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第144章 互市和緝私
林丹汗的理智其實並不出乎意料,畢竟在草原上生活本就不容易,如果因為他一時激憤做出錯誤的決定,搞不好連王帳都得給人端了!

但這個惱人的春天也不都是壞消息,因為大明竟然開放互市了,而且大明的文告明確的羅列了可以交換的物品,除了一直有的粗布、粗瓷、茶葉、鹽巴之外,竟然還有糧食和鐵器!

這可以說是破天荒的頭一回,讓所有得知這個消息的草原部落,在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心裡更是升起了一絲戒備,甚至有傳言這是明朝的陰謀,就是把人騙過去,然後全部殺死!

只可惜世間的事情經常是嘴上說不要,但身體卻很誠實,儘管可怕的傳言在草原上四處散播,可前往大同、固原互市的部落卻絡繹不絕!

當那些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真的用牛、馬、羊、皮毛換回了布匹、瓷器、茶葉、鐵鍋時,一種莫名的躁動迅速在草原上瀰漫!

各部落對於互市的態度也大為轉變,頭人們開始積極組織人手,帶著自己部落出產的皮貨、牛羊、馬匹,來到互市換回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後,頭人們覺得自己應該獲得更精美的東西,比如說那些漢人商販身上穿的絲綢,他們使用的光潔如玉的瓷器,以及一種極其珍奇,能清晰的把人照出來的鏡子!

可是在頭人們提出這種要求時,卻遭到了嚴厲的拒絕,這種拒絕完全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甚至有些頭人還打算動武威脅,但很快那些敢打互市主意的人,頭顱就高高懸掛在了互市的門口!

按照明人的說法,互市是當今萬歲可憐草原百姓衣食無著才開辦的,但凡有敢對互市不利者,就是違背了當今萬歲的旨意,都是要割掉腦袋的!

對此,蒙古頭人們當然是憤憤不平,他們是林丹汗的子民,是長生天庇佑下的草原雄鷹,憑什麼要去聽漢人皇帝的話?

可是漢人皇帝的話可以不聽,但漢人手中的屠刀卻不能視而不見,在數次武力威脅都被漢人毫不猶豫地圍剿之後,再也沒人提什麼漢人就是羔羊,他們手中的貨物隨手就能拿回來的屁話了!

當然在互市進行的如火如荼時,一些常年行走草原的商隊,並沒有因為互市開放而停下了自己的腳步,他們依然鍥而不捨地帶著車隊,穿過茫茫草原,向著更遠的北方和遼東而去!

不過與往年不同,九邊各地巡查走私越來越嚴厲了,以往只要打發幾個小錢兒,就能趕著百十輛大車堂而皇之的通過寨堡!

可今年卻不一樣了,所有的邊牆寨堡嚴的如果銅牆鐵壁不說,不管是誰家的商隊都別想大大方方的過去,就算偷偷出了邊牆,搞不好也會遇到巡邏的明軍騎兵!

這些明軍騎兵除了原本明軍將領的親兵之外,總要有一支穿著青色布甲的憲兵跟著,甚至各鎮總兵官都下了死令,沒有憲兵跟著,任何人不得出邊牆巡查!

雖然所有人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或許是因為有憲兵跟著,這些兵痞一改應付差事,撈好處的態度,只要遇到走私的商隊,就會如餓狼般跟上來。

商隊侍衛們也都是無法無天的亡命之徒,否則也不會冒著掉腦袋的風險乾這個買賣,所以他們發現事情不對,就立即衝上去拚命!

很可惜,商隊的侍衛再怎麼兇悍,也只是烏合之眾,遇到真心拚命的官軍,他們並沒有什麼勝算,往往幾個回合就被打的落花流水!

直到這個時候,私商和侍衛才發現,平日裡唯唯諾諾,只知道貪小便宜的官軍,手底下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至少對付他們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讓官軍和私商很奇怪的是,每次抓到走私商隊,那些憲兵就會把商隊裡的人單獨過一遍篩子,雖然他們只是問姓名、籍貫、幹什麼的這些屁話,但最後的結果卻大有不同!

有時候那些憲兵會跟商隊主事私下聊聊,然後接過一包二三百兩的銀子,揮揮手把那些私商放走,當然銀子算是戰利品,都是大家一起分的!

可有時候那幫憲兵卻露出猙獰的冷笑,把那些私商連同貨物全部押送回去,但凡有敢反抗的,都會被這幫閻王直接砍了!

至於貨物和私商那就更好處置了,全部統一上交折價換成白花花的銀子,至於軍功什麼都的也都跑不了,很多狠辣敢拚命的老兵,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某老兵一個月賺上千兩銀子的傳說!

只是這些官兵不知道,那些被放走的商隊裡,必定是在被盤問時,有人隱蔽地打出幾個奇怪的手勢,那些憲兵只要見到這個手勢便會放行,反之則是毫不手軟地拿下!

那些被放走的商隊,不是奔著遼東而去,就是滿載著絲綢、精瓷、玻璃器皿等奢侈品,奔嚮往草原深處,用這些並不實用的東西,換回數不清的牛羊、馬匹!

隨著九邊各鎮緝私力度的加大,以及互市貿易的展開,九邊各鎮的官兵發現,他們的糧餉再也不會拖欠了,甚至連之前欠下的都如數補了回來!

這讓吃夠了苦頭的官兵們有種身處天堂的不可思議之感,但事情再怎麼不可思議,手裡白花花,沉甸甸的銀子是做不了假的!

以往大頭兵們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的模樣,不管是操練還是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可現在這幫傢夥腦袋也揚起來了,胸脯也挺起來了!

但是也有讓人受不了的地方,那就是操練的力度越來越大,以前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也不見得操練一會,現在卻是三日一小操,五日一大操,每旬還要大會操!

不過看在銀子和肉的面子上這些都能忍,可那幫穿著青色布甲的憲兵,卻一個個跟閻王一樣,不管是誰只要犯了軍規被他們抓到,都是毫不留情地處置!

九邊各鎮都傳出這樣的故事,某副將的小舅子,或者某參將的連橋,因為違反軍規被憲兵逮個正著,結果誰說情都不好使,被直接砍了腦袋!

這樣的故事雖然大多不真實,卻讓九邊各鎮的官兵,人人都感到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讓九鎮的官兵,逐漸從鬆散變得整肅,戰鬥力自然也迅速提升!

作為九邊提督的熊廷弼,對於這樣的變化,自然是樂見其成,他在給朱由校的奏摺裡有這樣一句話:憲兵散佈於軍中,上下皆感威壓,故軍紀整肅,敢以身試法者,萬中無一!

對於能快速改變九鎮官軍的風氣,朱由校還是非常滿意的,當然朱由校也不認為是他王霸之氣一震,就令九鎮官軍整肅一新!

其中起到最大作用的還是銀子,在這個時代,沒有銀子還瞎怎哄,那絕對是取死之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