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醫王》第十四章 門檻太高?
決心下起來簡單,但是問題要怎麼解決?

反正強行拔高李忠、馬良等人的身份和地位這種事兒,李元嘉肯定是不會幹的,因為他不會蠢到和這個時代相抗衡。

個人的力量,無論何時都是渺小的。

但是他也不會任由這個時代淹沒這些人,因為李元嘉很清楚一個道理,那就是必須要讓韓成、馬良等人看到希望!

所以在打發了王普之後,李元嘉慢慢就有了一個主意。

只不過……

「呵呵,慢慢來吧!」

目光閃動了幾次之後,李元嘉最終還是把心頭的那股子衝動給壓了下去。因為他知道,在這個時代或許改變一些東西很容易,尤其是藉助他韓王身份的情況下。但是與此同時想要改變另一些東西卻非常的難,只能是慢慢來。

就像推廣阿拉伯數字一樣,急不得。

不過有一點他倒是真的想明白了,那就是馬良手底下的那些小傢夥,恐怕是必須要抽出來一部分去做各道的翻車工坊。至少未來的幾年時間,只能是靠著他們才行了……

……

「陛下,這……」

雙手接過了李世民遞過來的書信之後,房玄齡猶豫了一下。

不過皇帝顯然不在意,擺了擺手笑道:「無妨,愛卿儘管看就是了……十一郎在書信中又說了在各道建起一個翻車工坊的事情,房愛卿也可以幫朕參詳參詳。」

「是,陛下!」

原本還猶豫能不能看皇帝「家信」的房玄齡聽了這番話,再不猶豫,直接就打開信紙讀了起來。

當然了,和李世民一樣,梁國公在看到書信的一瞬間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哦,又是這該死的韓王體!

房玄齡實在是想不通,這方頭方腦的字體到底有什麼好的,竟然能讓韓王如此的喜愛?尤其是在他的記憶中,幼年時的李元嘉可是相當的有書法天賦,字體很是耐看啊!

而看到他這副表情,旁邊的皇帝李世民也是嘴角一抽,暗暗罵了一句。

全長安都知道他喜歡飛白體,所以皇室上下都差不多喜歡這個,包括李世民的兒子們……甚至就連小兕子都寫的一手好字!

就是這個老十一,也不知道是不是腦袋裡面進過水還是怎麼的,就是喜歡這種什麼韓王體,每次看到都讓李世民煩不勝煩!

匠氣十足!

偏偏皇帝罵了幾次都不管用,人家李元嘉還是我行我素,不光是自己每次寫信都用這種字體,甚至就連印書用的也是這個……按照他的說法,就是這種字體橫平豎直,最方便將人們刻印,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能讓書的價格更加便宜。

這樣的理由,李世民還真是無可辯駁。

再加上喜歡什麼字體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算那是他的弟弟,但是在罵了幾次之後發現這小子還是我行我素,李世民也只能是無可奈何的有他去了。不然因為字體而責罰一位親王,不管怎麼看都有些小題大做不是?

不過兩位大佬各自腹誹了一下宋體字之後,房玄齡仔細的看完了整封書信,反而是微微的鬆了一口氣:「陛下,大王所言甚是穩重,臣以為可行!」

「哦?哈哈。」

聽他這麼一說李世民果然很是開心,因為字體而產生的那點悶氣瞬間消散的無影無蹤,點頭笑道:「愛卿果然與朕的想法一樣,覺得十一郎的說法比較穩妥啊!」

眼中閃過一抹滿意之色,房玄齡同樣笑著點了點頭道:「嗯,韓王年齡雖然不大,做事卻出人意料的踏實……我當初還生怕他年輕氣盛,張口就是一年半載把這些工坊建起來呢,沒想到竟然是三年!」

對於李元嘉的方案,房玄齡自然是相當的滿意。

老成持重直言,靠譜!

尤其是三年的時間裡,計劃一步接著一步,完全可以說是計劃周詳,嚴絲合縫,完全讓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當然了,換一個說法的話,就是比上次那個什麼策劃書靠譜多了。

至少他一個堂堂宰相,能看懂了啊!

上次那封信裡也是一個三年的計劃,可是看來看去房玄齡也搞不太明白,好在這一次總算是讓人鬆了一口氣。

只不過……

沉吟了片刻之後,房玄齡面色一整:「陛下,您真的打算讓韓王去做嗎?」

「嗯。」

微微點頭,李世民淡然道:「愛卿也知道,這件事情如果不是他的話,其他人至少也要六七年才能做成……多花三四年時間,對我們來說或許無所謂,但是對很多大唐的子民們呢?他們能不能等這三四年?」

「……陛下仁厚!」

默然片刻之後,房玄齡起身行禮。

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大唐如今地域遼闊,何止千裡?所以就像每年都不少了澇災一樣,旱災肯定也不會缺席。只不過相較於今年逼的皇帝都只能去偏殿上朝不同,往年的旱災規模沒有這麼大,涉及的州縣少一些而已。

但是無論如何,每年因為旱災而餓肚子,甚至餓死的百姓也不會少!

所以早建成一年,自然就對百姓好上一分。

哪怕能多一台翻車,說不定就能讓好幾十人免於餓肚子,甚至於救回幾個人的性命啊!

而聽了房玄齡的這句話之後,李世民臉上也是隱隱泛起了一絲得意,笑著擺手道:「愛卿,那此事就這麼定了?」

猶豫了一下之後,房玄齡開口道:「陛下,臣無異議,但是……」

「呵呵,不用擔心。」

不等對方開口,李世民就已經知道房玄齡要說些什麼,直接搖頭笑道:「此事朕自有計較,這幾日旨意就會下達……對了,十一郎所需的那些財物和人手,愛卿可有章程?」

「這……」

猶豫了一下,房玄齡很快就有了決斷:「財物好辦,盡數撥下即可,至於說人手的……臣以為就按大王所言,從那一百名木匠中抽出六十人,打散後分給各道即可!」

「哦?」

眉頭一挑,李世民輕笑道:「直接抽走六十人?那某些人可能就要跳腳了。」

雙目輕輕的耷拉下來,房玄齡淡淡的說道:「此事關係天下百姓,又是陛下欽點,他們不敢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