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建造盛唐》第112章 勸玄奘還俗
天竺來的和尚?

李元璦狼吞虎咽的咀嚼著嘴裏的驢肉。

這兩年在運河來來往往,吃住大多數都在河岸旁,夥食質量有限。

這好不容易吃上人間驢肉,將自己的嘴巴噻的滿滿的。

沒想到李世民沒給他機會,直接又安排了新的任務。

猛力的咀嚼幾下,將熏熟的驢肉咽入肚中,李元璦道:「天竺來的和尚,是真天竺還是假的,不會是唐三藏吧?」

李世民皺眉道:「滿口胡說,哪來的唐三藏。」

原來三藏所指的並非是唐僧,而是精於三藏真經的和尚統稱為三藏法師。

唐僧也確實精於三藏真經,可以稱之為三藏法師。三藏真經是他從天竺帶來的佛經,現在中土佛教根本沒有這個說法。

李世民續道:「那人叫玄奘,乃我朝頗具盛名的高僧。貞觀元年,皇兄初登大寶,收到他西行請求,說是去西天求取真經。皇兄當初頗為惱怒,那時西域高昌王禮佛,重金尋求得道高僧為國師,長安上下不少和尚為之心動。那玄奘頗負盛名,為年青一輩佛法翹楚。即便諸多知名得道高僧與之論佛皆不如他。」

「皇兄當時以為他為高昌國重利所惑,駁回了他的請求,此後再也沒有聽過玄奘的名號。」

「皇兄甚至都記不得此人了,直到十日前,朕得道西域傳來奏報,說玄奘法師從天竺求得六百五十七部真經而歸。此人竟在未得準許的情形下,一路西行,抵達天竺,取來真經。此情此心,皇兄尤其意外。」

李元璦暗罵一聲:「小說裡果然都是騙人的。」

這前因後果,可比《西遊記》裏精彩的多。

古代可沒有身份證一說,可以憑藉一證闖天下。

在這個時代,你想要外出遠行,需要很複雜的程序。最關鍵的東西是過所,這種過所是官府給你開的通行證明,並非是身份證明。

過所上寫明某某某與幾日幾日從哪裏到哪裏,幹什麼事情,會寫的一清二楚。

如果你說你去洛陽,結果你走到了宛城或者汝南。

對不起,你過所失效,等待你的是大獄。你要是有錢,那還好說,地方官員問清楚原因,然後派人去你家鄉,開過所的府衙確認,經過一系列流程,確定之後,給你重新開過所。當然這漫長的時間,你必須在大牢裏度過。

如果你沒有錢,那也沒關係,朝廷自有一套對付黑戶逃戶的手段的。

唐朝確實沒有隋朝那般要命的徭役,可不代表沒有需要重苦力的地方。

先好好改造,待你身份確定,視問題輕重,再考慮是否放人。

如果你很不幸是穿越者,別說過所,連戶口都沒有。

那更不好意思,你將寸步難行。

別說進城過縣,哪怕是個不起眼的小村,也有治安官也會因為你是生面孔來查探過所。

現在是太平年代,只有江洋大盜,人犯流寇才沒有戶籍。

等待你的將是流放,去嶺南西域填充那邊的人口。除非你躲在大山溝溝裡,等到皇帝大赦天下,趁機出山,然後迅速的找個靠山,在他的幫助下讓你在他的戶口本裡加上名字……

由此可見,身為一個萬眾矚目的高僧,要避開重重關卡,在沒有過所得不到準許的情況下,不遠萬萬裡跨國去天竺取經。這其中的艱難,絕對不比電視裡放的九九八十一難更少。

李元璦道:「皇兄還信這個?」

在他的記憶裡,李世民對佛教就如對皮球一樣,需要就拜拜,如老婆長孫皇后病了,求三清順帶拜菩薩,賞道士連帶獎和尚……或者自己兒子病了,這個神仙求求,那個菩薩拜拜。

沒事的時候,他就一腳踢開,可沒有半點推崇的感覺。

李世民一本正經的道:「皇兄對這些一視同仁。」

好一個一視同仁。

這不就是三清、玉帝、上帝、耶穌、如來、菩薩一起拜,總有一個顯靈的?

李元璦一時無言。

李世民道:「玄奘向佛之心,皇兄極為感動。可與佛教?所謂四大皆空,委實笑話,不符實際。皇兄看中的不是他帶來的那些經書,而是他這一路西行的閱歷。高句麗只是關乎我朝後方安定,若非遼東、遼西乃我中國領土,皇兄甚至懶得打這一仗。所得所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他口中的中國指的是華夏。

華夏民族思想向來唯我獨尊,自認為居天下之中,故而喜歡自稱中國,而周邊異族,則被稱之為四夷,並且在各自國都建造四夷館。

李元璦卻讓這一句中國勾起了熱血,高聲道:「中國的地圖,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在這方面,我們寸土不讓。」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故而玄成多次勸說朕,莫要為了高句麗勞師動眾,說不值得。朕不以為然,遼東已為高句麗佔據兩百年余,境內百姓已經不說我華夏語言,他們的後人甚至沒有身為華夏子民的覺悟,借認為自己是高句麗的子民。長此以往下去,那還了得?」

李世民在自人面前極少稱呼魏徵表字,有些時候甚至直接爆粗口「田舍漢」。

但是至一年前,魏徵病故以後,李世民多已「玄成」呼他。

也許是因為蝴蝶效應,這個年代的魏徵並沒有舉薦侯君集為相,也沒有跟李承乾走得太近,故而沒有發生推墓碑事件。言語間,對於那個明鏡,還是有些懷念的。

李元璦本有些叫苦,此刻聽得如此,隻覺得一切都值了,粗聲道:「區區海東蠻夷,想要霸佔我大唐領土,孰不可忍。不將遼東收復,皇兄有何面目位列千古聖君之列?」

李世民飄飄然的,高聲道:「此方皇兄不只要收復失地,還得讓高句麗的淵蓋蘇文至長安,為滿朝文武獻舞。」

李元璦瞬間不敢接話了,天曉得自己這隻蝴蝶,干擾到歷史走向沒。

萬一沒成功,如歷史一樣,那可丟臉了。

李治見自己的父親成功給李元璦轉移話題,扶額道:「父皇的意思是讓十六叔勸玄奘還俗……」

「……」

李元璦徹底傻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