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第66章 三問如雷
方從哲雖然也琢磨不透小皇帝的心思,但這時他作為內閣首輔,不得不試探著問道:「不知陛下剛剛下的旨意有何深意?」

朱由校沉吟片刻,才說道:「自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我中華便陷入了一個死結,諸位都是飽學之士,可記得自漢以後有哪個朝代超過了三百年?」

方從哲、劉一燝、徐光啟一聽這話,汗毛都炸起來了,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小皇帝要對儒家開刀,如果是那樣的話,可實在是太可怕了!

方從哲連忙說道:「陛下,儒家尊禮法,重綱常,乃是治國之根本,陛下萬萬不可有棄儒的心思啊!」

朱由校聞言一笑,說道:「儒家已經獨霸中華千餘年了,那不是朕想棄就能棄的,何況儒家的思想朕也是認同的,只不過自宋以後儒家便陷入了自我封閉的狀態,不再重視思想上的發展,而是一門心思鑽進了禮教的死胡同,這肯定是不對的,好在我大明有陽明先生創出心學一脈,倒是對儒家學說做了一個極為有力的補充,可是朕認為一個陽明先生太少了,大明應該出更多陽明先生這樣的人!」

方從哲見朱由校沒有摒棄儒家的意思,總算是放了心,笑著說道:「自亞聖出世以來,千餘年間只有大宋出了一位朱夫子,我大明能再出一位陽明先生,已經是文化鼎盛之兆了,若陛下再想出一位陽明先生怕是奢望了!」

朱由校不屑地冷哼一聲道:「朱熹不過一介腐儒,他之所以成功無非是揣摩透了帝王的心思,把儒家的倫理綱常無限放大,弄了一個華而不實的理學,殊不知他這一弄雖然帝王家滿意了,但卻給整個中華民族和儒家學說埋下了禍根,有朝一日中華淪喪,儒家覆滅,朱熹老賊便是罪魁禍首!」

方從哲、劉一燝、徐光啟都是儒學大家,承襲的也是程朱理學,聽朱由校對朱熹的評價如此惡劣不禁有些愕然,不過明朝時的學術風氣還是比較開明的,否則也不會有王陽明創心學一說了!

所以方、劉、徐三人雖然心中不服,但卻沒有太激烈的想法,尤其是方從哲和劉一燝,他們在朱由校手底下吃過不少虧,要說心裏面毫無芥蒂那是不可能的!

可是朱由校登基在政務上表現出來強勢手段,讓他們根本沒有反擊的餘地,本來想要在學問上給朱由校一個教訓,可是朱由校登基以來,從來沒開過經筵,他們就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了!

這次朱由校自己把話題引到了學問上,而且對程朱理學表現出了不屑一顧的態度,這讓方、劉二人忍不住眼前一亮,總算是等到給這個小皇帝點兒顏色看的時候了!

方從哲當下整肅衣冠,正色道:「陛下,要安定天下,必定以綱常為準,否則天下人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

劉一燝也跟著說道:「陛下,綱常倫理乃是大道,如果沒了綱常,也沒了倫理,人與禽獸有什麼區別呢?」

朱由校一看兩老頭兒來勁了,撇著嘴角一笑道:「二位閣老說的極是,天下人無論帝王、官員、百姓,都要遵從自己的本分,這樣天下才能安穩,否則帝王荒淫無度,官員貪得無厭,百姓奸詐無信,那樣的天下不亂豈不沒了天理?」

方從哲一愣問道:「既然如此,陛下為什麼對理學綱常倫理之說不屑一顧?」

朱由校正色道:「一種學說不管是指引世人,還是教化世人,首先要持此學說之人能自己做到,就好比佛家講不殺生不吃肉,和尚必定是不能殺生吃肉的,道家講清凈無為,道士就必定遠離聲色犬馬之地,居於深山靜修,否則那必定是假和尚、假道士,可偏偏理學拿出一些連創造者本人都做不到的準則,要求世人去做,這樣的學說如果不是深諳帝王想要禁錮百姓的心思的想法,從而被帝王推崇,又被文人上行下效,怕是根本沒有人會去理會!」

朱由校這番話一出,不但方從哲、劉一燝、徐光啟臉色尷尬了,就連張維賢也忍不住偷笑了起來,當年朱熹搞出「存天理去人慾」的理學,自己卻是天理沒存住,人慾也沒去掉,這是理學的一大痛處,所以一般不會被人提起!

方、劉、徐三人聽朱由校說到這個痛處,頓時尷尬的老臉發燙,但劉一燝還是堅持道:「陛下理學就算有萬般不是,但理學穩固江山社稷的作用卻是不容抹殺的,陛下若要江山穩固,理學就必定要發揚下去!」

面對這種道統之爭,劉一燝也顧不得許多了,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雖然沒有引經據典,但卻說到了節骨眼兒上,只不過劉一燝對朱由校說話的語氣和用詞,把徐光啟給嚇了一跳!

徐光啟畢竟是剛剛進京為官,還不知道朱由校的脾氣,所以心裏還是以往那些君臣奏對的條條框框,卻不知道現在京中這幫大佬,已經不知不覺間被朱由校帶的大膽了許多!

可是還沒等徐光啟回過神來,就聽朱由校說道:「請問劉閣老,若是天下大災,百姓食不果腹,理學可否讓百姓安守家門甘當餓殍?請問劉閣老,蠻夷兇悍侵我疆域掠我百姓,理學可否讓蠻夷放下手中屠刀?請問劉閣老,百官慾壑難填,侵奪百姓坑害國家,理學可否讓他們清廉如水,一心為國為民?」

朱由校這三個問題如同三聲炸雷,將方從哲、劉一燝、徐光啟轟了個外焦裡嫩,他們作為飽讀詩書的大儒,很理所當然地認為儒家學說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可朱由校這三個問題,讓他們忽然發現儒學似乎也不是萬能的!

方從哲深吸了口氣,有些艱難地躬身問道:「陛下難道真的要……要摒棄儒學?」

朱由校見火候差不多了,將語氣放緩道:「方閣老此言差矣,朕不是說了嗎,儒家已經在中華大地立足數千年,儒學的思想精髓已經根植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朕怎麼可能摒棄儒學呢?」

方從哲見朱由校如此說,心裏不禁猛的一松,他是真怕面前這位小皇帝直接剷除了儒學,那樣一來就算是他,也不可能再站在小皇帝一邊了,因為那不再是政見不同,而是道統之爭,是要用無數人頭和鮮血做了斷的!

不過方從哲還是很奇怪,這個小皇帝將儒學貶的一無是處,可又聲言不會改變儒學現在的地位,那他到底要幹什麼呢?

懷著這樣的疑問,方從哲略帶遲疑地問道:「陛下,恕老臣鬥膽,敢問陛下到底要怎樣對待儒學?」

朱由校滿臉笑意地說道:「朕要做的是改良儒學,在理學和心學之外另立一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