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之掌家女主隻種田》【一千一百二十六】味覺小娘子二十(四千+)
第1129章【1128】味覺小娘子22

因為涉及裝壯丁這事兒,所以林森吩咐寨子裡的男人們,非必要不要外出。

「金國不會就這麼被滅了吧?」

有人鬧心的問了句,畢竟不能下山是小事兒,怕就怕改朝換代帶來的麻煩事兒,最終苦的還是他們老百姓。

可這事兒又是誰能說得準的?

「不好說,當年因為沈家被牽連的家族挺多的,而這些家族大都是金國的中流砥柱,如今下放的下放,砍頭的砍頭,即使還活著,也未必會為這皇帝賣命了,朝堂剩下的是皇帝的人沒錯,可綜合比對,還是沈老帶出來的人更能幹一些。」

對於老百姓來說,誰當權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禍害他們就行。

那麼對於匪來說,就更不關心是誰當皇帝了,畢竟他們這地方,天高皇帝遠的,只在乎國家是不是太平盛世,自在乎老天是不是長眼,不會給他們降災降難,至於誰當官,誰當權,他們不關心,也沒那個時間去關心。

申晴就更不用說了,她本就和素未謀面的沈家人沒任何感情,山高皇帝遠,都沒有他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強,不過既然外面世道亂,那還是減少外出的好,反正這裡有吃有喝的,也餓不死他們。

當然,她也不會因為外面的亂,而降低收費標準。

魚兒長大了,小鴨子們可以放到稻田的時候,又給孩子們帶來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餵鴨鴨的不止他們一家,其他家的鴨子也想進他們稻田的時候,卻被家裡的弟弟妹妹給趕走了。

「你們家的鴨子大了,會吃了我們的魚的。」

「什麼你家的,這分明就是大家一起開墾出來的,將來這魚也應該是大家一起分了。」

這樣鬥嘴的事兒時有發生,回到家弟弟妹妹們過來告狀,她心平氣和的安慰他們。

「人家說的也對,不管是稻田裡的稻穀,還是日後的稻花魚,將來都是要平分的,等秋收的時候,會按照最初的勞動價值進行分比,放心的,你們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裡,我們將來也不會少分了。」

最初她就讓余景天記了功,誰來幫忙了,幹了多久,都是有記錄的,這些記錄將來會按照分成給他們分發成糧食和魚。

她不想分的這麼細的,畢竟她造水車的時候,熬了多少個夜,也沒見誰用起水車的時候,念出來她應有的功勞,這些她不計較,不代表她不放在心上,為什麼她要收費,其實也是不想這些人認為大家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

小鴨太陽出來之後趕進去,太陽落山孩子們再趕回來。

小雞雖說在林子裡吃了草籽和蟲子,但她還是要求孩子們一天喂他們兩次,這樣才能長得快,儘早下蛋。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申晴乾脆帶著孩子們在林子裡養了蛆蟲,用腐爛的菜葉子和食物殘渣漚出來的肥料,蒼蠅就喜歡那個味道,等它們在上面孵卵,再用紗布罩起來就行,雖然都覺得噁心,但卻是餵養雞鴨鵝的最佳飼料。

當其他家的孩子發現這些蠅蟲之後,回家就告訴了自己的家長,很快就有人過來問她。

她也不吝嗇的賜教,告訴了他們方法和辦法,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她的話當做標準來學習,所以她一說方法,大家也都回家各自找地方飼養了。

這樣也好,省的他們家的蠅蟲會被偷,這可不是冤枉他們,在他們問之前,這蠅蟲還真的丟了不少。

像這種在林子裡的走地雞,各家各戶都會給自家的雞鴨鵝做個標記,養熟了之後,它們出門逛街之後,還會自己回家,如果有誰落下了,它們還會非常靈性的停下來等它過來,申晴觀察了有一段時間,心想這些靈泉水倒是沒有白喂,它們吃起空間菜葉子,靈草剁碎後的飼料,似乎也蠻開心的。

他們家的家禽,除了日常去林子裡吃的,早晚在家也會加一頓,而加餐的飼料和葉子,有自家院子裡剝下來的,也有她空間蔬菜收穫之後,剝下來的,稻穀殼、麥麩、豆皮、豆渣這些,如果不想吃,她也會留下來餵雞鴨。

只要家裡養這些雞鴨鵝的,基本上不存在浪費糧食之說。

臟是髒了點兒,莊稼人的生活不就是這樣的?又不像後世,那麼多防蚊驅蟲的,這年代做個草簾子,都不透氣。

不過他們家經過她的監督和改造,男孩子女孩子都改掉了不講衛生的習慣,吃飯的時候,晚上睡覺之前,她就跟巡房一樣,從這家走到那家的檢查一遍,才會安心回家睡覺。

「你是他們家的老媽子嗎?管那麼多?」

林森對於她這個做法,是嗤之以鼻的,申晴的解釋是:「等他們養成了習慣,我就不管了,這習慣沒那麼好改,以前懶惰慣了,沒有我的監督,指望余景天那小子,怕是一朝回到解放前,因為那貨也不好好堅持,女孩子還好,在我眼皮子底下,那些野小子們,可是懶散慣了的。」

這些孩子以前是乞丐,和山匪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這點她不好說,也就沒提。

6月中旬,開始收割小麥,這是他們山寨裡的大事兒,有關的無關的都趕過去幫忙。

「姐,這咱們也去幫忙幹活了,那收成裡有咱們的份嗎?」

「這……,怕是沒有的吧?」申晴沒想到弟弟妹妹會這麼問,旋即解釋說。

「那邊的一大片都是寨子裡的單身漢們種的,這些糧食最後會收到寨子裡面,大家在一個灶上吃飯,是不是就不分彼此了?那邊的地裡都是有家有口的種下的,誰家種的就歸誰,咱們去給他們幫忙,他們是不是管咱們的飯了?這也算是抵了勞動力了。」

「那咱家的稻田當初沒有請他們吃飯嗎?」

說來說去,孩子們還是不願意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奉獻出去。

「咱那是初來乍到,又是第一年,而且當初挖這些坑,可是沒少費力氣,分點糧食出去,也是應該的,第二年就都是咱們的了,乖,不要計較那麼多,等秋收之後,咱們這塊地還能種小麥,一年兩季的種,咱們的糧食夠吃。」

近的地水車的水可以直接引流過去,遠的地盤,申晴就教他們挖水渠,這邊的人用踩踏水車的方式,把水引過去,畢竟溪水的地點是固定不變的,在沒有打井的情況下,就只能用這種方法費力引水。

好在水車不是只有一個,而是三個,除了人工,還可以利用水流的沖速,風速,他們提前將水渠挖好,有風的日子,不需要他們下大力氣,就能使田地得到灌溉了。

麥收之後的地大家也不放過,立即種上蘿蔔白菜,等10月再拔掉種冬小麥。

總之,勤勞的農民只要肯動彈,那絕對是餓不著的,這些菜吃不完可以拿出去賣,也能醃製起來,吃到明年清明前後。

進入農忙的時候,寨子裡的幾頭牛就沒有閑下來,每天勞作看的她不忍心,就會喂它們點兒靈泉水和靈草,免得累壞,得不償失,畢竟回頭收割稻穀,也需要它們的幫忙。

7/8月天熱,暴雨多,原本還擔心這窯洞能不能堅持下來,後來是她多想了,這雨水多是多,可太陽也熾熱,而且暴雨來的快,去的也快,曬太陽的時候,可比下雨的時候多多了,所以壓根兒不等水滲透下,就又被蒸發了。

但是暴雨帶來的好處還是有的,林子裡的草長得更旺盛了,還出了很多的菌子,孩子們從林子裡採摘回來的菌子都會習慣性的拿過來讓她看能不能吃,經過她的辨認,能吃的才能晾曬乾保存下來留著冬天吃,不能吃的就趕緊告訴小夥伴們,這種有毒,不能吃。

除了菌類,他們還會去山裡面找野果子,挖陷阱,套兔子,掏鳥蛋,總歸山裡孩子的日子,他們進來之後,從頭到尾都體驗了一番。

夏收之後的農民,沒事兒的時候也鍛鍊出了獵人的本事,閑來無事就會去山裡面轉一圈兒,看看能不能打回來點野味兒,改變下家裡的生活,如果運氣好,獵到大傢夥,就會費盡心思的運到縣城賣掉,換些油鹽醬醋等生活用品。

申晴最開始是反對他們上山的,擔心他們不比人家自小在山裡長大的利索,後來余景天親自帶隊去,她也就無所謂了。

沒想到這些小子還挺本事,每次回來都有收穫,最讓她意外的是,他們居然掏到了鵪鶉蛋,這可把她激動壞了,當是就告訴他們。

「碰到這樣的,就都好好保存,這玩意產量還挺高,我們可以大批飼養。」

等誰家的雞抱窩了,她就將這些鵪鶉蛋拿出去孵化,孵化成功之後,立即給它們造了窩。

鵪鶉孵化比雞少幾天,18天左右,這十八天她天天去看,還給人家抱窩的雞帶飼料,喂靈水,就是希望能將這十來隻鵪鶉蛋孵化成功。

最後十五隻蛋全部成功孵化出來,她細心的將它們帶回溫暖的窩裡面,每天細心照顧,看著它們一點點長大,羽翼豐滿,高興的不行。

一般而言,45天它們就能產蛋了,正常情況下,一天一顆蛋,一年能產280-300枚蛋。

8個月左右的鵪鶉產蛋就下降,1歲以上的就可以淘汰了。

十五隻鵪鶉裡,孵化出了六隻公鵪鶉,這六隻公鵪鶉單獨給它們造了一個窩,等到孵化期的時候再將它們放在一起。

雞鴨鵝當初買的時候,都隻買了一隻公的,其他都是母的,經過100天的等待,母雞已經開始陸續下蛋了,不過鴨還要等上一個月,鵝比鴨還要晚一個月。

看著自己辛苦照顧的雞開始下蛋,孩子們老高興了,還說要把雞蛋攢下來,拿到集市上去賣。

雞蛋現在能賣兩文錢一個呢!

過慣了窮日子,如今能吃飽飯了,還能穿乾淨的衣服,甚至不用吃了上頓沒下頓,還能跟那些男孩子一樣讀書寫字,孩子們很感恩,雞下了蛋後,不捨得吃一顆,就想拿出去換錢,好讓申晴肩膀上的壓力小一點。

說實話,她被感動的不輕,不過她還看不上這仨瓜倆棗的,堅決給孩子們煮了吃。

每天沒人半個雞蛋,因為一人一個不夠分,統共九隻母雞,最初幾天,也不是每天都下蛋,他們十四個人,至少保證七枚雞蛋,多出來的雞蛋孩子們說要攢起來,但基本都被她炒菜的時候用掉了。

養雞不就是為了吃雞蛋嗎?

雞蛋能賣多少錢?還不如留著給大家補身體呢!

現在是雞,等將來時機成熟,她還想買一頭母羊或者母牛回來擠奶給大家喝呢!

不過現在時機不好,否則這裡的人還以為她從他們身上賺了多少錢呢,再緩緩!

8月初的時候,余景天去縣城回來,捉了三頭豬崽子,一公兩母,這是他早就和自己商量好的,因為這貨提前將豬窩都造了出來。

有了豬,這些孩子的任務更重了,除了家禽,還要忙著打豬草,餵豬。

除了這樣的雜工作外,她每天上課的時候,他們也都過來學,這麼一連貫起來,連她都覺得他們太辛苦,然而余景天卻說。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不吃苦,等長大了再吃苦就完了,他們這十四個兄弟姐妹,開春一定要選上去三四個去當夥計,這樣有人在外面掙工資,剩下的就都留在家裡掙口糧,這個家才能連軸轉起來。」

雖然來到如意寨就是寨子裡的人了,可余景天始終覺得他們十四個人才是一家人,哪怕林森已經因為天天過來蹭飯,把自己當成了他們家的一員,可在關鍵時刻,還是覺得他們十四個人才是一體。

四個小姑娘每天跟著她學做飯,如今也掌握了不少技能,余景天甚至想著,如果將來他們攢夠了錢,也開個鋪子,這樣他們每天就有固定的收入了。

對於這個想法,申晴深以為然,還很支持,賣小吃是最合適的,但前提條件是,這個家需要提前安頓好。起碼頭兩年並不適合直接開店,奮鬥個一兩年再提這個也不遲。

她沒打算幫助他們開店,能教會他們開店的本事,已經是她付出的最大辛苦了,掏錢什麼的,她沒想過,也覺得沒必要,余景天自己也不會接受她的這片好心。

9月底,開始收穫稻花魚,魚苗當初是她花二百文買的近三百尾魚,但是真正捉上來也才二百二十尾,可見這期間還是丟了不少,細想也正常,稻田距離這麼近,他們能看一個白天,晚上看不住,誰下去摸兩條打打牙祭,你也不知道啊!

魚的個頭不算小,每條大的有兩斤左右,小的一斤多,這二百二十尾魚,她按照當初幫工的辛苦程度,分出去了一百三四十尾,挑大的分出去,剩下的一斤多的小魚,她則教孩子們將它們做成了醃魚。

正好辣椒產量不少,將剁椒和魚融為一體進行醃製,冬天可就多了不少的不同口味的下酒菜。

因為除了剁椒魚,還有臘魚、煙熏魚、豆豉魚等等,只要有原材料,申晴就能做出來,絕對保證食材不會浪費,而在此之前,她烤製的那些陶罐,也都派上了大用場。

魚撈出來之後,等地裡面的水位下降,就開始下稻田收割了。

收割的時候,在林森的召集下,請來了不少單身漢過來幫忙,有了他們的幫忙,六畝地倒是沒浪費太久的時間,就將所有莊稼都收回了家。

不過六畝地聽著不少,但是畝產卻連二百斤都不到,也就說是,六畝地,最終的產量,也不過一千斤,這個產量把她驚到了,細心呵護這麼久,怎麼可能連二百斤都不到?

但是林森卻覺得她稻田養魚鴨出了效果,「彆氣餒了,別的地方畝產也不過1.39石,甚至更少,你這相當於1.6石了,已經算是高產了。」

古代的糧種因為沒有進行後天培育,畝產低她有接受的準備,但沒想到低到這個程度。

好在稻穀的質量還能夠接受,不說粒粒飽滿吧,起碼空殼的情況少很多。

最終這一千斤的稻穀分出去了六成,連同種子他們一共就留了不到四百斤。

林森本想多分一些給他們的,但申晴不願意佔那個便宜,還按照當初幹活的人,進行了合理的分配,大家都被她這波操作驚到了,誰也沒想到,她幹活竟然細緻到了這個地步,從當初的魚到現在的稻穀,只要是幫忙的,她一個沒落下,這讓先前試圖矇混過關的人,臉紅啊!

不過今年分出去,明年肯定人家自己就收了。

他們稻田雖然不是緊挨著溪流的,畢竟他們來的比他們早,臨水的地段早就被人佔走了,但因為他們造了水車,引流的方向自然也傾向於她這六畝水田,往後他們要種稻穀,只怕還要輪流用這個水車呢!

申晴沒有想那麼細發,總歸收穫了四百斤的稻穀,大家都很高興,除了稻穀,還有那麼多的稻禾,留下來的乾禾全都拉回了他們的家,用申晴的話來說,這些禾苗杆子還有大用處呢,不能隨意的丟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