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於丹趣品人生》且停亭中且停停
為什麼想和朋友們談一談生活方式呢?為什麼想在當下說一說中國人的閑情雅緻呢?

不是為了讓我們拿出大把時光去浪擲,不是為了讓我們?棄理想和責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不要丟失自己。人生長路漫漫,如何用中國人的方式,從容踏上旅程?悠閑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嘗試。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園裏散步,會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邊要加個「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腳,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發,亭子就是讓身體休息、心靈放鬆的空間所在。

清代著名戲曲家、大文人李漁,在家鄉浙江蘭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這個名字的來由很有趣。

傳說當年李漁在家鄉修建亭子時,得到了許多人的贊助,出錢最多的是當地財主李富貴。財主贊助了資金,就定要給亭子取名,叫富貴亭。

李漁覺得太惡俗,就阻攔說:「且停停。」意思是說,你暫且停一下。

財主說:「我給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說該叫什麼?你不是也沒取出更好的名字來嗎?」

李漁笑著說:「我已說出名字了——且停亭。」

財主還想辯解,李漁說道:「且自在這裏停一停,歇歇腳,怎麼不能叫且停亭呢?這個亭子就叫且停亭了。」

後來,李漁還為這個亭子擬了一副對聯——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

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這溪山清靜中,不妨停一停。這種「停一停」能讓我們充充電,讓我們歇歇腳,讓我們靜靜心,讓我們回頭看一看出發的起點在哪兒,讓我們向前望一望最終目的又是什麼。在亭子裏喝一盞茶,養一會兒神,回味一下起點與目的之間,過程本身也是意義,這一路上每一步,真實都是風景。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許那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地方,甚至不是具體的一段光陰,一盞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意境,都可以走進去,體會生命中的一種從容。

為了上路時走得更輕鬆,且自停一停腳步,不要丟了趕路的自己。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