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西遊之朕的大唐有屬性》第六章:行新政,凝國運!
長安城,皇宮,含元殿當中,滿朝的文武百官正在熱烈的議論著。

昨天長安城國庫和糧倉發生的事情只有房玄齡和劉政會等人知曉,此時的朝堂之上,他們兩人已經成為了的話題的中心。

「幾萬萬兩,房大人說得可是真的!」

「不會吧,一百萬石的糧食,這……」

「實話跟你們說吧,要不是我親眼所見,我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是昨天的事情的確就是這樣,諸位若是不相信,下朝之後,可以親自前往國庫和糧倉看看,別的不用說,單單是糧倉和國庫變大了數倍,一眼就能夠看出來!」

房玄齡和劉政會等人一遍遍的解釋,但心中卻並不厭煩,反而有幾分得意之色。

他們這些人可是親眼看見天降祥瑞,皇恩浩蕩的!

「上朝!」

就在眾人議論之時,一道洪亮的聲音突然在含元殿當中響起,原本聚一起的文武百官立馬行動起來,各自站位。

很快,在眾人的注視之下,李世民從偏殿走了進來,來到了龍椅之上。

「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位愛卿平身吧!」

一番行禮之後,李世民看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接著開口道。

「諸位愛卿,今天早朝其他事情先擱置在一邊,朕昨日回去沉思一夜,決定在國內推行新政!」

「今日早朝,我們隻論新政!」

話音落下,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紛紛一愣。

新政?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呀!

一瞬間,文武百官個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按理來說,新皇繼位,政體是會有著一定的變化!

只是,到了李世民這裏,這個速度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會不會有問題?

瞬間,以房玄齡為首的文官都擔憂了起來。

「此番朕推行的新政共有四件事情!」

龍椅之上,李世民再次開口說道。

「這第一件事情就是減免賦稅,鼓勵學堂,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

話音落下,文武百官的神情微微一變,昨天天降祥瑞之事他們已經知曉,國庫目前豐盈無比,減免賦稅乃是穩定新皇地位,治國的上上之策。

「吾皇聖明!」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紛紛躬身開口表示贊同。

「第二件事情,朕要加開恩科,招賢納士,創建儒道大學堂!」

「第三件事情,招收兵士,擴充軍隊,重新編制軍隊,守護我大唐邊境。」

「第四件事情,開闊道路,大修官道,廣開貿易,鼓勵商業!」

一口氣將四件事情都說了出來,瞬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有些反應不過來了。

前三件事情看上去都沒有太大的問題,招賢納士,是自古以來所有明君都會做的一件事情,至於擴充軍隊,如今大唐邊境騷亂,自當擴充軍隊,保衛邊疆。

但是,唯獨這第四件事情!

鼓勵發展商業?

「陛下,我朝和其他前朝自古以來都是重農輕商,這鼓勵發展商業,只怕我大唐境內會多出許多狡黠奸詐之人!」房玄齡上前開口道。「而且,若是商人太多,無人耕地,只怕這每年的糧倉稅收……」

「房愛卿過慮了。」

聞聲,李世民微微一笑。

自古以來的朝代重農輕商,一來是社會的制度並不完善,二來最重要的社會的農業生產力不夠。

糧食不夠吃,吃飯吃不飽,自然要多種田,少買賣,剔除無良中間商了!

但是,現在擁有系統的李世民根本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只要他手中有屬性點,就能夠保證大唐子民有飯可吃。

吃飽喝足奔小康,這奔小康就需要錢財了!

從溫飽到小康,需要的第一是生產力,第二就是經濟開放。

現在系統可以充當社會生產力,而經濟開放則是需要整個大唐一起努力了。

所以,李世民才做出了如此的決定。

「諸位愛卿,昨日之事想必諸位愛卿已經有所了解了,天降祥瑞,這已經證明了朕就是真龍之子。今日這四件事情,朕早已經有了謀劃。」

「朕之所圖,並非一個溫飽太平的大唐,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大唐,是一個諸天神佛都不敢侵犯的大唐,是一個能夠統禦三界的大唐。」

說到這裏,李世民站起了身子,在他的身後,一道皇威發動,強大的帝皇之氣蘊盪而出。

這一瞬間,朝堂之下的文武百官,心中皆是猛然悸動,看著李世民,心中臣服之情油然而生,紛紛拜服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連續三道叩拜聲在朝堂之上響起,聲音洪亮無比,回蕩在整個含元殿當中。

「房玄齡,修繕道路,發展商業的事情就交給你了,記住只有商業的發展並非無利可圖,商人多了,自有人將我大唐的絲綢帶出去,與他國貿易,賺回來的金銀可以充實我大唐國庫。」

「此外,商人有錢了,田農的糧食才有銷路,手裏才能有錢,才敢種植更多的良田,生產更多的子嗣,形成良好的循環。」

李世民一番解釋下來,房玄齡的眼中才多出了一道明悟之色,其他百官也微微有所思忖。

「劉政會,減免賦稅,鼓勵學堂一事就交由你手了……」

「程咬金……」

「杜如晦……」

接著,李世民又一一安頓下去,很快新政的執行者都已經選定了,朝堂之上,李世民又各自提醒了一些關鍵地方。

「退朝!」

一個時辰之後,小李子洪亮的聲音在含元殿回蕩而起。

「恭送吾皇!」

「房大人,這一次新皇的新政……」

看著李世民離開之後,滿朝的文武百官皆是熱烈的討論了起來。

「杜大人,依我之見,吾皇圖謀不小,只怕那讓諸天神佛不敢侵犯的話並非虛言,而且吾皇乃是真龍天子,昨日天將祥瑞,實屬千年難遇呀!」房玄齡讚歎的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我定當權利輔助新皇了!」聞聲,杜如晦開口道。

房玄齡微微一笑。

「這是自然,杜兄,跟著吾皇,日後你我說不準也可載入青史,流芳百世。」

「哈哈,如此就托房兄吉言了!」

說著,兩人和其他文武百官就走出了含元殿,開始籌謀計劃實行新政。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