍備需求極大,太祖皇帝便將這兩地的鐵礦交給兩個兒子經營,燕北和西北有營造兵器之權。

燕王死後,燕北郡王年幼,燕北軍權落入大都督楊勤之手,太皇太后也在此時收回燕北鐵礦的經營權。除了這些礦上原有戶部和工部的小吏以外,太皇太后還從內廷派出十幾名礦監。

這些礦監都是太監,但是他們不是去督促礦稅的,而是這些礦山的實際管理者。

燕北的官礦,除了兩座大鐵礦,還有煤礦和銀礦,以及原屬於燕王,後來由內監和楊勤共同代管的一座金礦和一座銅礦。

三天前,朝廷的公文送到。

朝廷在燕北礦務提舉司,隸屬於戶部,戶部官員陳平為提舉,孫國平為同提舉,太監王福為總礦監,現在燕北的十幾名大大小小的礦監,除王福留用的以外,其他人等回京聽候任命。

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朝廷不在各大礦山設礦監,而由礦務提舉司統一管理。

這對於楊勤而言是利大於弊。

和正兒八經的衙門打交道,可要比十幾個不男不女的太監和一群謹小慎微的低品級小吏輕鬆多了。

說實在的,這十幾年來,除了在燕王的金銀礦上有所收益以外,燕北其他礦山,楊勤能得到的好處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太皇太后在這件事上看得很緊,燕北軍龐大的軍需,全部由兵部配給,直到這一兩年,楊勤才能偷偷摸摸私造兵器,但也只是小規模生產,還不夠給私兵用的。

現在,這些狗太監終於可以滾出燕北了,這就意味著,楊勤終於能在礦山上多分一杯羹。

礦監們面面相覷,這個消息有些突然,但是白紙黑字加蓋朱印,千真萬確是朝廷的文書。

他們都是太監,能來燕北管礦是肥差,花了不少銀子才從乾爹乾爺爺那裏謀來的,好在這些年來他們也沒少從中拿銀子,可是這些銀子裏一多半全都送到京城送到宮裏了。

太皇太后不在了,他們的日子也就不好過了。

那位即將到任的總礦監王福,聽說是楊太后的親信之一。

「走吧,回京城端茶倒水,過幾年尋個機會放出宮來,買座小宅子養老。」

「唉,就怕沒有那個機會啊。」

誰不想衣食無憂地出宮養老呢,可是現在的宮裏和以前不一樣了。

......

打發走這些太監,楊勤對服侍的丫鬟說道:「把他們坐過的椅子用過的茶碗全都扔掉,再把這屋裏好好熏熏。」

丫鬟掩嘴偷笑,聽說當年燕王府改成燕北郡王府時,大都督把放出王府的太監們在半路上全都宰了,大都督一向討厭太監。

當然,今天來的這些太監是不會死在半路上的,畢竟是宮裏出來的,大都督還是要給宮裏面子的。

楊勤摸摸鬍子,忽然想起了方先生,他叫過一名親隨,問道:「方先生那邊可有信送來?」

親隨道:「侍書來信了,說是抱琴跟人跑了,方先生整日在客棧裡風、流快活,一直沒能湊到楊錦程面前。」

楊勤冷哼:「風、流快活?這些女子目光短淺,若是方先生能立刻就被楊錦程收為己用,本都督倒是要好好想想,這當中有何隱情了。」

至於那個跟人跑了的抱琴,楊勤沒有細問,這幾個女子本就是花錢買來的,他交給她們的任務,也就是讓她們把方先生的所做所為及時上報而已,難道還能指望這些從未受過訓練的風塵女子做什麼大事嗎?

何止是風塵女子,所有的女子全都難堪大用,除了太皇太后以外。

這時,一名小廝進來,送上一張拜帖。

楊勤接過拜帖,只看了一眼,便鎖了眉頭。

季四!

幾天前,門房送來一封信,打開一看,裏面是一份謄抄的契書。

契書一方是楊錦軒,另一方便是這位季四。

當初楊錦軒死後,楊勤讓人把他的親隨全都帶回燕北,從這些親隨口中,楊勤知道了季四爺。

楊錦軒曾經約了季四爺在城外相見,之後不久便傳出楊五老爺的死訊。

楊勤雖然遠在燕北,可他想要調查哪個人並非難事,何況這位季四爺名聲赫赫。

但是楊勤沒有想到,楊錦軒曾經和季四爺簽過一份契書。

雖然契書是抄的,可是楊勤相信一定是有這麼一份契書存在的。

否則,季四爺也不會派人送來抄件。

除了楊錦軒,恐怕也沒有人敢簽下這樣一份契書了。

楊勤道:「請他到前面的小廳吧。」

季四爺白白胖胖,如同一隻大號的湯圓。他不是一個人來的,他帶來了十駕騾車。

季四爺笑得見眉不見眼,他對楊勤道:「大都督,小民是來向大都督履行合約的。」

說完,他拍拍手,對隨行的少年說道:「小拾,讓他們卸車吧。」

騾車上的東西被卸下來,一口口大箱子抬進了大都督府,把小廳裡堆得滿滿當當。

楊勤看著面前的這些箱子,眉頭深鎖,他想起季四爺當初在保定府的那番壯舉,當年,也是一大堆箱子抬進保府府衙。

「季四爺,這是怎麼回事?」楊勤問道。

季四爺笑而不語,小拾喝道:「開箱!」

二十口大箱子瞬間打開,略顯昏暗的小廳裡立刻明亮起來。

這二十口大箱子裏裝的,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銀子。

「每箱三百一十二斤八兩,二十口箱子共計六千二百五十斤,大都督讓人過過秤吧。」季四爺笑逐顏開地說道。

一斤是十六兩,六千二百五十斤便是整整十萬兩!

楊勤見過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可是他卻沒有見過十萬兩現銀!

即使是富貴的大都督府,日常經手的也是銀票,誰會把白花花的銀子一箱一箱抬進府裡呢,何況還是十萬兩。

原來十萬兩銀子有這麼多,能填滿一間小廳,要八駕騾車才能裝得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