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茅盾散文集》致黃紹衡
紹衡先生:對於一件藝術品的意見,並不人人能同;有時因為讀者主觀的關係,有甚相反的意見,亦是常有之事。在中國,因為傳統的觀念和習俗的熏染,人道主義的作品,幾乎完全不能得人了解。頗有些人很簡單的描寫一個乞丐在富家窗下凍斃而窗內尚在作樂等事算是人道主義的作品,這或者也可以說「是」,但我總覺得裝載象這一類的浮面而簡單的情緒的東西算不得精製的人道主義的藝術品。周先生的《西山小品》第一篇借迷信事寫人對人的同情心,第二篇寫被壓迫的賣汽水人的孤寂而強自寬慰的心情,其給我以深刻的印象;而我因此覺得那個賣汽水人是個可愛的人,是一個「人」,有一個「氣質」的心。這兩件事是平淡無奇的,然而在這兩件事下跳躍的情緒卻真是光怪陸離的。這些見解都出我的主觀,或許是看錯了,但我覺得既於此得了欣賞,亦就要沒口的稱許他是藝術品,有藝術上的價值。

《被殘的萌芽》一篇描寫粗率處,確如來書所雲,但是若離開表面而尋求內心,應該覺得這篇東西是真情緒的熱烈地流露,比無病呻吟搖頭作態的東西,至少要好十倍。

這是我對於該兩篇的意見,不知你以為有當否?

至於「批評創作」,我們極歡迎,不知為何緣故,竟少人賜教,我們正覺得寂寞呢!上期本刊「最後一頁」內亦曾提及,以後望大家多多賜教!

雁冰〔一九二二年六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