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19章 李元璦與梨
經過了一套商業互吹,元凌、閻立本的關係瞬間熟絡起來。

閻立本直言不諱的請教起了元凌關於力學方面的知識。

這也是古人達者為師的探索精神,在這個時代虛心求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元凌來者不拒,從最基本的平衡理論到槓桿原理,再從重力、重心說道了自由落體。

正想著要不要說牛頓的三大定律的時候,元凌下意識的閉上了嘴巴。

不管是平衡理論、槓桿原理,還是重力、重心、自由落體都是現實社會中常見的,很容易得到證實。

可牛頓的三大定律卻不一樣,那是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三個定律互相獨立,且內在邏輯符合自洽一致性,在各領域上應用廣泛。

這玩意太超前了。

這個時代信奉的是天圓地方,真要說地球是圓的,十有八九會給當成傻子。

科學、物理定律是一步步發展的,不能一步登天。

等自己有足夠的威信,才有資格說地球是圓的,才能驗證萬有引力的存在。

他及時的收住了嘴,也想到了一個問題:

小時候學了牛頓與蘋果樹,如果自己後來提出萬有引力,是不是也要編一個故事?

蘋果?

這時代好像沒有蘋果。

那就換成梨吧!

李元璦與梨!

挺好的。

不對,這太安宮可沒有梨樹,得在府上種一顆梨樹才行。

元凌胡思亂想,居然想偏了。

閻立本也聽愣了神,各種力學知識,在他腦海中碰撞,結合這些年自己所學的建築知識,逐一印證,居然步步無差,半響才緩過神來:「商王所學驚人,不才願意協助商王完善力學,成劉徽、祖沖之賢明。」他眼睛閃著光輝,充滿了對外來的嚮往。

其實閻立本一家細細說來就是大寫的悲劇。

閻立本、閻立德還有他們的父親閻毗一脈相承,並以工藝、繪畫聞名於世,而且出身尤為高貴。

閻毗的父親閻慶是北周上柱國、寧州總管,他的夫人是北周武帝之女清都公主。

閻立德一早追隨李世民,授秦王府士曹參軍,遷尚衣奉禦。貞觀年間,歷任將作少匠、將作大匠,遷工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

閻立本也差不多,年紀輕輕就得李世民器重,擔任庫直。庫直是隨侍帝王左右的親信,必須由名門的親貴子弟擔任,而且必須是才德兼備之人才有資格擔任。

講道理這一家子應該很輝煌了。

但是悲劇就悲劇在,閻家父子最大的才幹是工藝,並不為讀書人認可的工藝。

故而他們憑藉工藝獲取高位除了少數人的認可,得不到因有的尊重。

歷史上閻家父子成就最高的就是閻立本,閻立本輝煌的時候是未來的高宗朝,甚至官居宰相。

即便如此,也不怎麼受待見,世人譏諷閻立本「既輔政,但以應務俗材,無宰相器」。應務俗材值得就是工程設計與丹青繪畫。

閻立本未來也大感後悔,多次囑咐自己的後人不要在學習工藝、繪畫了。

讓一個個地位遠比自己低下的人鄙夷嘲諷,那滋味真不好受。

很顯然現在的閻立本,並沒有體會到世間的險惡,還處在理想階段,對於自己所擅長的工藝、繪畫特別上心認真,認為自己有實力讓天下人刮目相看,扭轉天下人對工藝的看法。從兄長那裏得知了李元璦這一號人物,忍不住上門拜見,細細交談下來更是驚為天人,登時以學生自居,願意協助他完善力學,順便了解學習力學。

元凌本來也沒想那麼多,經閻立本這麼一說,也動了心思。

時代是不停發展的,任何人都無法阻止社會的進步。

物理力學恰恰是左右社會進步的關鍵。

如果將存於這個時代的基礎物理整理出來,指不定能夠推動時代的進步呢?

歷史上物理髮展史中沒有一個中國人,也許自己這番折騰,得個物理學之父的美譽。

元凌越想越覺得可行,言語中充滿笑意道:「此事一時半刻急不得,你我日後多多來往討論。」

送走意猶未盡的閻立本,元凌雙手重重一合。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果然都存在著本質的相同。

現實!

人存於世間,必須擁有一定的價值,才能獲取相應的東西。

身懷筒車這一利器,元凌立刻脫離了惡賭鬼的身份,身價百倍。

想著時間尚早,元凌再度走向了書房,翻閱起了何稠留下來的書劄。

能力才是一切。

元凌對於自己在建築上的本事,毫不懷疑,只是缺乏對這個時代建築的了解。

在唐朝他不可能生搬硬套自己後世的學識,這時代的科技亦做不到建造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

以這個時代的文化為主,在輔以自己後世的學識,加以創新,才是真正不脫節的至理。

依舊叫上了劉琴兒。

經過對筒車的研究,元凌對於古文的接受力大為提升。相信要不了多久,即便沒有劉琴兒,也能自己閱讀理解。

不過有佳人在側,男女搭配,幹活不累,也是一件愉悅之事。

「你幫我一起找找,有什麼建築宮殿屋舍的手劄。筒車大致功成,剩下的些許變化,只要資金到位,都不是問題。我得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個時代的宮殿屋舍,免得真有那個機會,自己實力不許,那就白費我一番苦心了。」

元凌邊看邊找。

劉琴兒也幫著查找。

因元凌時而會看得入神,她的速度較之元凌要快上許多,將手中關於行軍浮橋的資料放在一旁,隨手拿起一卷書劄,意外發現書劄下面有一個小木盒,出於好奇先打開了木盒。

木盒裏同樣放著厚厚的書劄,但用錦緞覆蓋著,保存的特別完好。

劉琴兒驚喜道:「殿下,保存的這麼好,定是何少監的心血。」

她說著帶著幾分激動的打開了木盒裏的書劄,一眼望去卻是面色赤紅,羞臊的將手中書劄棄之於地。

元凌好奇的撿過地上的書劄。

「殿下,別……」

劉琴兒想要製止,卻又不敢。

元凌攤開書劄,嘴角露出一抹古怪的微笑,總算明白了為何何稠明明擁有不亞於宇文愷的才能,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地位。

德行有虧,虧在這呢。

這手劄記載的居然是任意車的製作方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