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夜與晝》第四章
和殷白冰握手的感覺還沒從手上消失,豪華客廳中的情景還在眼前不時閃現,李向南臉上浮著回憶剛才情景的微笑在街上走著。他感到渾身充溢著男子漢的自信。和小莉的談話,在殷白冰家的談話,兩次勝利的征服,使他心情格外開朗。

星期天就是星期天。晴朗的天空下,一種熱鬧休閑的氣氛籠罩著街道。人們挎著菜籃子,來來往往打著招呼,撥看著對方籃子裡的物品,彼此聳聳肩,搖搖頭,無可奈何地笑著嘲罵兩句物價的上漲。李向南感到街道氣氛的親切。北京真好。生活真好。星期天真好。一個人有追求、有事業、不斷進取真好。自己已經開始了回京的活動,這是第一天的上午,勢頭不錯。雖然還沒有接觸最實質的事情,但是,他很有信心。迎面一對年輕夫婦,並肩緩緩推著嬰兒車走來。嬰兒鮮艷的小嘴,星星一樣好奇張望的眼睛。一切都是生氣勃勃的,腳下的柏油路似乎也是橡膠一樣有彈性的。

他現在該去哪兒?去顧恆家,顯然太早,大概還沒回來。周圍有什麼去處呢?對了,附近還有一個小學同學家,小時候的好朋友。由於家境困難,五年級就輟學去東北農場當農工了。前幾年因為頂替去世的父親才又回了北京,在工廠當勤雜工。

「你是……金……祥鑫?」

「你是……李向南?」

他興緻勃勃地敲開門後,在陰暗臟陋的房間背景前,和對方相互遲疑地辨認著,遲疑地伸手相握。撲鼻而來一種類似垃圾發酵的窒悶氣味。眼前的小學同學簡直讓他不敢相認。他那樣矮小,大概只有一米六不到,比自己矮一個頭;他那樣老相,滿臉皺紋,頭髮斑白,穿著件破爛黑汙的汗衫,腰間圍著塊補丁藍布圍裙,像個近五十歲的釘鞋匠;手指又短又粗,布滿乾裂的硬繭,握手時那樣拘束,像個山裡人。然而這正是自己的小學同學。那時,他和自己同桌,個子一樣高。

金祥鑫現在的樣子,就像李向南小時候看到的金祥鑫的父親。

當他這樣高大、這樣年輕地站在金祥鑫面前時,面對著與對方身高、相貌和「年齡」上的懸殊差距,他感到胸口發堵,感到一種窘促的難堪。他為自己人生的優越而難堪。他為自己沒有經歷與對方相等的艱辛勞苦而難堪。

兩個人在亂糟糟的屋子裡坐下了。房子僅一間,有十六平米。二十多年前,這是金祥鑫父親的住房,現在兒子繼承了。屋裡顯得很暗,因為窗外有一棵槐樹,因為四牆與天花板黑汙斑駁,還因為家裡的一切物品都是破舊的。桌椅都是破舊的,斷裂的桌腿還用鐵絲綁紮著。靠牆一台掉漆生鏽的縫紉機,一看就是三十年前的老牌貨了。一個大鋪,一個單人床,床單已辨不出本色,靠裡面,隔著一塊白布簾,後面似乎還有一個床。門口的走道裡放著一隻正在裝彈簧的單人沙發架。

「你在做沙發?」李向南進屋後笑問道,他竭力在金祥鑫家中尋找著樂觀的跡象來做話題。眼前,靠牆放著一個糊著紙的(紙已經破裂翻卷,露出裡邊的木板條)包裝箱,上邊摞著三個馬糞紙箱,都是商店裝百貨用的,上面還印有「小心雨淋,輕拿輕放」的字樣及圖示。這大概就是他們放衣物的地方了。

「嗯……」金祥鑫聲音沙啞地答道,他拿著茶杯拉開抽屜翻尋著什麼。

「自己做的就比買的好,起碼木料實在。做上幾件傢具,把你家布置布置。」李向南說著,在一張吱嘎嘎發響的椅子上坐下了。現在,他的身高不顯了,他被桌子和這摞紙箱夾著,遮擋著,與屋內環境比較融和了,一進門那種強烈的不安和難堪緩解一些了。自己總還算穿戴簡樸,要是衣冠楚楚地踏進來更會感到渾身不自在。

「我這沙發不是自己用的,」金祥鑫悶聲悶氣地答道,「做了賣錢的。」他翻出一個破信封,打開看了看,又搖著頭放進了抽屜,「茶葉哪兒去了?」

「我不喝茶,不渴,你甭張羅。」李向南連忙擺手。為了使自己與主人、與這房間儘可能融和,他盡量帶上了點他並不習慣的老北京腔。但同時,眼睛卻瞥了一下金祥鑫手中那隻臟汙的玻璃杯。

「那喝杯白水吧。」金祥鑫倒了一杯水放在桌上,又不知在哪兒翻了一會兒,翻尋出幾塊糖紙臟皺的水果糖,放到李向南面前,「吃糖吧。」他低頭不看李向南,動作遲滯地轉身往廚房去了。

「好,吃塊糖。」李向南顯得極為親熱地笑道,剝開糖紙,眼睛看著金祥鑫有些佝僂的背影,心中感到一種難以言狀的鬱悶和悲涼。這就是他的小學同學?

廚房一陣水龍頭沖洗的聲音。金祥鑫回來了,拿著幾個水淋淋的西紅柿:「吃西紅柿吧。」

「好,我吃。」李向南爽快地答應著。

「你怎麼知道我調回北京的?」金祥鑫放下西紅柿,在圍裙上擦了擦手,把走道裡的沙發架搬進門口,一邊接著上彈簧,一邊和李向南說話。

「我剛聽說。」李向南答道。其實兩年前他就知道金祥鑫調回來的消息,他沒敢這麼說,「你現在幾個孩子了?」

「三個。老大姑娘,上中學,兩個小子,上小學。」

「愛人在哪兒工作?」

「沒工作。變著法兒四處乾點臨時工。」金祥鑫低頭乾著他的活兒,「你幾個小孩?」

「我還沒結婚呢。」

金祥鑫抬頭看了李向南一眼:「你三十幾了?」

「我比你小兩歲啊,三十二了。」

「噢……」

「一分手有二十年沒見面了。」李向南感嘆道,「你還記得四年級暑假,咱倆有一天一塊兒步行去香山嗎?」

「不記得了。」

「怎麼會不記得呢?咱倆也不知道路,以為沿著玉淵潭後面的河一直朝上走就能到。天黑了,咱倆回不來了,叫人給送回來的。」

兩個小孩背著水瓶和鼓囊囊的書包,一早晨沿著河流朝西走著。李向南脖子上還神氣地掛著個望遠鏡:「來,咱們看看香山近點沒有?」兩個孩子站住,像模像樣地輪流舉起望遠鏡朝遠處天邊的西山瞭望著。

「近點了。你餓不餓?咱倆吃個饅頭吧。」李向南說。

「現在不能吃,等中午吃,要不該不夠了。咱們一人喝一口水吧。」金祥鑫認真地說。

兩個人舉起水瓶一人喝了一口,抹了抹嘴,又蹦蹦跳跳地拂著柳枝沿河走去……

「不記得了。」金祥鑫仍然低頭乾著活兒,淡漠地說道。

李向南心中一涼。

「這些年我光顧著掙錢養孩子了。在東北農場是這,回北京還是這。老愁掙不夠錢。別的都記不住了。」過了好一會兒,金祥鑫添了一句話。

李向南沉默了半晌,目光隨著金祥鑫一下下摸索的手又落到地上一個破舊臟皺的小帆布書包上,那裡面裝著釘子、螺絲。小書包上綉著三個顏色已模糊不清的紅五角星,中間一個大,兩邊兩個小。怎麼這樣眼熟?童年的記憶又被觸動了。他還來不及回想這個書包是怎麼回事,就先有一股惆悵悲涼湧上來,隨即記憶才閃亮著展露出它清晰的內容:這正是金祥鑫上小學時的書包。

他還帶著這份「財產」。

「小時候的事我也記得點,」也許是李向南的沉默使金祥鑫感到了什麼,過了一會兒,他又聲音沙啞地說,「放學了,我老上你們家去看小人書,你家小人書真多。有一回我媽病了,沒錢買葯,你還幫我從你們家找過葯呢。」

這話更增加了李向南的壓抑感。自己還在雄心勃勃地想乾番事業,而眼前這個同學似乎身心都已衰老了。看著金祥鑫那指頭短粗、乾裂的手——左手拇指上還纏著塊又黑又髒的橡皮膏,他突然湧上來一個思想:自己和金祥鑫屬於一個社會層次嗎?面對著這樣一個在底層辛勞生活的幼時的朋友,他突然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僅在物質上,而且在精神上都顯得太「奢侈」了。這是一種說不清緣由但卻非常強烈的感覺。

不,自己那不叫精神上的奢侈。自己立志改革社會,要使千百萬人更快地擺脫貧窮和愚昧。然而,他突然又想到的是:自己那種改革社會的所謂歷史使命感有什麼了不起?你能扮演一個強者的角色,不就是社會把你放在了那個位置嗎?

終究,他是一個現實的人。他此時實實在在地坐在久別重逢的小學同學面前,他來不及進行那麼多思悟。他應該說話。他希望自己能給小學同學一些樂觀影響。

「你這是做松花蛋呢?」他問。

門後牆角泡著一臉盆鴨蛋,另外一個臉盆盛著拌好的泥糊,地上是稻糠,旁邊是一堆已經糊裹好的松花蛋。

「是。」

「自己吃呢,還是賣?」這一次他沒敢唐突。

「賣。」

「現在政策慢慢寬了,掙錢的路子能比過去多點。」

「是。」

「你們廠搞改革了嗎?」

「鬧不清他們。」金祥鑫還在用力上他的彈簧。

「改革搞開了,以後收入高了,生活就能富裕些。」他寬慰著對方。

「我鬧不清這些。那是你們這號能人思謀的事。」金祥鑫舉起鎯頭敲著釘子。

李向南看著他無言以對。他又感到雙方存在的巨大的距離:「那你現在還有些啥指望啊?」

「沒有。」

「你下班除了做沙發、幹活,還幹什麼?」

「活兒就乾不完。」

「幹完了呢?」

「睡覺唄。」

李向南胸口又感到那種壓抑,但他還是含笑看著對方:「三個小孩都不錯吧?」

「啊……」

「你再說沒指望,這幾個孩子總是你的指望吧?」

「人總有點指望。」

他還說什麼呢?聽見大門哐當一聲開了,一個姑娘高興地哼著歌。

「這是老大——姑娘回來了。」金祥鑫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

她在門口出現了。很難相信這是金祥鑫的女兒。一個苗苗條條的中學生。白襯衫,粉裙子,紮成一束的烏亮頭髮,白嫩嫩的鴨蛋臉,照得屋裡似乎都亮了。

她瞥了李向南一眼,然後垂下目光看著腳尖:「爸,柱子讓你快去呢。他不耐煩了。」她撇了下嘴,沒好氣地說著,然後繞過父親走進屋裡,拉開那塊白布簾,露出一張顯然是她睡的比較素潔的小床,背對著李向南,一邊哼歌,一邊收拾起床上的東西。

「行,我上完這個簧就去。」金祥鑫答應道。

「爸,我想買把摺疊傘。」姑娘轉過身撅著嘴說,「同學們都有。」

「咱家不是有傘嗎?」

「破成啥樣了?」

「我這不是給你修補好了?」金祥鑫放下手中的活兒,站起來,從牆上摘下一把老黃油布傘,嘩啦啦撐開,緩緩轉著,打量著上面幾個補丁。

「我不要。難看死了。」

「能遮雨就行嘛。」

「我不要,我下雨就淋著。」

金祥鑫看了看女兒,愣怔了一會兒,慢慢收起傘,又坐下上開他的彈簧了。「好,給你買吧。」過了一會兒他說。

女兒在一個舊式小鬥櫥裡翻尋著,把一個抽屜放到地上,東西倒出來:「爸,這些東西你還留著它佔地方幹啥,不怕人家說你?」

李向南扭頭一看,是兩個「文化大革命」中的紅袖章,印著「東方紅兵團」的黃字,還有農場編號,上面別著許多毛主席像紀念章。

金祥鑫似乎沒聽見,過了一會兒抬眼瞅了一下,「放在那兒留著吧。」他毫無表情地說道。

「爸,你再不去,柱子就不管啦。」

「好,我去。」金祥鑫站起來,摘下圍裙,「李向南,你先坐會兒,我讓大小子在路口賣魚蟲呢,我去瞧瞧就來。燕兒,你陪陪叔叔。」金祥鑫說著走了。

「叔叔,你是我爸爸同學?」燕兒大方地瞧著李向南。

「是。」李向南微笑著走到燕兒跟前。

「你比我爸爸精神多了,我爸爸死氣沉沉地像個老頭。」

「你爸爸把你們這麼多孩子帶大,真夠不容易的。」李向南看著這鮮花似的女孩,眼前卻閃過金祥鑫那雙粗繭乾裂的手。女兒比父親長得還高。

「誰讓他們不計劃生育的。」燕兒撅著嘴說道。

李向南看了看她沉默了兩秒鐘,問:「你長大想幹什麼?」

「我?想唱歌。當歌唱演員。」燕兒一甩頭髮驕傲地說。她從枕頭下拿出一個磚頭式的小錄音機,一按鍵:「您聽這歌好聽嗎?」

「你的錄音機?」

「我借的。」

一個帶點童音的很甜美的女聲唱起了台灣校園歌曲。

「不錯。」

「這是我唱的。」燕兒臉一紅,自得地、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學歌可不容易了。家裡亂糟糟的,一回來就煩。每個星期天都得跑老遠去找老師。」

金祥鑫不會回來了。李向南帶著複雜的心情和燕兒告辭。他要去顧恆家了。

在路口,五六個人圍成的圈裡,他看見了金祥鑫。他蹲在那兒頭也不抬地用小紗布網杓在盆裡輕輕攪和著魚蟲,然後一杓杓舀進買主的瓶或罐裡,一邊舀一邊還叨叨嘮嘮地招攬著:「這魚蟲是今兒清早才撈來的,都是活的。您不信?這一攪和,不都還動嗎?沒錯。您要一毛錢的?再給您添半杓……」

李向南沒有讓他看見自己,悄悄走了。

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軌跡。豪華的客廳,陰暗的房間;漂亮的領帶,黑汙的襯衫;歡樂的童年,沉重的中年;衰老的父親,漂亮的女兒;雄心勃勃的改革家,辛苦麻木的勤雜工……過去和現在充滿著對比,人與人之間充滿著對比。什麼都不是生活的真理,它們的總和才是生活的真理。一個人感觸萬端,思想衝突千種,但什麼思想側面都不是他行動的邏輯,它們的總和才是他行動的邏輯。

他不知道,當他走了幾十步遠以後,金祥鑫慢慢放下杓,抬起頭獃獃地凝視著他的背影,混濁黯然的眼睛裡似乎透露出什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