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口吐蓮花》了義與不了義與悖論
無數研究佛教的人,陷入到佛教的悖論中而不明所以,那些說「佛法深如海」的人,大概也是被佛教悖論搞得有點混亂,那些自以為正確的人我們就不說他們了,他們全是「大明白人兒」,只是我們多半對他們的明白沒什麼興趣——不過,情況也並沒有那麼悲觀,人們總會在「了義」的情況下契入空性,成聖成佛,而在「不了義」情況下談論成佛的方法。

在道德上,「不了義」的佛法鼓勵人們在人世間積極向善,慈悲為懷,它的終極很自然地指向眾生平等無礙,不過平等無礙以後我還要乾點什麼,佛法就沒什麼可說的了——這是佛教的一個很自然的結果,當你持空性見時,你便沒有偏好了,所有的意義都是偏好,你當然不能為任何偏好而行動,但你又不能不行動,所以你只能「如如不動」,記住,這還是一個悖論,如如不動,既不是動,也不是不動,即不是有意義,又不是無意義,即是又不是,怎麼說呢——當了義時,甚至連道德上的偏好都消失了,道德只是指向成佛的路,而並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在哪裏呢?它在見地中與禪定時得以實現——這便是東方神秘,一種別人無法見證而只能自己證得的神秘體驗。就連這體驗也是無法形容的,因它是一種悖論式的體驗,體驗這種體驗的是一個主體,卻得到無主體的體驗——它是絕對的無相或實相。

呵呵,每當這時,有人便會問,你怎麼知道的?或問,「你」怎麼會得到「沒有你」的體驗?

答案是:呵呵,不了義吧——成佛了你就知道了,現在你只是一個凡夫,有關那些超驗的事情,先信著吧,慢慢的你就全明白了!

誰能滿意這種回答呢?反正我不滿意,我認為那多少有點不可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