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284章 大潮來襲
錢塘大潮天下聞名。

這海水倒流是常見景象,但如錢塘江這樣浪潮層層疊疊的,僅此一處。

故而這觀潮一事,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

不過唐末以前觀潮的體驗並不強,錢塘潮固然壯觀,然缺乏堤壩阻擋潮水,潮水會湧入河岸城中,給居民帶來極大的不便,也是阻礙杭州發展的重要因素。

因海水會湧向陸地,這個時代的觀潮點以鳳凰山、江乾縣這類地勢高的地方為主。

今年錢塘大潮來得比往日遲一些。

直到八月十八才姍姍來遲。

江南之前因成為大唐南征北伐的糧倉,經濟落後,百姓窮困,一片死氣。

近年來在李元璦、劉仁軌的治理下,經濟復甦,又因上官儀、盧照鄰時不時的開詩會,兩人的才氣以及新穎的詩篇,刺激了江南文壇。更兼監國的李治有意無意的偏袒江南,這兩年的科舉,江南士子大放異彩。

駱賓王勇奪狀元頭銜,顧、陸、沈、錢的子弟亦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殿試的出現,讓科舉的地位更進一步,也進一步的壓縮寒門與世族大家的地位。

總之近年來的科舉成果給江南文壇打了一劑興奮劑,文風盛行。

士林文人最大的喜好莫過於聚在一處吹吹牛,寫寫詩,錢塘大潮這種盛景,本就不容錯過。

更何況吳王李元璦調集兵馬意圖與錢塘潮神對抗,這種天下奇聞亙古未有。

相比迷信的百姓,讀書人對於鬼神之說,多是將信將疑。

好奇心是人類的通病,得到如此勁爆消息的他們,早早的就趕到了錢塘,期待李元璦是否能夠再次創造奇跡。

換做尋常人,說什麼射潮,絕對會遭人恥笑。

但李元璦不同。

李元璦這三個字幾乎成了奇跡的代名詞了。

困擾大唐多年的大運河,為他兩年修葺功成,造福了萬千運河兩個的城鎮。

征伐高句麗時,遼水橋未高句麗軍摧毀,糧草無法供給,還是他不用一釘,一日造橋,神乎其神。

江南疲敝,無人敢接手此爛攤。

還是李元璦,輕舟下江南,隻用了數年時間,用最微不足道的棉花直接讓蘇湖二州經濟翻了五十倍。

儘管手段不是很光彩,坑了倭國、百濟,可誰在乎呢?

泉州開海,大唐海船從南方運回了黃金、錫、鐵以及各種珍稀木材。

現在四方商人為了求得一張出海許可證,都從水潑不進的奸商轉了性,開始廣撒銀錢,求得賢名。

江南興,始於李元璦矣。

論及行政功績,近年來無人可比。

對於李元璦,江南上到官員士人,下至商賈百姓莫不信任。

而今聽聞他意圖為杭州百姓與肆虐當地千百年的「潮神」對抗,更是爭先敢來看熱鬧。

八月十五的時候,錢塘路上已經車如水流,人如潮湧,八方賓客蜂擁而至,爭睹射潮的奇觀奇聞。

鳳凰山、江乾縣三郎廟據滿了形形色色的遊人。

李明達身份地位最是崇高,自然位於最佳的觀潮點鳳凰山山腰的平台上,且受兵卒護衛外人遊客不得靠近。

一大早李明達就與徐瓏來到了鳳凰山山腰,看著遠處平靜無波的錢塘江口,兩人心底不由一陣緊繃。

這些日子她們不可避免的了解了錢塘潮的可怕,亦不可避免的聽聞了此前幾代管理治理錢塘潮失敗的例子,儘管對於李元璦再如何有信心,亦不免為之擔憂。

她們所在的觀潮台離江岸有好幾百米的間距,以人類的目力根本看不清人影,極目眺望也不過是看見如螞蟻般大小的黑點。

突然,江堤上時不時的閃現出金閃閃的微光。

李明達激動叫道:「璦哥哥,那個是璦哥哥!他穿的是父皇送的明光鎧……」

明光鎧起源於漢末,取義見日之光,天下大明,一路發展到了唐朝,達到了巔峰,全身以拋光鐵甲片鑲嵌而成,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光耀數裡。

穿著明光鎧壓根就不需要旌旗,敵我雙方在戰場上一眼就能看出主將所在的方向。

將尚武的氣息,展現的淋漓盡致。

突然周邊遊人紛紛驚呼:「來了,來了!」

李明達順著目光眺望,遠處呈現出一個細小的白點,只是呼吸間變成了一縷銀線,並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

李明達還未反應過來,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

高達兩丈的浪潮便如一頭巨獸,張著傾盆大口,似乎要將一切吞噬乾淨。

而且不止一浪,後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無數浪頭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摧枯拉朽之勢。

她大張著小嘴,想要大呼,卻一句話也叫不出來。

徐瓏也臉色慘白,身型搖搖欲墜。

浪潮擊打在江堤上,炸裂開來,水花濺射,激起十數丈的水霧……

一浪未平,一浪又至。

轟隆隆,浪潮擊打在江堤上,如同天雷一般呼嘯作響。

錢塘潮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他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因那種地勢地利氣流氣壓的緣故,形成不一樣的浪潮。

再層層疊疊的浪潮過後,突地一聲霹靂,一個三丈有餘的大潮,如蛟龍脫鎖,怒吼回首,突兀豎起,返身撲向錢塘江堤,滄海橫流,江水猛漲,萬頃波濤,頃刻一線白練變成了一道五丈高的矗立水牆,潮聲猶如萬馬奔騰,驚雷貫耳,揚起銀色暴雨,沖向天際,煞是驚險。

面對這可怖的浪潮,圍觀者莫不瞠目結舌,腦中只有一個念頭。

這是人力可以匹敵的?

李元璦看著遠處的潮水,心底也直發怵。

面對這大自然的力量,他亦不免擔心自己所掌握的科技力量是不是能夠抵擋得住這種潮湧。

錢塘江江堤是最為常見的土石方壩,土石方壩並非不堅固,但它有一致命弱點,最怕漫壩。

李元璦是學習建築的,對於土木工程自然了如指掌。

漫壩所帶來的水流量會帶走壩面的土石,隨著土石的濕潤和減少,壩面的承載力會下降。而且會增加管湧發生的幾率,一旦發生管湧,土石方壩會迅速塌方潰壩。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河堤上會堆上一排防汛沙袋的緣由,不要小看這防汛沙袋,它能夠很大限度的減少塌方潰壩的幾率。

在浪潮來臨之後,李元璦將這些年準備的防汛沙袋都調到了杭州,以魚鱗形態加上品字形壘疊法,在原有的江堤上搭建了一個傾斜的沙堤。

依照他腦海裡的知識,這種堆疊方式與形態能夠最大限度的抗擊洪水與浪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