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鐵血皇朝之天啟大明》第117章 銀子還得老子掏
張維賢見方從哲竟然如此耍賴,他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沖著朱由校一抱拳道:「陛下,邊關將士捨生忘死打了一場勝仗,如果朝廷沒有任何賞賜,必定會寒了將士的心,到時候邊關軍心不穩,再有韃子扣邊,怕是邊關難以收拾,請陛下為邊關將士做主!」

方從哲也不甘示弱地說道:「陛下,朝廷實在拿不出銀子犒賞三軍,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讓兵部先安撫軍心,等朝廷寬裕了,再將犒賞補上!」

張維賢怒視張維賢道:「方閣老,朝廷什麼時候寬裕過?你這麼說豈不是說,大同鎮這場勝仗白打了?」

方從哲兩手一攤道:「邊鎮將士雖然辛苦,但也都是世受國恩,老國公應該跟他們說說,要以大局為重,不要總看著那幾兩銀子!」

張維賢此時已經出離了憤怒,跳著腳的吼道:「你放屁,當兵吃糧,天經地義,現在軍餉糧草朝廷解決不了,打了勝仗朝廷又沒有犒賞,難不成指望邊關的將士,餓著肚子,兩手空空去跟韃子拚命?」

方從哲沒因為張維賢報了粗口而生氣,反而一臉無奈地地道:「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邊關將士怎說也比匹夫強,抗敵禦辱乃是分內之事,難不成沒了銀子,他們就不打仗了?」

張維賢怒極反笑道:「方閣老不愧是飽讀詩書,道理說的一套一套的,還請方閣老去跟那些大頭兵說這些大道理,老夫是萬萬沒有這個臉皮,更沒這個膽子!」

朱由校坐在龍椅上,看這方從哲和張維賢打嘴仗,心裏卻是樂開了花,這才有些做事的樣子嗎?

哪像以前,一個個跟撞鐘的和尚一樣,只要不涉及自己家的利益,都站在那兒當活死人,你看現在多好,為了軍國大事,兩個六十來歲的老頭子,掐的熱火朝天的!

只是方從哲和張維賢掐的再熱鬧,可事情最後都會落在朱由校這個皇帝頭上!

當兩個老頭兒掐的氣喘籲籲,卻誰也說不過誰,最後一起看向朱由校的時候,朱由校就知道今天這場大戲算是落幕了!

「咳!」朱由校習慣性的輕咳了一聲,看向張維賢問道:「老國公,此次大同鎮的將士需要多少銀子犒賞?」

張維賢抱拳施禮道:「啟稟陛下,按慣例大勝之後參戰將士就要犒賞雙餉雙俸,有功的將士還要有額外的獎賞,戰死、傷殘的將士要從優撫恤,此次大同之戰參戰官兵三千七百餘人,餉銀雙倍需要一萬三千兩,斬首三千五賞銀一萬零五百兩,俘獲五千,其中兩千需要犒賞,也是四千兩,另外救出百姓記兩千人,賞銀要兩萬兩,再加上各種撫恤,共計得需要五萬七千五百兩銀子!」

「哼!」朱由校一巴掌排在龍書案上,怒道:「堂堂大明朝廷,為了區區五萬多兩銀子,一位國公一位閣老,吵的不可開交,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臣等知罪,請陛下息怒!」見皇帝震怒,一眾文武立即請罪!

朱由校揮了揮手,不耐煩地道:「請罪!請罪!你們就知道請罪,有請罪的功夫把自己的事辦好比什麼都強!」

「臣等明白,臣等定當謹遵聖意!」文武百官又是齊聲應和,顯得老氣橫秋,死氣沉沉!

面對這樣的情景,朱由校也真是沒話說了,直接向張維賢說道:「大同鎮這一場大勝,極大地振奮了軍心,朕不但要賞還要大賞,所有參戰將士一律三倍餉銀,戰死傷殘的將士五倍撫恤,另外朕再額外拿出十萬兩銀子犒賞三軍,軍功方面也要從優,曹文詔封靖北伯,依然留任大同鎮總兵官,祖大壽加上護軍,留任遼東鎮副總兵,賀人龍加柱國將軍,任延綏鎮總兵官,韓斯文軍階提升三級,晉陞為上校軍銜,留任任九邊憲兵官,朕會補齊他一個鎮的兵力!」

方從哲見朱由校出錢了,心裏一塊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張維賢則是深施一禮道:「陛下英明,老臣代邊關將士謝陛下恩典!」

朱由校點點頭道:「這是朕應該給的,另外他們俘獲得戰俘、牛羊、馬匹,朕也會按價購買,等這些都到了京城,朕會派人去合算,銀子不會虧待了他們!」

張維賢再次拜謝道:「老臣謝陛下隆恩,邊關將士要是知道了陛下如此愛惜他們,眾將士必定會更加誓死為陛下效命!」

方從哲雖然把犒賞三軍這個鍋甩給了朱由校,但當他聽到朱由校要出錢購買戰俘、牛羊、馬匹的時候不由得一愣!

「陛下!」方從哲施禮問道:「您出資購買牛羊、馬匹,想必是要給邊關將士額外賞賜,可購買那些蒙古人有什麼用?」

朱由校理所當然地道:「當然是讓他們幹活了,咱們京城四周道路年久失修,遇有雨雪天氣常常弄得泥濘難行,如果徵召百姓修繕,不但勞民傷財,還有時間限制,可這些蒙古人不同,只要給口吃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勞作,五千蒙古俘虜,修建一條從京城到大同的官道,想來也耗費不了多少銀子!」

對於朱由校這樣的說法,方從哲立即就明白了,而且他對此也沒什麼意見,利用戰俘修建道路,這樣既不勞民傷財,活兒乾的也快,倒也是件好事!

不過方從哲沒意見,可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在文官之中其實還是很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的,只不過此事是朱由校提出的,方從哲、劉一燝也沒提出任何反對意見,這些人自然也不願意衝上去當炮灰!

朱由校見沒人說什麼了,便起身道:「既然犒賞三軍的事情解決了,今日早朝就到這裏吧!」

老王安立即喊道:「陛下有旨,退朝!」

百官立即施禮道:「恭送陛下!」

等朱由校離開了太和殿,百官才三兩成群的往外走!

周嘉謨趁著這個機會,走到方從哲身旁,語氣冰冷地說道:「方閣老今日實在太孟浪了,開海、增加商稅、官紳一體納糧,這三件事任何一件施行都會弄得天下不安,方閣老卻要一併施行,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方從哲無奈苦笑一聲道:「周大人以為本官不知道利害?」

周嘉謨一愣道:「既然方閣老知道利害,可為什麼還要出如此孟浪之言?」

方從哲沖著正得意洋洋的張維賢努了努嘴道:「文武剛剛分際,人家就打了一場百年難遇的大勝仗,可朝廷卻連區區五萬多兩的賞銀都拿不出來,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咱們文官就是一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廢物,如果本官再不在萬歲面前下點兒猛葯,萬歲會怎麼看待咱們文官?」

周嘉謨聽了這話竟然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文官管著武將的時候,邊關連年打敗仗,不是這兒告急,就是哪兒失守,可武將剛剛自主,就直接來了個大翻身,弄出了如此大勝!

可這個時候文官主政的朝廷卻拿不出銀子犒賞,這豈不是說明文官不但拉了武將的後退,連分內的那點兒事情都搞不明白嗎?

「唉!」周嘉謨沉吟半天,最後只能嘆了口氣,對方從哲一抱拳道:「即便如此,方閣老的想法也太過激進了一些,下官相信天下士民是不會贊同的,當真要施行起來,方閣老可要小心了!」

方從哲也抱拳回禮道:「多謝周大人提醒,不過為國朝興盛,本官縱是萬死也在所不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