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221章 保輔機不死
長安,四夷館。

扶余隆心情極好。

李元璦的身世是他暗中散布開的。

因在褚遂良的府上扶余隆見過裴律師,便動了結交之心。

兩人各懷鬼胎,一拍即合。

裴律師因揭露了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姦情,前途一片昏暗,動了令投他國的想法。

自己的幹略在人才濟濟的唐王朝算不上出眾,可到了百濟,定是無可比擬的一流人物。

樹挪死,人挪活。

長安沒有自己立足之處,那就去百濟。

天下之大,何愁沒有立足之地?

百濟想要壯大強盛,唯有從大唐取經這一條道路,對於唐朝人才的需求極其迫切。

兩人再度一拍即合,言談中知道百濟對新羅虎視眈眈,不願新羅與大唐結親,語氣難掩對金勝曼的貪戀,以及對李元璦的厭惡敵視。

裴律師早已將自己父親的囑咐忘記的一乾二淨,他為了能夠東山再起,將事情告之褚遂良,現在就能告之扶余隆。

經過國子春獵,氣急敗壞的扶余隆,實在忍不住,將本來準備充當殺手鐧的秘密,散布了出去,成為了長安的談資。

一直給踩在腳下,這一手反擊,讓他身心愉悅。

「少主,工部員外郎曾凌回了拜帖,說今日於府中等候少主大駕。」

「好!」

扶余隆興奮叫了一聲,工部員外郎曾凌是孔聖人的徒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宗聖曾子的後人,在士林中很有威望。扶余隆在今年的年初的大會上意外與之相識,為此動了結交的心思,一連幾次投帖拜訪,都為各種借口拒絕。不想今日居然有了回信。

果然,這運氣來了,一切都順心如意。

「快,準備大禮,隨我前往曾府拜會。」

抵達曾府,扶余隆受到了曾凌的熱情相邀。

兩人對酒暢談。

曾凌招待扶余隆的酒是果酒,帶著甜味,幾乎沒有什麼酒勁。

曾凌道:「此酒如何?可對王子口味?王子年少,吾恐王子喝不得烈酒,特以此酒招待。」

扶余隆道:「曾大賢可是小覷人了,在下生於苦寒之地,飲烈酒如水。不過這果子酒味道確實香醇,確實是難得的好酒。」

曾凌驚愕道:「那王子可知中山冬釀?可敢一飲?」

扶余隆瞪眼道:「有何不敢?」

中山冬釀是中國最古老的烈酒,劉玄千日醉酒指的就是中山冬釀,故而又名千日醉。

曾凌讓人送上了中山冬釀,你一盅,我一盅的暢快吃喝起來。

扶余隆喝的口乾舌燥,心道:這中山冬釀確實了得。

曾凌卻已然醉眼朦朧,開始說胡話了:「我是誰?宗聖之後,閻家小兒憑什麼在我之上,不過就會畫幾幅畫,造幾所屋舍而已。何足道哉,何足掛齒?哼,陛下看中的是軍功,待我車弩獻上,工部侍郎的位子就是我的了。」

扶余隆腦子也有點糊糊的,問道:「車弩,什麼是車弩?」

曾凌醉醺醺的道:「就是可以移動的大弩,用牛車就可以拉動。可以在移動的時候上弦,張拉力八百公公斤的巨弩,有七個發射槽,一箭足以射穿城牆。」

他指手畫腳,以彰顯車弩的厲害。

扶余隆未想那麼多,眼中不免露出驚駭的表情。

不過心底亦不覺得意外,號稱不落的巨城平壤,不正是因為唐朝那炮石車打砸的一日而下?

有能射穿城牆的勁弩,並不奇怪。

只是想著如果他們百濟若能掌握這技術,那該多好?

不過如此想法,也就想想而已。

唐朝大氣,向四方宣揚文化。但宣揚傳播的只是文化而已,真正的核心技術是不給他們知道的。

其中包括冶鍊技術、弓弩的製作等等,這些用於軍事上的技術,藏的特別嚴實。

「王子不信?」

扶余隆還未說話。

曾凌直接拉著他的手道:「走,某帶你去看看某發明的車弩。」

他說著不理會扶余隆,拉著他就往書房走去。

扶余隆酒也喝多了,腦子有點轉不過來,心底隻念叨著:「居然有這種好事?」

半推半就的就讓曾凌將自己帶到書房去了。

當扶余隆從曾府出來的時候,懷裡已經多了車弩的詳細設計圖。

「走,快回四夷館……不,去海東會館。」

扶余隆目光灼灼。

海東會館是百濟商人在大唐開的一個商行,帶著半官方的性質,負責與國內的聯繫,相互傳送一些長安的消息情報。

扶余隆人還未到海東會館,忽然發現街道兩盤湧出了許多唐軍兵卒,他們根本不說廢話,直接一擁而上,將扶余隆給拿下了。

翌日,長安傳出勁爆的消息。

扶余隆偷盜唐朝的弓弩技術,居心叵測。

李世民親自下詔:「朕已國士待之坦誠相待,卻未得真心回報。如此行徑,猶若中山之狼,實為可恨。今封查百濟居舍,任何人等不得出入。扶余隆其罪當死,但念其年少無知,饒其一命,但為確保我朝軍事機要不得外傳,終身監禁,不得探視。」

同時李世民還派遣使者去百濟質問百濟王作何用意,坦言道:「莫不是覺得,大唐的兵士,踏不破百濟的山川之險?」

當今世界大唐王朝一枝獨秀,無國可比。

萬邦來朝,莫敢仰視。

但隨著李世民近年來的退居幕後,無可避免有些不安分。

扶余隆這一下越界,受到了雷霆反擊,甚至有出兵百濟的意圖,瞬間讓四夷館上下所有他國使節心寒膽落,收起了小心思。

謠言風波中最淡定的就數李元璦了,對於這個莫名出來謠言,看得很快。

不管謠言是真是假,李元璦心底都不怎麼在意。

從一開始自己這個靈魂就是外來的西貝貨,最開始只是為了抱大腿,好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但經過這七八年的相處,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衍生的情義,令得他們密切的連在了一起。也因如此,李治意圖讓他站位救劉洎,他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哪怕因此得罪長孫無忌都毫不遲疑。

人與野獸最大的區別就是感性多於理性。

野獸只會因本能而動,但人卻會不顧自身,反其道而行。

故而對於是與不是,全不在意。

很快這謠言就消散了,彷彿沒有出現過一樣。

反倒是百濟使團的事情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大唐王朝向心力十足,對於百濟這種吃裡扒外的國家,那是人人喊打,義憤填膺。

扶余隆如長安之後,所有的作為都化為烏有,反而給百濟惹了一身的屎。

對於扶余隆會有這種下場,李元璦並不覺得奇怪,反而理所當然。

扶余隆為人行事,過於激進高調了。

身為他國使節團,今天與這個大臣飲酒,明天與那個大臣往來。

這種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反而不美。

是朝廷不予計較,畢竟一隻螞蟻在面前耀武揚威,不值得特地抬腳去踩,真要計較起來,扶余隆早就給逐出長安,滾回百濟了。

這日,李元璦突然得到李世民召見的消息。

李元璦沒有猶疑,直接入宮覲見。

依舊是內庭,李世民的氣色意外有些好轉,臉色有些紅潤,精神也不錯。

「見過皇兄,看皇兄面色,身體以大為好轉!」

李世民不屑一顧的說道:「就如你說的,老虎不發威,真給人當成病貓了。這抖了抖威風,周身都舒坦了。」

李元璦也不知他說的是什麼,附和道:「那是自然,虎骨尚有三分威,何況皇兄正當壯年,是真龍天子。前些日子,臣弟去渭北春獵,挺有意思的。只可惜,沒有皇兄的箭法,隻憑著大虎獵得兩隻野雞。待皇兄康復,一起去秋獵,也讓臣弟漸漸獨孤求敗似地箭法。」

李世民伸手指了指,笑道:「你真當皇兄在這宮裡一無所知?就你跟新羅長公主的風流韻事,已經傳到朕的耳中了。連徐充容都為她妹妹抱不平呢,說你們婚期將近,還弄出這種事情……」

李元璦只能傻傻一笑,不敢說話了。

「坐罷!」李世民隨手一指,說道:「朕記得,當初閑談的時候。你曾說過江南有很大的發展前景?」

「不錯!」李元璦頷首道:「臣弟在治理運河的時候發現江南現在處於一種病態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方式說句難聽一點的,就是在壓榨江南百姓的血汗,與長久不利。」

李世民眯著眼睛,說道:「你且細細說來?」

李元璦道:「江南是我朝最大的糧倉,一直以來朝廷將江南視為第一征糧要地。也確實如此,江南不負眾望,一次又一次的給朝廷提供一批又一批的糧食。但此非長久之計,朝廷給江南的糧稅壓力太大。導致地方官員只能不住的發展農業,隻發展農業。讓江南的情況陷入了畸形發展狀態。」

「我華夏向來都是農耕民族,發展農業並不是錯。可一味的發展農業就會導致當地貧窮,貧窮就等同落後,人口經濟發展不起來。江南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口嚴重不足,長此以往,必有憂患。」

在他的記憶中,唐朝幾次起義兵變都在江南。

這並非沒有原因的。

所謂揚一益二,那是因為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北人大規模南遷,北地因戰亂攪和的一塌糊塗,而江南卻因張巡的存在,而未受兵災。

這才正式發展起來的。

楊廣帶動了廣陵的經濟發展,與真正的江南並無很大關係。

這個時代的江南,就兩字糧倉。

除了糧倉,經濟什麼的,一塌糊塗。

說句不好聽的,貞觀一朝,戰功彪炳,跟吸江南的血有很大原因。

「故而臣弟覺得,江南是塊寶地。但如何富庶,也禁不起一次又一次的稅壓。應該緩解江南糧稅壓力,發展江南經濟。只要經濟上來了,自然會帶動人口的增加,人口一多,糧食需求也會跟著多起來,糧食產量亦會增多。這般才是良性循環,而非死抓農業,一但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後患嚴重。」

李世民表情有些嚴肅,說道:「那你對江南的發展有什麼建議?」

李元璦道:「發展航海,建造大船,開拓海上商路。就如我大唐連接西域,再由西域途徑天竺、大食等國貿易一樣。這西域商路對我朝的經濟影響,不用言語。涼州本是荒蕪之地,便是因為這條商道,生生髮展成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經濟重鎮。江南有沿海優勢,我們有指南針,有製作大商船的實力,就差開拓航線繪製海圖。其實臣弟有所耳聞,在番禺似乎已經有商人跨海交易,只是交易力度不大不強。我們可以將他們利用起來,也能免去摸索的風險。」

李世民默默頷首,突然道:「十六,父皇讓你留在長安不之蕃,他有他的用意。但皇兄以為以你之才你的抱負,困於長安,實在屈才。朕,放你南下江南,大展拳腳可好?」

李元璦一瞬間傻眼了,有些手足無措的說不出話來,「這皇兄,臣弟就是一個懶漢,哪有什麼抱負?最大的抱負不過是在長安好吃好喝,然後找幾個漂亮的媳婦。」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能夠寫出這種豪放字句的人,一個懶漢?真當皇兄看不出來?」

李元璦吞了口唾沫道:「這個,這詞並非臣弟所做,是偶然聽來的!」

李世民追問道:「那是何人所作,何處聽得?」

李元璦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委屈,冤枉啊。

李世民長嘆道:「你的用心,皇兄明白,而今皇兄如此信你,你卻依舊防著皇兄?」

李元璦咬牙道:「皇兄誤會了,臣弟領命就是了。」

李世民爽朗一笑道:「這就對了!等你與徐家姑娘完婚,帶著她下江南去。」

李元璦完全摸不著李世民的思路,只能道:「臣弟領命。」

這時,李世民緘默的半晌,笑道:「還有,你可記得當初皇兄讓你答應一件事?」

李元璦心頭微微一驚,道:「記得。」

李世民一字一句的道:「皇兄希望你未來能保輔機不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