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261章 謀取馬六甲
有了阿穆爾的幫助,李元璦的開海計劃便如赤壁等來了東風,成為了最為關鍵的助臂。

西方的海上商貿優於東方,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大唐不缺航海的科技,缺的是海商的經驗。

鬧這麼大動靜,李元璦可不想只能官船出海,南洋船進港之類的,他們大唐的商人也要跟上時代,能自主的與周邊各國貿易往來,打造一個圍繞大唐沿海的經濟圈。

「這海上行商,與商人來說,那是巨大的便利。可對國家而言,未必如此。」

阿穆爾在李元璦學習西方航海行商模式的時候,突然說了一句話。

李元璦奇道:「這是為何?」

阿穆爾苦笑道:「這海上買賣,忠奸不分。我國便有許多商人早早的與大食國勾結,為他們領路辦事。若非他們搗亂,大食未必就能在卡迪西亞勝過我們。」

阿穆爾說的是卡迪西亞戰役,此戰是阿拉伯***軍與波斯薩珊王朝軍隊之間的一次關鍵性戰鬥,也是奠定阿拉伯帝國崛起標誌性的一戰。

阿拉伯***軍為信仰而生,悍不畏死。

薩珊王朝也有屬於自己的殺手鐧波斯戰象軍。

阿拉伯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佔據的主動,但在落敗之際,薩珊王朝派出他們的殺手鐧波斯戰象,可怖的波斯戰象輕易的踏碎***軍的陣容,取得反敗為勝的機會。

最後因為商人泄露了波斯戰象的弱點,導致波斯戰象失去控制,不分敵我的踐踏,最後逃離戰場。

失去了波斯戰象,薩珊王朝當天就敗了。

大量軍官陣亡,連元帥魯斯塔姆都被殺,宣告了這曾經橫跨亞歐非三大陸的第二波斯帝國的落幕。

李元璦聽此緣由,肅然道:「你這是提醒我了,利益動人心,不能大意。」

大唐位於這個時代的巔峰,這舉目無敵之下,自然也會有眾矢之的感覺。

暗自打主意的,想來不在少數。

財帛利益動人心,難保會有為了利益賣國求財之徒。

便如薩珊王朝的商人一樣。

只是一想,李元璦便有了主意,說道:「這海商也是人人都可做的,可以弄一個海商批文,唯有朝廷認可恩準的商人,才有資格出入港口。將主動權交給我們自己,隻給對朝廷有貢獻,忠於大唐的商人才有資格出海行商。就算真有個萬一,也有源頭可尋。」

阿穆爾聽得有些愕然。

這種做法在西方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們國王的權力與大唐皇帝的權力並不在一個檔次。

而且他們商人能夠組建自己的武裝部隊,這一點在大唐是不可能存在的。

商人的地位明面上連農民都不如。

國情差別,阿穆爾想不明白緣由,亦不去想了,而是給出了第二個建議。

「殿下,如果實力允許,屬下覺得應該出兵把這塊領地佔領了,島上只有幾千流民,很好對付。」

李元璦目光灼灼的看著阿穆爾手指的地方,笑道:「你對這莫洛國可是念念不忘吶!」

阿穆爾臉色微變,忙跪伏道:「屬下是有替父報仇的心思,可真的是在為殿下考慮。現在那邊因颶風的關係,無人願意在海邊生活。一但航路通暢,有利可圖,再下手就晚了。」

李元璦示意他起來,說道:「此事孤自有分寸。」

他話是這樣說,但是眼神中卻充滿了勢在必得的慾望。

那可是馬六甲海峽,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最重要海上通道。

尤其是後世,馬六甲海峽的戰略意義更加顯著,是一條能夠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的國際航道。

如果自己現在將馬六甲海峽拿下,也許在未來的未來,他們中國能夠完全掌控這條海峽亦不一定。

畢竟自唐朝起,馬六甲海峽就是大唐王朝的固有領土。

不管成與不成,李元璦都覺得可以一試,值得一試。

至於颱風問題,李元璦完全不在意,他就是乾建築這一行的,而且在南方多颱風地段工作,防颱風是設計最關鍵的一步,經驗豐富,自有抵禦颱風的手段。

即便沒有阿穆爾,李元璦都打算施展手段,如西域一樣,在馬來半島或者蘇門答臘島申報建一個都護府。

現在得知馬來半島是無人荒野,並不屬於任何國家,這就好辦了。

只要求得李世民或者李治的同意,計劃可以立刻執行。

他們會不會同意,李元璦並不清楚,但是他們欠自己一個人情,終歸是要還的。

所以在上疏的信中,李元璦委屈的像個小媳婦一樣,說著自己吃苦挨罵的悲慘。

李世民那一道劈頭蓋臉將他痛罵一頓的「聖旨」自然傳到了他的手上。

對於李世民這一手,李元璦還能說什麼?

他是皇帝,他有理。

只能認了唄!

正好在這個時候,李元璦將此事提出來,倒倒苦水,讓那兩位知道自己的委屈,補償補償自己。

濟州!

濟州刺史蒲澤正來到府衙,看了一眼門口衙役。

衙役立刻回道:「還沒有消息。」

蒲澤正一臉焦慮,就如待嫁的大姑娘,望了一眼南方,戀戀不捨的處理濟州公務。

蒲澤正出身貧寒,但為人刻苦好學,為人至孝,聞名鄉裡,因故得清河崔氏青睞,嫁偏房崔姓女做投資,且將之收入崔家書院學習。

蒲澤正以優異的成績結業,得到了扶持。

蒲澤正憑藉自身才華以及機遇,不到十年就爬上了刺史之位,官聲極佳。

蒲澤正最擅長的就是把握機遇,棉花的出現,引起了轟動。

江南東道上繳的稅賦只靠棉花一項,將之從墊底之列,一躍而上僅次於關中、河南、涼州這三大經濟中心。

驚得天下官吏茫然無措……

蘇州一州商稅,直接超過東都洛陽。

儘管這是虛的,李元璦是坑了百濟、倭國、靺鞨,換取來的利潤,做不得數,卻也駭人聽聞。

這也讓蒲澤正看出了商機。

棉花,是他們濟州的特產。

在李元璦還沒有推出棉花的時候,他們濟州就以綿花白厚而聞名一方。

棉花應該種植在濟州,而不是江南。

是故,蒲澤正聲情並茂的寫了三千字的求棉花種子的信,派出心腹使者,前往江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