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衣玉令》第751章 還可治我(二合一)
就這片段功夫,謝放已在書房裏焦灼的走來走去。

在時雍的印象裡,他是個沉穩老練,不會輕易流露情緒的人,這模樣著急少見。

書房門口,時雍和趙胤不約而同的頓了頓,放慢腳步。

「爺--」侯爺扭頭,看到時雍也跟在趙胤後面,略微意外,但既然爺帶她來了,自然就不用再避諱。

謝放將二位主子迎進來,示意朱九在門外看著,這才合上房門,神情嚴肅地道:「褚老讓屬下趕緊回來稟報爺,恐是時疫……褚老說,此疫症病症複雜,反覆難治,若不採用此手段,怕會繼續蔓延。」

時疫,便是瘟疫。

在沒有現代醫學的古代,時人談疫色變。

謝放所言的「採用此手段」,便是指的時下阻止時疫蔓延的最主要辦法,官府強製性區域隔離。

褚道子醫術了得,這種話他不會亂說。

自從投靠趙胤,他跟回京後,這是第一次接受任務,想必會更為慎重。

趙胤與時雍對視一眼,很快做出反應。

一面差人去禦藥局找太醫院吏目前往核查,一面派兵將沈氏茶行和良醫堂所在區域封鎖戒嚴,準進不準出。

然而,他吩咐謝放備馬。

「本座要入宮。」

京師發生瘟疫,不論是否蔓延,勢必要儘快稟報朝廷,讓皇帝知曉便示下,同時,知會宮中採取措施。

時疫猛如火,速度自然越快越好。

看他轉身便走,時雍緊跟兩步。

「侯爺,沈氏夫婦一開始就是我診治的,我要親自去看看。」

趙胤停下腳步,回頭看來。

時雍眉心蹙得緊緊,「不論你怎麼看我,怎麼想我,時疫當頭,再沒有人比我更適合擔當此責。擱置恩怨,共同禦敵。可好?」

趙胤面部表情很是複雜,猶豫的須臾間,目光銳利的幾乎要在時雍的臉上看出個大窟窿來。

最終,他點了點頭。

「嫻衣跟著你。有何要求,盡量提。本座一應滿足。」

時雍勾了勾唇,「你我夫妻一體,我不會跟侯爺客氣的。」

趙胤目光微微一暗,到底沒有多說什麼,快馬加鞭地入宮去了,而時雍沒有那麼著急出發,返回趙胤的書房裏,就著筆墨畫出個口罩的形狀,再詳細講解給嫻衣,吩咐她去城裏的幾個製衣鋪,找著她的要求,批量趕製出簡易的口罩。

當然,暫時先記在侯府的帳上,待回頭再來計較。

這種口罩當然比不得後世的醫用口罩,但是有勝於無。尤其他們這些醫者,每日與病患打交道,最易染病。

時雍有一種預感,這瘟疫不會隻傳染上了沈家幾口,只不過病程發展較慢,一般人家捨不得到良醫堂來抓藥問診,隨便吃點赤腳大夫的葯,或者是乾脆硬杠罷了。

更讓她覺得恐慌的是,當日在良醫堂,她為沈家夫婦探病時,因為二人的病況與當初米市街米家極為相似,讓她誤認為與當初呂家一樣,後來幾天沒有再聽到良醫堂有消息,還以為二人已然痊癒,恰好忙著大婚,接著又發生了燕穆的事情,她就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雖然,她當時也叮囑了孫國棟做好防護和隔離,不可讓沈家夫婦的家屬接觸到病人,但是,這麼多天的過去了,以時下的防護措施,有效率能有多少?

再有這疫情來勢洶洶,剛好發生在她和趙胤的大婚之機,他們婚禮那天,大街小巷觀禮之人不知凡幾,宋家、侯府也是人滿為患,王侯公爵,文武百官,就連宮裏的皇帝太子都傾巢出動--

時雍後背隱隱發涼。

若是人群裡混入了感染者,後果不堪設想。

這就像一個預謀。

不僅僅是針對她和趙胤來的,而是針對大晏朝廷,甚至,是大晏整個國家。

病毒的浸透有時候比兵馬侵犯更為隱秘可怕,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若當真是人為,其心可誅!

時雍想到了天神殿那個邪君,以及他的毒藥培養皿,還有那些至今還封存在錦衣衛衙門裏的毒藥瓶,頭皮都麻了起來。

趙胤不許她單獨外出,在等嫻衣的時候,時雍手寫了三封書信,分別差人傳給公主府、鼓樓宋家、和天壽山皇陵的甲一。

時疫的事情,官府尚未宣佈,無乩館也是人多嘴雜,時雍不敢搶在趙胤之前四處亂說,引來人心惶惶,釀出大禍。但是在三封家信裡,她為了讓他們重視,特注了「恐有時疫」四個字。

然後,細緻地叮囑陳嵐不外出,不見客,貼身丫頭小蠻四人,但凡取食要凈手,與人保持距離。而給宋家的信裡,她又叮囑王氏立馬關張店鋪,暫時不要與外人接觸,對於在衙門裏當差的宋長貴,時雍更絕,直接讓他這些日子先住在衙門的居所,不要回家。

事無巨細,她一一交代。

不過,給甲一的信,就簡單了許多。甲一那樣的老油子,這些必要的叮囑都不必要。時雍之所以在給宋家和公主府後,又順帶寫一封書信給他,完全是禮節性的。

差人將信送出去,嫻衣就已經回來了,還拿了一匹時雍要的粗棉布。

這是時雍能想到的過渡介質最好的布料了,她二話不說指揮嫻衣裁成小塊,再簡單地剪出兩個可以懸掛在耳朵的布條,然後用燒酒噴灑表面,待稍稍透乾,帶著上了馬車,直奔良醫堂。

馬車進入水洗巷,街口已經有官兵戒嚴,道路限制通行,時雍頭戴帷帽,面有布罩,官兵本不肯放行,後來還是她出示了趙胤的令牌,又自報家門,這才來了個頭目,放了馬車進去了。

往常熱鬧的街道,此時冷冷清清。

許是嗅到了風聲,官兵到來,膽小怕事的人家便已關門封戶,但也有不怕事的人,探頭探腦出來打聽情況。

良醫堂裡散發著濃濃的藥水味。

孫國棟告訴時雍,葯堂每日按她說的方子噴灑藥劑消毒,尚未大礙,但是,這些天,先後有三個夥計有低熱頭痛,面頸潮紅的癥候,開始以為是深秋換季,偶感風寒,便自行吃了些湯藥,方才褚道子一來,便將三人單獨隔離在了雜物房裏。

而最早發病的沈氏夫婦,早已昏迷不醒,藥石無用,儼然已是等著落氣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