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314章 連環陽謀
正值九月天氣,秋高氣爽,動物為過冬儲備食物之際。

毫無疑問是最適合狩獵的日子。

這個時代山林密佈,動物繁雜,藍田又是得朝廷特地下旨禁止百姓狩獵之處。少了人類這個萬物天敵,各類動物數不勝數。

縱馬而行,野兔、獐子四處可見。

即便不擅長騎射的李元璦都有不小的收穫,何況是自幼研習騎射的李治?

李治難得放縱自己,大展所學,將所獵得的動物,逐一分發下去。尤其是那些之前勸他擔心龍體,說他勞民傷財,製止他狩獵的官員,更是一個不拉。

他人記仇會寫下小本本,李治不一樣,沒有什麼小本本都記在腦子裏。

看著李治洋洋得意的模樣,李元璦登時後悔自己手下留情了,就不應該拍這馬屁。

在藍田呆了一宿,第二日一早便出發趕往長安。

皇后登基大典,然後理所當然的太子冊封儀式。

雍王李素節自然是不做第二人選。

相比之前的太子李忠,李素節的待遇明顯是不一樣的。

東宮所有官員一步到位,每日還會安排宰輔大臣為李素節講課,傳授治國既要,便如當初李世民培養李承乾一樣用心。

這日李元璦下朝回府,狄仁傑一臉陰沉的迎了上來:「殿下,這是夾雜到今日拜帖裡的。」

李元璦看了狄仁傑一眼,伸手接過。

之前在長安空有爵位,除了一些好友,幾乎無人求訪。現今他已經是當朝國相,各種拜帖自然是絡繹不絕。

這些拜帖極少真有事求見,而是懷才不遇或者對於自己過於自信的文士的投書自薦。

他們或者品評時政,或者寫上自己的錦繡文章以求得到青睞,從而得到晉陞的機會。

科舉的地位固然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還未真正意義上的取代官員的推薦。

這種情況在這時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李元璦也不想錯過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人才,對於這些投遞上來的文章都會讓狄仁傑過目一遍。

狄仁傑現在的身份是吳王府書記,相當於李元璦的秘書。

如果文章得到他的認可,就會轉交給李元璦。

還別說真的有一些在史上留名的大佬,以李元璦的地位,指點一條晉陞的道路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還會留下美談。

通常狄仁傑會將自己覺得不錯的自薦文章放在書房的書桌上,由李元璦自己抽空閱覽,今日卻親自送到手上,內容顯是不尋常,直接攤開細看,眉頭微皺,這哪裏是投書自薦,分明是一封舉報信,告得是大理寺卿李義府。

洛州女子淳於氏因罪被關入大理寺監獄,李義府聽聞淳於氏國色天香,暗中指使大理丞畢正義將她釋放,然後納為妾室。

此事為大理寺少卿段寶玄揭發,李義府擔心事情敗***畢正義在獄中自縊,以斷絕實證。

「這簡直無法無天!」

李元璦忍不住罵了一句,稍平了怒火,說道:「你怎麼看?」

狄仁傑略一沉吟道:「這是陽謀。李義府是陛下最信任的大臣,是陛下還未成為儲君的時候就陪伴左右的內侍。陛下將之一步步提拔,成為今日的大理寺卿。他與許敬宗是陛下腰間的左右刀,非常重要。這封舉報信是想殿下去摘取陛下腰間殺敵的刀,用心險惡。」

兩人都是當世絕頂聰慧之人,根本不去懷疑這封舉報信的真假。

舉報信將一切罪刑經過描述的親眼所見,連大理寺少卿段寶玄、大理丞畢正義這些人名官職都說的清清楚楚,顯然是對案件了如指掌之人才能寫得出這封舉報信,錯不了。

李元璦甚至都沒多嘴問這舉報信是誰投遞的,真有心隱瞞,查不出來。

他們目光所看到的是背後的陰謀。

狄仁傑對許敬宗、李義府的描述很貼切,左右刀!

他們或許不是左膀右臂,不是什麼治世人才,有匡扶廟堂的才能,但這兩把殺人不見血的刀,並不比左右臂膀地位低下。

這去摘取李治的刀,不亞於去砍他的左右臂膀。

李元璦拳頭一緊一松,這些年經歷了許多事情,他吸取了足夠的政治經驗,且兩世為人心思也頗為深沉,並沒有直接義憤填膺,而是權衡利弊。

狄仁傑心底也極度複雜,他能看出這計謀背後的險惡,但是李義府濫用職權不說,居然逼死同僚,還是一個五品大員,實在難以忍受。

片刻李元璦說道:「想不到李義府此賊猖狂至此,無法無天,去,將劉仁軌、婁師德叫來!」

狄仁傑深深作揖,已經知道李元璦的決定,快步去了。

李元璦目送狄仁傑離去,長長吐了口氣,這坑是不得不跳。

這不只關乎正義,還關係到人心。

此事如果自己不聞不問,別的不說自己的秘書狄仁傑心中就會有芥蒂。

如果是十年後的狄仁傑,他會理解,甚至會勸自己忍一忍。但現在的狄仁傑還是一個少年,固然有著卓絕的才氣,卻也免不了少年輕狂,對於是非對錯看得極重。

得經過時間的磨鍊,或者一頓毒打,狄仁傑才能成為那個面對武則天、來俊臣都能遊刃有餘的狄閣老。

先讓人準備膳食,李元璦來到書房靠在胡床上左右看著舉報信。

約半個時辰,狄仁傑領著劉仁軌、婁師德步入了書房,

「坐吧!」李元璦坐直了身子,問道:「都聽仁傑說過了?」

劉仁軌、婁師德一併頷首。

劉仁軌苦笑道:「此事可謂連環陽謀!」

李元璦道:「怎麼說?」

劉仁軌道:「就在午間,陛下任命仁軌與侍禦史張倫負責此案,為此他特地單獨將我二人叫到身旁細談,言語中透著相護之意,真是環環相扣!」

李元璦聽明白了劉仁軌指的是什麼了。

手中的這舉報信是真是假在這一刻已經不重要了,劉仁軌接下了這個任務。

如果自己要對付李義府,李治會怎麼想?

他會信這舉報信,還是會信劉仁軌向李元璦求助,然後編造一個舉報信脫罪?

泄露與君王私語是一種罪,李治哪裏容得下劉仁軌這樣的臣子?

劉仁軌是李元璦黨派的第一大將,幾乎預定了未來的宰相位置。

這一連串的環環相扣,牽扯下去,會造成什麼結果?

李義府案已經成為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引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