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第82章 近衛軍和皇莊(下)
在這場大規模清理行動中,除了個別不開眼,敢於反抗的傢夥,被老兵們宰了之外,剩下的四百多被認定為遊手好閒的地痞無賴,全都乖乖的束手就擒!

對於這些人,朱由校沒有簡單的一放了之,或者一殺了之,而是讓老兵押著他們修路,以京城為中心,通往各個皇莊的道路都要他們來修整!

這絕對是一個艱苦卓絕的任務,區區四百多人,要將這樣大的工程完成,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一樣的事情,不過順天府尹吳炳瑞,卻從中看到了另外一條出路!

這位吳大人立即給朱由校上了一個關於如何處置犯人的摺子,在這個摺子裏,吳炳瑞陳述定罪的犯人不管是流放還是徒刑,都是平白消耗銀錢的得不償失之舉!

為了避免這樣不必要的浪費,吳炳瑞請朱由校廢棄流刑保留徒刑,並且讓所有服刑的犯人,以勞作來贖自己的罪孽!

朱由校看到這個摺子之後,心裏不禁暗嘆,自己一天想東想西的,卻沒注意到這些小事,對犯人進行勞動改造,自然是好事兒,於是大筆一揮,讓吳炳瑞自己先在順天府試行一番再說!

通過這件事還讓朱由校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大明不能搜羅大量奴隸,從事艱苦危險的工作,從而減輕大明百姓的負擔,讓他們能夠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呢?

想到這一點,朱由校又給英國公張維賢下了一道密旨,允許邊軍用外族奴隸換取軍功!

對此張維賢嚇得差點兒厥過去,可他還是將這件事以私人的渠道,傳遞給了剛剛上任的熊廷弼,至於熊廷弼怎麼做他就不去管了。

朱由校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西方之所以能在大航海之後,得到飛速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是,那幫歐羅巴的野蠻人通過海上冒險,解決了吃飯和勞動力短缺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土豆、玉米、地瓜這樣的高產作物,被探險家們從美洲大陸帶到貧瘠的歐洲,讓歐洲土老帽們擺脫了飢餓的困擾,促使他們能夠用更多的土地去生產工業原料!

就在現在這個時候,遙遠的英格蘭已經開始了羊吃人的圈地運動,大量的農民被貴族老爺們趕出了土地,而那些原本出產糧食的土地卻成了放羊的牧場,為貴族老爺產出可以賺取大筆財富的羊毛!

難道那些英格蘭的貴族老爺不需要糧食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英格蘭的貴族老爺們之所以敢這麼乾,是因為高產作物可以用很少的土地,滿足英格蘭的糧食需要,這樣節省下來的土地自然就可以用來生產原料了!

而這種現象,將在未來幾十年裏,在整個歐洲迅速發展,以至於小小的歐洲,成了世界最重要的羊毛產地,可是在這個時期,歐洲卻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飢荒!

與此同時人口不是很多的歐洲人開始殖民全世界,他們之所以能夠以少量的人口,佔領並開發那麼多土地,其根本原因就是使用奴隸!

這些自詡文明的白種人,在全世界屠殺、奴役那些技術落後的民族,用火槍和刺刀逼迫他們貢獻自己的財富、土地和自由。同時歐洲開始有更多的人從事技術、科學、軍事這樣的高端工作,而海量的奴隸則從事建造、放牧、耕種這樣的低端勞動!

也正是因為高產的作物和數量龐大的底層奴隸,支持了歐洲的迅速發展,讓歐洲在短短三百年時間,走完了世界其他文明幾千年都沒走完的發展道路!

在後世很多人都說,大明後期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還有人揚言如果不是滿清入關,中斷了大明的發展,中國勢必會先於歐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只不過這些人實在太理想化了,不說在中國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重農抑商的思想,就是當時大明的人口和土地產出,也無法支撐大明走向資本主義,因為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當富庶的南方因為外貿的需求,大量種植桑麻之後,導致糧食產量下降,無法供給貧瘠的北方,所以在天災來臨之際,大明朝廷根本拿不出多餘的糧食救濟北方災民,從而導致了整個大明朝的崩潰!

可以說同樣是原料作物與糧食作物爭奪土地,但歐洲因為有了高產作物,保證了歐洲人的吃飯問題,從而讓歐洲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使歐羅巴的野蠻人,在此後的三百年裏,成為正世界的主宰和蛀蟲!

而大明卻因為無法保證百姓糧食供給,走向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不但因為飢荒和瘟疫,損失了大批寶貴的人力資源,還讓滿清這個半農奴製落後文明統治了二百六十八年。

正是這二百六十八年,讓整個中華文明,失去了參與分割全世界的機會,也正是這二百六十八年,讓後世的中國陷入了整整一百年的亂世。

國土淪喪、百姓罹難,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為祖國與民族的生存慷慨赴死,傳承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險些斷絕,即便中華民族熬過了這一半年,也用來整整大半個世紀,才勉強找回了自己曾經的地位和自信!

在原本的歷史中,大明沒人知道這些,因此擁有五千年文明,在經濟與技術都處於世界頂端的大明,會因為人口增加,土地兼並,氣候變遷等問題土崩瓦解。

朱由校相信,大明的百姓是世界上最聰明、最勤勞、最勇敢的人!

他們不應該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是應該過上富足無憂的生活。

他們也不該顛沛流離,為了能苟延殘喘,盲目的殺人或者被殺,而是應該成為全世界人都畏懼和尊敬的勇士。

而這一切的基礎,就在於能不能用更少的土地,將大明一億人口的肚子填飽,只要做到這一點,朱由校相信大明的潛力將會是無限的!

高產作物朱由校已經派人去找了,大航海不但讓歐洲得到了好處,其實讓中國也得到了不少好處,至少遠在美洲的高產作物,這時候應該已經出現在了大明的境內!

朱由校已經開始幻想,當土豆、玉米、地瓜這樣的作物被找來,然後經過皇莊大規模培植,最終成為大明主要糧食作物時,大明最大的隱患就能夠得到解決,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無論想怎麼發展,都不會遇到任何困難!

因此朱由校對於皇莊的重視其實不比近衛軍少,甚至朱由校對於皇莊的構想比之近衛軍還要更加複雜,只不過現在才是開頭,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成!

時間在忙碌之中過得本就極快,十二月二十二,這個文官矚目了日子很快就到了。

這一天雖然不是大朝會,但基本上在京的官員都跑到午門來候著了,因為這畢竟是新皇登基以來第一次經筵,而且還不限制參加經筵官員的品階,因此受到了所有在京文官的重視!

當朝會結束,武勛們告退之後,所有文官都如同打了雞血般翹首以待!

朱由校也沒讓他們失望,直接傳旨擺駕文華殿,並命英國公張維賢,首輔方從哲、次輔劉一燝同知經筵事!

一眾文官這才鬆了口氣,規規矩矩地接了旨意,往文華殿而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