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241章 釜底抽薪
蘇州碼頭。

鄭皓大步走下貨船,見不遠處的李元璦,受寵若驚的上前道:「鄭七何德何能,得吳王親自屈尊相迎?」

「少來!」李元璦示意他免禮,說道:「我是來迎接棉花種子的,你還沒那麼大顏面。」

他說著,看著傭人將一箱箱的棉花種子從船艙裡搬出,眼睛閃著金光。

搗毀淫祀,推行文教是為了發展江南文化,收江南百姓的心,屬於精神上面的。

這棉花種子卻是實際利益,是能夠刺激江南發展的關鍵。

有經濟效益,方才能夠追逐精神的舒適。

連生活的滿足不了,談什麼仁義道德?

故而對於其他,他能夠無所顧忌的但甩手掌櫃,唯獨這棉花,百倍上心。

「怎麼了?想通了?」

李元璦看了鄭皓一眼,有些想不到他這個鄭家七公子會親自運送棉花種子。

這在南下之前,李元璦就曾邀請鄭皓跟自己一併南下,開發江南經濟。

真正的暴利再於壟斷,再於開闢全新的商業渠道。

只要江南開發成功,第一批佔領市場的商人絕對是最賺錢的。

他跟鄭皓合作灞水山莊的經營,對於鄭皓的為人,商業手段以及鄭家的財力、人脈都有著深切的認識,江南有他投資,那絕對是雙贏的結局。

但是鄭皓婉拒了。

原因無他,鄭家的財富已經足夠。

作為長安第一富商,鄭家大有問鼎天下第一的勢頭。家族的財富,鄭家上下十輩子都花不完。

堆積如山的財富,讓在商場上混跡半生的鄭鳳熾感受到了危機。

是故鄭家這些年早已放棄了對外擴張,穩固家族的根基產業,讓出了不少利益。

鄭皓儘管看不出江南的發展前景,可相信李元璦有起死回生的本事,且是最先了解棉花內幕之人,自然知道其中巨額利潤。

越是如此,鄭皓越不敢接納。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他們鄭家再富,也不過是商人。

錢財是他們鄭家的保護傘,可這錢財一但過了界限,就是催命符。

李元璦也懂這個道理,所以並沒有強求,反而有些敬佩鄭家的決策,能夠經得住這種利益的誘惑,委實不易。

鄭皓作揖道:「鄭七在長安承蒙殿下照顧,殿下有所需時,卻無法提供幫助,委實過意不去。這些年,我鄭家有些人脈,鄭七經過挑選,擇出其中三家。家主有魄力,亦有人脈,符合殿下要求。殿下若同意,由鄭七出面,代為轉述殿下之意。殿下若另有打算,亦無妨,便當鄭七從未說過。」

李元璦心如明鏡,若非與自己關係匪淺,他完全不必這般多此一舉。

「便由你去說吧!」

也就是鄭皓這樣的熟人,李元璦才會親自出馬,其餘商人他自不會與之相見。

「不過對於他們,根本沒有對你那樣的優待……對了,你帶了多少棉花種子?」

「五萬粒良種還有三十萬劣種!」鄭皓有些無奈,說道:「這已經是最多了。棉花產於天竺,可他們跟我們差不多,對於棉花根本不重視。這三十五萬棉花種子,是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收集來的。根據他們所說,天竺現在野外都不見棉花了,都給殿下送來了。」

李元璦眼中閃過一絲異色,確實如此,棉花說是花,可真沒啥好看的,也就比路邊野花顏值高一點。

沒有多少觀賞性,在實用性未發現之前,阿三看不上也正常。

不如來個釜底抽薪?

他狡黠一笑,說道:「回京之後,你知會那些天竺人,就說以後不要棉花種了。然後明年你找另外一批商人,用高於我們這次收購的棉花的價格,向天竺收棉花種子。」

鄭皓很快反應過來,道:「殿下這是要絕了天竺的種子。」

李元璦道:「我倒是想,只是沒那麼容易。不過這樣一來,我大唐至少能夠壟斷製棉產業二三十年。」

如果他們一味的向天竺求購棉花種子,棉花種子只會越來越多。

這就是所謂的經濟效應。

需求大,就會有人試著耕種,試著生產。

現在他們不要了,那些意圖賺錢的商人失去了買家,自然不會再行耕種。

待第二年高價求購,收來的必然是最後一批剩餘種子。

如此一來,即便棉織品泄露,天竺也沒有本事量產。

大唐是不可能將棉花種子回銷的。

不只是天竺,五年以內,李元璦都不打算將棉花種子外傳,包括大唐其他州府,先將江南吃飽,解除經濟疲敝再說。

「關於棉花,你要給我們說清楚。我們不銷售棉,隻銷售棉衣棉褲棉手套之類的棉製品。這類棉製品,全部由官方製作營運。他們負責進貨銷售,孤可以給他們銷售代理權,還必須繳納代理費用。」

「這?」

鄭皓都聽呆了。

做生意,還能這麼做的?

李元璦無所謂的道:「官營,壟斷。只要懂得經商之道的,都明白意味著什麼。短期內,棉製品可比鹽鐵要值錢的多。」

棉製品自然是不能跟鹽鐵相比的,但在棉花未普及值錢,價值絕對在鹽鐵之上。

畢竟地大物博的華夏大地,能夠生產鹽鐵的不少,可盛產棉的唯有江南。

鄭皓嘆服道:「殿下若是從商,我鄭家這第一的名號,早為殿下奪去了。」

李元璦嘿嘿一笑,在遠見這方面,自己可不輸給任何人。

包括在江南他用的產業國企化就是改革的必需手段之一,將賺錢的產業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真正的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至於後來會不會私企化,就不在李元璦的管制之內了。

反正只要他在這位置上,就不許有人動這乳酪。

指示鄭皓幫自己聯繫銷售商後,李元璦將劉仁軌叫到了驛館,讓他安排百姓種植棉花。

這改糧食種棉花,接受任務的百姓肯定會抗拒的。種糧食再窮弓,至少能吃飽飯。

可種棉花那未知的前途,尋常百姓哪裏承受的起。

不過以劉仁軌的本事,李元璦相信他能克服。

也沒有跟他多說,直接將任務交給他了。

棉花種子到位,一切都上了正軌。

便在李元璦有些沾沾自喜的時候,婁師德傳來了請罪的消息:火鳳社劫杭州大獄。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