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盜墓鬼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陽穴陰穴
??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當時的中原宗教文化,對於草原原始宗教文化的影響力,它們從最原始的原生性教派,轉變為創生性教派,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已經脫離了薩滿教這個範疇了,這已經算是一個全新的宗教模式。

當時在遼國最強大的時候,也是它們這個教派最興盛的時候,那個時候,它們擁有著眾多的教徒,只可惜,隨著遼國國力的慢慢衰落,整個宗教也隨之走下坡路。

而等到天祚帝領導的遼國,抵擋不住金國的入侵,漸漸顯出頹勢後,這個教的教主,在教裡稱之為薩滿的傢夥,他夥同手下的祭司,號召他們的教徒們,打算聯合起來,一起抵禦金兵的入侵。

只可惜,這些教徒之前都是些牧民,在那些通古斯野蠻人強悍的攻擊力下,都淪為了炮灰,幸好那個教主見勢頭不對,趕緊逃命,使得這個宗教還留了一些火種。

只不過經過了這麼一戰,整個宗教就處於快要崩潰的邊緣,大多數教徒,都響應他們教主的號召,去拜見他們平日所信仰的神了。

至此,這個宗教就一蹶不振了,而這個時候,遼國的天祚帝,根本就抵擋不住金兵入侵的腳步,一退再退,把大部分國土都拱手讓給敵人了。

這個宗教的教主,眼看整個遼國都快要滅亡了,他所領導的宗教也復興無望了,於是他按照神靈的指示,號召起剩下那些死忠的教徒,在這個地方挖掘出一個秘密的地下神殿。佰渡億下嘿、言、哥免費無彈窗觀看下已章節

他打算利用這個地下神殿來施法,召喚出他心目中的神靈,來阻止金兵的入侵,並恢復他們這個宗教往日的榮光。

這個瘋狂的計劃,動員了他們所有死忠的教徒,花費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神殿的建造。

當這個神殿建造完成以後,按照教主口中所說的「神的指示」,他把那些死忠的教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死忠教徒安排在所謂的陽穴中,而另一部分死忠教徒則安排在他所說的陰穴裡。

然後他讓這兩部分教徒集體為神靈獻身,以活埋的方式回歸自然,這樣之後,他才能做法,去召喚出他們心目中的神靈,來為他作戰。

吳澤一口氣看完了這個石碑上的記載文字,碑上所講的大概意思就是這樣的,這裡面的內容讓他深深的震撼了,對於這些狂熱的宗教信徒,能夠為宗教毫不猶豫的獻身,他總是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的。

按照吳澤自己的理解,那個所謂的陽穴,就是之前那個馬副團長的手下,挖到的那一整個山洞骷髏的地方,也就是吳澤他們大戰骷髏王的那個洞穴,而另一個叫陰穴的地方,應該就是從地底下冒出無數殭屍的那個大廳。

按照風水學來說,這裡本身就是屬於極陰之地,再加上這一陰一陽的兩個活人坑,從而構成了這個詛咒之地的主體,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後,這裡就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怕的詛咒之地了。

那個教主最終有沒有召喚出他們的神靈,來為他作戰,這個石碑上沒有記載了,最後的結果也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遼國還是在這個神殿建成的第二年,也就是在1125年,被來自通古斯的野蠻人,給徹底的滅亡了。

同遼國一起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還有這個石碑上所記載的這個宗教,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宗教,通通都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

不管怎麼著,這些為了宗教而自動獻身的教徒,他們的命運,總是讓人為之一嘆,吳澤三人對此唏噓不已。

也難怪這裡漸漸的成為了詛咒之地,單單這些為宗教而死去的教徒們,他們不屈的靈魂力量,就足以改變這裡的風水格局。

更不用說,為了召喚神靈,他們還可能在這裡施了什麼法,這個世界,讓人難以捉摸的事情,總是那麼的多。

這個碑文也看完了,這個詛咒之地的來歷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這個地方怎麼就和那個骷髏頭的傳說,攪和到一塊了,這個問題依然是無解,也許很多問題,根本就找不到答案的吧。

看完碑文,羅胖子又繞著這個石碑轉了一圈,可惜什麼也沒有發現,只有在正反兩面雕刻有漢文和契丹文,其他再也沒有什麼標記了。

吳澤和蔣嫣也四下打量,沒發現什麼後,三個人朝這個神殿的第一個台階走去,這些台階是用石條砌成的,總共有十二階。

吳澤三人跨上這些台階,走到了神殿的第二層,只見這一層寬闊無比,整個地面都是用一種青石鋪成的,猶如一個廣場一樣,看樣子,這一層是用來給信徒們跪拜用的吧。

這寬闊的平台四周空蕩蕩的,什麼也沒有,只有在平台的正中間,堆積著一堆壘起的石頭堆,這堆石頭大約有半人多高,這就象是現代蒙古族敖包的縮小版。

所謂的敖包,這只是蒙古語的音譯詞,也稱之為「鄂博」或者「石堆」、「鼓包」什麼的,在漢語裡的意思就是「堆子」,現代所見的敖包,它大多數都是由一堆石頭堆成一座圓形實心塔。

這敖包,一直以來,都是草原遊牧民族祭拜的一個對象,就是現在,蒙古族的祭敖包,也是他們最重要的祭祀活動之一,據說這也是古薩滿教流傳下來的一種拜祭形式。

在這裡見到一個縮小版的敖包,似乎也驗證了這種傳承的確來自於古代的薩滿教。

只是吳澤他們現在所見的這個敖包,要比現代蒙古族他們的敖包要來得小,也更加精緻。

這麼一個縮小版敖包,全部都是由一種不知名的,通體白色的石頭所壘,這種石頭在吳澤三個人的手電筒的照射下,微微反射著一種柔和的光芒,顯現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

而且這個敖包,壘石頭的手法獨特,猶如工藝品般,一圈一圈,螺旋而上,脈絡清晰,錯落有致,看起來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