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的意呆利》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千九百一十年
1910年的世界處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雖然歐洲上空的硝煙開始瀰漫,但這並不影響目前的安寧。

要說在這安寧的世界中,能有什麼事情比較引人關注,那麼今年大英帝國君主愛德華七世去世的消息。這位在位僅九年的英國國王於1910年5月6日在白金漢宮過世,死因是肺炎。

這位愛德華七世以風流成性而聞名,其父親阿爾伯特親王就是因為他的風流韻事,急急忙忙從倫敦往返了劍橋一趟,兩個星期之後因傷寒病去世。

而受到父親去世的影響,其母親維多利亞女王一直不準他過問政治或宗室事務。直到他近50歲時,才開始參與到其中。可想而知,維多利亞女王有多生氣自己這個兒子。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這位愛德華七世君主,除了風流成性之外,在政治上還是有很多建樹。例如在位期間大力恢復因女王長期孀居而顯得黯淡的英國君主制度,另外其在1903年對巴黎的訪問,成為兩國簽訂「英法協約」奠定了基礎。

不管怎麼樣,作為世界頭號強國,大英帝國的君主過世以及新君即位,那必然是及其的盛大隆重。

而愛德華七世的葬禮那也是各國君主齊聚,有九位君主、五位王儲、七位皇后、四十多為皇室成員參加了其葬禮,尤其是那張著名的九位君主齊聚照片,就是在該葬禮前拍攝的。

對於這場各國政要參加的世紀豪華葬禮,義大利這邊也派出了以外交大臣巴科納為首的代表團參加,並沒有派出皇室成員或者君主前往。原因很簡單,因為薩伏伊家族並沒有與英國王室聯姻,另外兩國關係現在有些微妙,所以沒必要派出那麼高規格的代表團。

而除了英皇的接替之外,在葡萄牙爆發了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革命開始於海軍船隻。在共和黨的鼓動下,一個叫桑托斯的人率領兩艘巡洋艦公然叛亂,向王宮進行炮擊,陸軍也拒絕執行國王曼努埃爾要求鎮壓的命令,反而與海軍形成聯合之勢。

曼努埃爾此時正在和前來訪問的巴西總統悠閑地打著橋牌,在得知革命爆發的消息之後,知道大勢已去,不能久留了。於是顧不得牌局還沒玩完,趕緊從海港坐船奔往英國。

裡斯本城市內受共和思想的士兵也不甘示弱,趁此機會逮捕了他們尚在酣睡的軍官,迅速控制了可能干擾革命的軍隊,並把武器分發給城市裡渴望變革的民眾。

一切都太容易了,

共和黨人發現,他們這麼快就接管了一個國家。於是迅速巡街,保護民眾的私有財產,並抑製所有無政府主義傾向的苗頭。

隨後特奧菲洛·布拉加被推舉為總統,新的政府迅速在政治、經濟、外交政策等方面進行改革。

而前來訪問的巴西總統,戲劇性地見證了葡萄牙君主制度的倉皇謝幕,昨天還和君主打橋牌,第二天天就變了,共和的陽光灑在葡萄牙的大地上。

葡萄牙的革命,簡直如同兒戲一般。與另一場革命相比簡直太小兒科,這場革命就是墨西哥革命。

在今年,墨西哥又一次舉行總統選舉。總統迪亞斯一直都是人民「愛戴」的對象,在30餘年間一直統治著該國,墨西哥在其的統治下經濟嚴重混亂,人民更是苦不堪言。另外墨西哥的選舉也是相當民主,因為迪亞斯總是在未經過選舉的情況下,宣布自己再次連任,目前其已經連任6屆總統了。

關鍵是迪亞斯老爺子不只是自己想為墨西哥發電,還想家族一直為墨西哥發電。這種為墨西拿奉獻的精神,讓民眾不滿了。

其中自由派的馬德羅就提出反對獨裁、保護民族工業和建立憲政國家等綱領,其很得到人民支持。

隨後迪亞斯就將馬德羅關了小黑屋,於7月舉行了一個假選舉,宣布自己獲勝。至於被關小黑屋的馬德羅,則在大選結束後獲釋。

被總統閣下如此對待,這位老哥也怒了,於10月3日在得克薩斯聖安東尼奧發表「聖路易斯彼托西計劃」。要求迪亞斯辭職,分配土地和改革選舉制度,號召人民武裝起義。

於是在其的帶動下,革命席捲了墨西哥全國。在北方,奧羅斯科和比利亞率領農民軍襲擊政府軍隊,在南方,薩巴塔領導農民進行武裝鬥爭。

現在墨西哥打的非常熱鬧,而此時其熱心的鄰居美國自然不會安生。對於墨西哥,美國一直都是十分的警惕,因為美國需要將其控制在手。

在迪亞斯政府統治期間,美國就向墨西哥輸出了大量的資本和技術。雖然迪亞斯時期,墨西哥的經濟發展較快,工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迪亞斯統治時期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美國單方面輸出經濟,而非獨立自主的基礎上的。所以在經濟上,墨西哥已經逐漸被美國所掌控。

至於現在爆發的革命,美國自然也是密切關注,只要有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山姆大叔就會讓墨西哥大草帽知道,自己鄰居的諸多好處。

雖然有兩個國家在鬧革命,但是其在國際上的地位都不高,所以說一句天下太平也不為過。

而在這種無災無害的情況下,義大利經濟發展很是迅速。

目前義大利經濟主要依靠造船業、汽車製造業、電力行業、軍工業等帶動。

以汽車製造業來說,光是整車製造業義大利就擁有19.7萬人,關聯產業人數更是突破百萬大關。而在今年,義大利汽車製造業總規模突破20億裡拉大關,達到了21.1億裡拉的規模。其中汽車以及零部件出口,佔據出口總額的15.1%。

雖然目前各國都有自己的汽車製造廠,但是先發以及大規模生產優勢,讓義大利汽車在各國中佔據過半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最講究經濟效益的卡車行業,義大利卡車更是佔據歐洲八成的銷售量。

卡車能銷售這麼高,更多是因為義大利汽車企業入行最早,以菲亞特為例,其每年用在卡車技術的研發,每年經費就高達上千萬裡拉。

這哪是其他汽車製造商能拿的出來的,所以菲亞特成為最大卡車製造商也是情理之中。

義大利的支柱產業,除了汽車製造,造船業也是在蓬勃發展。

低廉的人工費用,以及不斷研發的新技術,讓義大利造船業在世界造船業所佔據的份額也是越來越大。目前義大利造船業所擁有的訂單的排水量,佔據全球造船業訂單總排水量的18.9%,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除了造船訂單眾多之外,義大利在關聯技術上,也是推陳出新。目前義大利最厲害的技術,就是集裝箱以及其配套設施設備。這是在某位高人的指點下,義大利研發的技術。

沒錯就是海運大殺器集裝箱,集裝箱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首先是可長期反覆使用。另外不用因為中途移動或者裝卸,有效避免貨物損失。還可以快速裝載和卸載,而且貨物裝滿和卸空很方便。其次規格標準選擇多,在港口和船上可以層疊擺放,節省大量空間。

更重要是集裝箱在效率上是其他裝載方式說不能比擬的,不管是在換裝效率還是經濟效率。

所以該技術一經推出,立刻引得各國效仿,大家紛紛對碼頭、車站、船舶等工具進行升級,力圖契合集裝箱的使用。

而在這其中,作為集裝箱使用的推廣者,義大利在各國推廣的集裝箱技術也賺了個盆滿缽滿。使用集裝箱畢竟需要各種設施設備,而目前最好使用集裝箱的設施設備基本都是義大利生產的。

其實集裝箱非常簡單,主要是思路問題。畢竟這不過是個大的鐵皮箱,更多是管理角度考慮。

而除了這兩項支柱產業之外,義大利電力行業同樣沒落下。目前電力運輸以及生產設備製造商中,西屋電氣公司佔據的比例不小。而且除了這些之外,什麼生產生活的電器,西屋也是研發了一大堆,目前正在各國推廣中。

當然義大利不只是有西屋電氣,什麼艾麗卡、德龍、泰斯等電氣公司在世界上都比較有名氣,當然義大利最大最重要的還是西屋電氣。

軍工就不用多說了,目前各國不斷的擴軍備戰,義大利當然也沒落下。都靈兵工廠、伯萊塔武器公司、威尼斯海軍造船廠等為義大利的擴軍提供了足夠的支持。

畢竟擴軍需要使用到的槍支彈藥火炮戰艦等,都能從上述公司中建造。

當然上述公司除了為義大利軍方生產各種武器之外,同樣也接受來自國外的訂單。這些年義大利軍隊的表現,讓缺少自行生產各國乃至各勢力都看在眼中,而為了讓各公司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義大利政府也是積極向各國推銷自己的武器。例如遠東的清國就沒少採購,什麼槍支彈藥、火炮、戰艦等,義大利都有不小的份額。

另外在巴爾幹、南美洲、中東、非洲義大利生產的武器也是隨處可見。

除了上述產業之外,義大利在石化產業上同樣不容小視。目前義大利是歐洲最大石油出口國,來自利比亞身的石油源源不斷提供給歐洲各國使用。而憑藉著自身石油的優勢,義大利在石油化工上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各種原油、成品油以及其化工產品,成為義大利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每年為義大利帶來不菲的利潤。

除了這些支柱產業之外,鋼鐵業、紡織業、採礦業等各類工業,同樣在支柱產業的帶動下,有著不俗的表現。

目前義大利擁有各種產業工人共計800餘萬人,佔據總人口的18.7%。

沒錯目前義大利國內總人口達到了4300萬人,受益於這些年工業的大發展,再加上義大利文化的影響,讓具有生育願意的人不低,而這也導致義大利這些年人口的增長一直不低。

目前義大利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在2%上下徘徊。對於人口的增多,讓義大利政府具有不小的壓力。

當然這也側面證明了義大利經濟的增長帶動了民眾逐漸富裕,要不然自己都吃不飽飯誰生孩子。

而圍繞人口的自然增長,義大利這些年教育、醫療及食品等相關產業發展同樣不慢。

而這些產業除了自身的發展之外,來自政府層面的支持也不小。

這些年,義大利經濟的發展讓政府財政收入達到了新高,根據財政部的估算,今年義大利財政收入達到了31.2以裡拉的新高。國民生產總值更是達到了304億裡拉的規模。已經非常接近法俄的水平,遠高於奧匈。窮人列強這個稱號,誰也不能戴在義大利頭上。

而隨著義大利的經濟形勢大好,其在三國同盟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德國很多方面都需要詢問義大利人的意見。

這也是國力上升帶來的好處,當然除了好處之外,也有壞處,例如英法俄三國就對於義大利國力的增長,有著強烈的不安。尤其是法國,已經在兩國邊境構築了不少工事。目前巴黎又通過了一項財政支出方案,用於增加其在阿爾卑斯山邊境的工事構築。

同樣,英國海軍也為其地中海艦隊增強了實力,其新造的四艘巨象級戰列艦分配了兩艘到地中海艦隊。

目前英國地中海艦隊擁有6艘無畏艦,其在各艦隊中實力穩居第二,僅次於針對德國的本土艦隊。

至於俄國因為距離較遠的關係,倒是沒有多少針對義大利的手段,但是在其與德奧接壤的西面,其龐大的陸軍優勢,足矣讓兩國不敢忽視其的存在。

而對於英法的緊張情緒,義大利這邊一面派出外交官向兩國釋放善意,另一方面加快戰艦的建造工作。目前加富爾級四號艦已經開工,除此之外,米蘭級的二號艦同樣在本年度開工。

義大利的做法,讓地中海局勢同樣緊張起來。

此時一個不相鄰國家的摻合,讓地中海變得更加危險,也讓歐洲各國如臨大敵。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