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97章 包辦婚姻
一行人進入大殿,徐慧已經備上了酒菜。

徐慧自是陪著李世民在上首就坐。

李元璦孤零零的坐在下首,心底有點不是滋味。

這單身狗真沒人權了,吃個飯還要給喂狗糧?

徐慧給自己斟了杯酒,道:「妾身多次向陛下請求能夠宴請小叔,以謝小叔對希道的仗義相助。今日終於得償所願,敬小叔一盅。」

希道說的就是徐齊聃,那是他的字。

李元璦也猜到一二,舉杯回禮:「充容過於見外,此次事件,徐侍讀最是無辜,平白給牽扯其中,給潑了一身髒水,任誰都不會無動於衷的。況且侍讀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他本問心無愧,即便沒有我摻合其中,也不會關押太久。」

徐慧輕柔的說道:「仗義不求回報是小叔德行高尚,妾身與希道焉能因小叔仗義而無動於衷?那也太不知數了。」

李元璦讓徐慧三言兩句說服,道:「那充容的謝意,我收下了。」

「如何?」李世民笑盈盈的看著徐慧。

徐慧微笑頷首:「商王叔確實極好的,聽憑陛下安排。」

李元璦莫名其妙。

李世民笑道:「剛剛你不是還在跟朕說沒有正妃?是怪皇兄這個父兄沒有在你身上花心思?哼,真是不知好歹。就是因為皇兄花心思了,才拖延至今。不然隨便找一個大臣女一紙詔書,下旨賜婚,對方難道還能不從?」

李元璦忙道:「臣弟可不敢這麼想。」

李世民道:「充容家中有一幼女,名喚徐妤,自幼聰慧,相貌亦是秀美,文藻清麗典雅,出口成章,更兼賢良淑德。正是待嫁之齡,上門求娶的不知凡幾。這徐家也是南朝勛舊,地位不遜於諸世家,也唯有這般女子,才配得上做商王妃。」

李元璦這才明白原委,心底倒是沒有過多的抵觸。

來到這個時代差不多四年了,早已適應了這裏的日子。

後世所謂自由戀愛,在這個時代幾乎是空談。

因為你在大街上根本不可能遇到正常的姑娘家。

你真要在大街上遇到一個孤身行走,且衣著華麗的女子。

不用說,她十之八九就是穿越者,還有一層可能就是可以浸豬籠的私奔者。各坊不良人、武侯在她出現的那一刻,已經做好逮人的準備了。

長安城的大街上不是沒有女性,但多是挑水的,賣菜的,推小車運貨的,坊裡店鋪櫃上還有賣酒姬、售餅婦、女裁縫、開旅館的老闆娘,總之要在外面拋頭露面的都是靠自己雙手勞動的中下層婦女。

除非每年上元節、清明節、千秋節,你不可能在大街上偶遇大家閨秀。

即便是大節也沒有哪家的大家閨秀孤身上街的,就算個別有急事要出門,也是前呼後擁丫鬟老婦一堆簇擁,而且出門小姐必須穿戴冪籬,也就是寬簷的帽子,帽簷上垂下長長的罩紗,把全身都遮住,防路人偷窺……

真正的大家閨秀讓被無關男子看到容貌身形,很丟臉的事情。

別說出門去給陌生男子看,就算你好端端地待在自己家裏,有不認識的男性客人來了,只要不是幾代內的血親,都得規避,免得落人口舌……

彪悍如武則天這當了皇帝,跟大臣商議國事,還得裝模作樣的在中間掛一道簾子。

這達官貴胄招婿,請年輕才俊過府,小姐們也不過是偷偷的窗戶後面偷窺一下。不可能出來相見……

別說唐王朝觀念開放,婦女地位高。

那是開元朝的事情,到了開元朝,確實風氣開發,美女們華服濃妝騎馬馳騁,更勝有之,乾脆女扮男裝,穿上了自家老公兄弟的靴袍,出門魚目混珠、掃街敗家。

可現在是貞觀朝,情況環境完全不一樣。

故而想要在大街上來個偶遇,搞個自由戀愛,那純屬扯淡。除非你看上的是青樓女子,或者是鄉野村婦……

反正李元璦來到這個時代那麼多年,大街上來來去去沒有見過的一位大家閨秀的真容。

這種情況下,盲娶盲嫁是必然的,也不可避免。

尤其是李元璦這種身份,平素可以肆意玩鬧,是去青樓狎妓還是就在自己府上跟歌姬胡天胡地,都沒人過問。但正王妃關係到皇家的整體顏面,必須是要經過明媒正娶……

李淵、李建成已逝,李世民身為最大的長兄,長兄如父,娶正妃就是他的事情。

故而李元璦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只希望自己這個便宜二哥,能給找個漂亮的。

至少先養眼,然後再培養感情。

此刻見李世民將那個徐妤誇到天上去了,李元璦暗自竊喜,嘴裏卻道:「讓皇兄這一說,臣弟都覺得有些配不上她。」

李世民毫不猶豫道:「瞎說,這叫天作之合,十六弟乃我李氏俊傑,有功於朝廷,大功於天下,哪有配不上的道理……」

徐慧亦笑道:「妾身亦覺如此,小妹才藝非凡,眼界也高。非小叔這樣的賢王,也入不得她眼。」

「那……一切聽憑皇兄安排。」李元璦壓下心底的小小期待,徐慧這樣知性的美女確實也是他心底老婆的不二人選,那徐妤是徐慧胞妹,應該不會相差很大。

李世民一錘定音:「此事就這麼定下了,充容已經跟她父親說過此事。她父親聽說是你,也無意見。不過何時迎娶成親,這倒不急。還是以國事為上,至少要等水閘之事過去,再來擬定時間。」

李元璦自無意見,他現今不過十八,在後世屬於剛剛成年,還沒有步入社會,而且水閘的事情,確實迫在眉睫。

李世民為了大唐未來的傳承,於次日鬆口,準許李治入主東宮,併入如當初李承乾一樣,令朝中五品以上的大員,但凡有子嗣的,皆入東宮為臣,增添東宮的聲勢。

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馬周等人見狀,也鬆了口氣。

太子終於歸位……

為此幾為大佬還特地向李元璦道謝。

**********

這日。

閻立德心事重重的拿著手上的資料,找上了李元璦,遞給了他。

李元璦一瞧,正是水壩的實驗記錄。

經過李元璦的影響,現在的工部著重於實驗。

以實驗來確定是否合理,然後在付之行動。

水閘此物說起來再是簡單不過了,真正困難的其實並不是水閘,而是要承受成百噸水的水壩。

水壩的承重,直接影響到蓄水總量以及排水的力度。

這問題也就出現了。

至剛至柔莫過於水。

水能侵蝕萬物,水壩如何不給水流侵蝕是重中之重的關鍵。

閻立德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實驗。

用他們常用的夯土和青磚來砌大壩,結果都失敗了。

甚至閻立德從西域胡商那裏搞來了拂菻混凝土。

拂菻也就是羅馬,同是歷史悠久的大國之一,他們與華夏不同,他們習慣用石頭修葺屋舍城牆,故而對於土的運用在華夏之上。

羅馬混凝土最高是七合土,就是綜合了七種雜質的泥土,非常的堅固。比華夏人運用的夯土,強過幾個檔次。

但從閻立德手中的報道來看,成果一樣不明顯。

閻立德沉重的說道:「這是最好的成績了,短期內可以用它,應該能支撐五六年吧。」

李元璦搖頭道:「用這種混凝土,還不如跟造城牆一樣,用青磚加糯米砂漿呢。至少便捷,材料我們國內能夠提供。為了建造水壩,特地從萬裡之外,運送泥土?這也太耗費了……」

閻立德無奈的長嘆道:「糯米砂漿黏性是足夠,可禁不起水的侵蝕。能夠支持三年,已經是極限了。」

李元璦道:「所以需要一種材料來取代糯米。」

閻立德忽然想起,李元璦在不久前從戶部申請了一筆經費用來開採火山石,茫然道:「不會是火山石吧?」

李元璦道:「確切的說是火山灰,火山石確實是用於製作堤壩的不二選擇,但真正的核心是火山灰,火山石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閻立德一臉茫然道:「火山灰,可行嘛?」

李元璦自信滿滿的一笑,水泥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土木建築、水利、國防等工程,怎麼可能不行。

其實李元璦這裏有點失策了,水泥這種東西是可以製作的,而且非常簡單,只要溫度高於一千四、五百度,尋常的石灰石就能製成水泥。

但在關鍵的時候,李元璦發現以唐朝的冶鍊技術不足以產生一千四、五百度的高溫。一千度,幾乎是極限了。

好在李元璦記起了中國是個多火山國家,只不過大多成了死火山。可在唐朝時期,境內的活火山還是不少的。

活火山的熱量所熔煉的物資是天然的膠凝材料,能夠很好的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俗稱水泥。

李元璦道:「你放心好了,大概還有三天,第一批火山灰與火山石就會運達。只要我們調製成功,立刻動身前往運河實地考察,選址建設大壩。」

閻立德知道自己雖是李元璦的上司,可水壩一事,他才是真正的負責人,全權負責。

自己是無權過問的,不過他心底亦是期待,看看這位年紀輕輕,卻屢創奇跡的人,能不能真的戰勝兇猛的水流。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