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禦史台-天下清官喻茂堅》第四十二回
明察鎮守太監豪奪

暗訪甘肅總兵行兇(2)

喻茂堅只是笑著聽,這皂吏有點坐井觀天了。催促道:「還遠嗎?」

皂吏忙不迭說道:「不遠了,不遠了,轉過這條街,挨著臬司大牢的獨院就是。」說罷,便在前面引路。

來到這座院子的時候,喻茂堅卻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個簡單院子,高大的夯土圍牆能有兩丈多高,上面都是光滑平整的,根本就不可能有人攀爬。院牆上自有一道一丈多寬的門,黑色的木門緊緊地關著,門前還有兩個肅立守衛的臬司衙役。喻茂堅走進院子的時候,見王瓊正坐在門廊下閉目養神。見喻茂堅進來了,也不起身,只是點頭示意。

這些皂吏們還沒有見過如此拿大的欽犯,也都想著在喻茂堅面前露露臉,便沉聲斥道:「見了憲台大人,還不行禮迎接嗎?」

喻茂堅擺了擺手,將衙役人丁屏退了,坐在了旁邊,一笑說道:「王尚書好雅興,寵辱不驚,大辱若白,真是讓人心折。」

皂吏們退了出去,王瓊這才坐正,嘆了口氣:「你不知道,這些皂吏們,最會看人的眼色行事了,我若是不拿出點樣子,這些人說不定就會為了迎合憲台大人,斷了我的糧。再或者,有什麼北京來的劄子傳令,兩個裝滿了土的麻袋就能要了我的命。」

喻茂堅點了點頭,此人不愧是宦海一生,實在是看破了人情。王瓊接著說道:「還承蒙喻大人的寬仁大度,我本想著,你既為楊廷和內侄,那定然與我也算不得同道中人,路上必定會苛待,沒想到,喻大人卻公私分明,不結黨不攀附,實在是官宦楷模啊!」這番話雖然是奉承,但也說得真心誠意。

喻茂堅:「今日守仁先生遣常隨來探望你,但是國法家規在上,不能違背。我也就打發了王貴回去了,告知你一聲也就是了。」

王瓊先是一愣,隨即表情暗淡了下來:「守仁沒有成我的遲累,也算是萬幸。也算是喻大人與我有恩了。」說著,王瓊站了起來,走到了喻茂堅的面前:「憲台大人打算什麼時候去甘肅衛軍中查案?我也好準備一下,隨您同往。」

喻茂堅笑道:「王尚書也想到了?」

王瓊似乎輕鬆了很多:「起初被貶,我一門心思記恨楊廷和,這是黨同伐異,蒙蔽聖聰。住在這高牆之中,我算是想明白了,這也是當今聖上的恩德,保住我一條命,總會有用到的地方。」

喻茂堅點了點頭,王瓊想到的,正是自己早就參悟了的帝王心術。笑道:「照啊!不然天下這麼多的衛戍所,偏偏流放綏德!」

甘肅鎮位於西安城西北,是中原三秦之地的藩籬,據守嘉峪關,北拒蒙古,歷來都是十分要緊的地方。若沒有甘肅鎮守衛鎮守在這裏,洪武二十四年,當時的太子朱標巡視西安,就會有遷都的念頭了。中軍大營卻並沒有坐落在西安,而是遠遠的駐紮在涼州城。大明定都以來,這裏連年征戰,這裏幾乎沒有了人口,整個涼州城幾乎成了一座兵城。總兵行轅就在城中央,這裏原是蒙元時期甘肅中書省的所在,形製規模基本上沒有變動。

在行轅的後宅,則有一片荒廢了的花園子,看上去已經很久沒有修繕了。總兵大人李隆穿著一身棉布箭袖,腳底穿著雙梁踢死牛戰靴,腰裏卻沒有掛兵器,而是蹲在一個鐵籠子旁邊,用一柄鋼叉,挑著一塊生馬肉,喂籠子裏的老虎。甘肅平涼幾乎就沒有猛虎的蹤跡,顯然是從旁處捕獲運往涼州豢養的。籠子裏的老虎野性難馴,綠色的眼睛泛著兇狠的光,超前一撲,李隆則向後一撤叉子。猛虎撲了個空,旋即站定,眼睛死死地盯著叉子上鮮血淋漓的肉。

後宅的門吱呀一聲開了。只見馬青蓮一身戎裝的走了進來,稟說道:「十三哥,西安城裏的巡撫老爺,一時間還沒有動靜。」

李隆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道:「不來最好,萬一這巡撫不遂心,也省得我手下這些丘八悍將們生出亂子。」

馬青蓮吃驚地說道:「難道說,他們還敢再殺一任巡撫嗎?」

李隆將生馬肉甩給了猛虎,卻見這廝並沒有撲上去,而是靠近之後嗅了嗅,一臉敗興地轉頭伏地,不去理睬了。李隆笑道:「你瞧見沒?這猛虎大蟲,和我手下的丘八悍將是一樣的,前日我送了一匹老馬進了籠子,被這廝殺死吃了。現在現成的生肉,卻不理不睬。」說著,丟下了叉子,轉身對馬青蓮道:「他們既然敢殺巡撫,開了這個先例,就很有可能殺第二個,防不住啦!」

馬青蓮對殺許銘這件事,很有微詞,但是卻不針對許銘該不該殺。當日巡撫一紙文書,西安城的米價陡降,降到了三錢三分銀子。這讓屯田的李隆大為惱火,就免不得牢騷幾句,手下幾個行伍漢子,藉著醉酒,不慎將許銘打死。一方面是駐守甘肅的軍兵,一方面是代天巡狩的欽差巡撫,事情就大發了。

鬧來鬧去,鬧到了北京城。而這個時候,天下已然亂了起來,新主未立,恐怕邊境肘腋生變,宰輔們商議了一個通宵,才決定下文安撫李隆,暫不追究誤殺巡撫的罪名。按說李隆大可以指出哪個偏將出來頂死,可是他偏生沒有這麼做。有一次他對馬青蓮說道:「丟了部下的性命保全自己,如此帶兵的話,時間長了,會有士兵在背後放冷箭的。」所以一身擔起了罪責。

李隆在銅盆裡洗了手,一邊擦手一邊問道:「你見過憲台喻大人了嗎?這人如何?」

馬青蓮說道:「在榆河驛的時候,我救了幾個趕路的流官兒,當時沒有細問,後來去驛站查了記檔才知道,當日我救下來的,就是陝西巡撫喻茂堅。怎麼說呢,這人五十多歲,身上帶著科甲之氣,像是正途考取的進士。雖然年過五十,但是看上去也精明練達,雖然遭遇了劫匪了,但也並不慌張。我看此人,沒有那麼容易對付的。」

李隆也點了點頭,這和他派人打聽來的消息基本上一致。喻茂堅由知縣平調知縣,後又做了一任福建道禦史,官聲不錯,著實為民請命的好官。但是正是因為這一點,也是李隆最忌憚的。深入宦海已經十幾年了,雖然官聲不錯,但品級還是很低,這樣的人,陞官的心正旺盛著呢!難保巡撫不會打耗子又傷花瓶,大刀闊斧的整治自己?想到了這裏,便對馬青蓮說道:「眼下正值春荒,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聽聞直隸、河南去歲顆粒無收?正好將糧食運往中原行銷。但是憲台喻大人在位,我們還摸不清他的情勢,交易的時候,你要萬分小心。」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