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秦皇紀》第三十一章 齊國中計
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異人正在處置公務,黃石公喜滋滋的進來,沖秦異人稟報,道:「君上,上將軍捷報,齊國已亡。」

「好!」秦異人抬起頭,大是歡喜,笑道:「寡人剛回到鹹陽,王翦就把齊國給滅了,他掐指算好的吧?」

秦異人率領十萬秦軍趕去楚國邊境,大張旗鼓,擺出一副秦國調動五十萬大軍的樣兒,這很好的『迷』『惑』了楚國。一達到目的,秦異人就快馬加鞭,趕回鹹陽,實在是韓魏兩國滅亡之後,需要處理的政務太多了,他擔擱不起。

當然,秦異人留了自己的儀仗,要秦軍時不時打著他的儀仗四下晃晃,接著『迷』『惑』楚國。[

「呵呵!」秦異人這話頗有點調侃的意味,黃石公會心一笑。

「君上,君上······」就在這時,只見樂間飛也似的沖了進來,遠遠就叫嚷開了。

秦異人一瞧,只見樂間眼睛紅通通的,一臉的焦慮,不由得一驚,忙問道:「樂間,你怎生了?」

「君上,阿父······」樂間知道樂毅的時間不多了,悲從中來,『揉』著眼睛,再也說不下去。

「什麼?樂毅先生······」秦異人大驚失『色』。

秦異人非常敬重樂毅,一是因為樂毅德高望重,值得敬重。再者,樂毅對秦異人多有提攜與幫助之恩,可以這樣說,要是沒有樂毅相幫,就不會有今日之秦異人。

當初,秦異人要『操』持掄材大典,正是樂毅鼎力相助,為秦異人邀請荀子和公孫龍子,並擔任掄材大典的評判,可以說是恩重如山。

乍聞此言,由不得秦異人不驚。

「君上,阿父要見你。」樂間總算緩過一口氣,把事兒說了。

「快!快!快!」秦異人一邊說一邊飛也似的沖了出去。

樂毅此時要見秦異人,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有天大的事情,秦異人不能不急。

「君上慢點。」黃石公扯起嗓子叫嚷一聲,卻見秦異人跑得更快了,隻得從後追來。

樂間邁開步子,飛也似的沖了出來。

就這樣,秦異人風風火火的趕到樂毅府上,衝到樂毅的病榻前,只見樂毅臉『色』蒼白沒有一絲兒血『色』,目光渙散,不用想也知道樂毅已到了彌留之際。

「先生。」秦異人眼圈兒一紅,眼睛流了出來。

樂毅對秦異人的幫助非常大,正是因為有樂毅的幫助,秦異人這才成功『操』持掄材大典,成為天下第一名士,名動天下,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才能問鼎秦王寶座。

「君上。」樂毅說話很是艱難,看著秦異人眼裏儘是欣慰。

秦異人的才智,樂毅非常佩服。更重要的是,秦異人有著人所能及的容人之量他不搶臣下的風頭,諸如把指揮秦軍大戰的機會交給李牧,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這份度量誰都得心折。

「君上,臣時間不······多,有句話……不……得不……說。」樂毅鼓足力氣,結結巴巴的道:「齊國已滅……切不可······急躁。應當先……固根……本,緩……圖……楚。」[

聲音越來越小,如同蚊蚋似的,要不是秦異人的耳音不錯一定聽不清。

一句話說完,樂毅脖子一歪目光黯淡,與世長辭。

「先生憂心天下,異人敢不謹記。」秦異人悲從中來,放聲痛哭,向樂毅的遺體鞠躬。

樂毅在臨死之前,還在為秦異人出謀劃策,叮囑秦異人,這份品德令人讚佩。

「阿父!」樂間撲上來,搖著樂毅的遺體,哭得天愁地慘。

黃石公抹著眼淚,沖樂毅的遺體深深一躬。

樂毅望重天下,誰都得敬佩,就是黃石公也不例外。

「君上,樂毅先生的後事如何處置?」黃石公問道。

「厚葬!一定要厚葬!」秦異人想也沒有想,脫口而答。

「甚好。」黃石公也是贊成,提醒秦異人道:「君上,國事繁劇,還請回宮吧。」

秦國的政務原本就很多,不僅僅是臣下多,就是國君也不少。滅了韓魏齊三國後,這政務就更多了,秦異人的確是沒有時間再呆在這裏,應該回宮,沖樂間道:「樂間,先生的後事,寡人自會處置,你節哀順變吧。」

「謝君上。」樂間沖異人施禮。

秦異人紅著眼睛離開樂毅府上,回到宮中。剛到上書房,只見范睢、尉繚、蒙武、蔡澤他們都來了,個個一臉的喜『色』。

「君上,你這是怎生了?」范睢把秦異人悲痛的樣兒看在眼裏,大是驚奇。

「樂毅先生走了。」秦異人的聲調有些低,很是悲痛。

「什麼?」一片驚呼聲響起,出自范睢、尉繚、蒙武和蔡澤之口,個個張大了嘴巴,一臉的難以置信。

樂毅不僅才智不凡,望重天下,還是一個令人敬重的長者,乍聞他的死訊,眾人不得不震驚。

「哎!」范睢長嘆一聲,一臉的落寞。

范睢比起樂毅的年紀要小,勉強算得上是同一代人,白起死了,樂毅又死了,范睢同時代的人更少了,他難免落寞。

「都坐吧。」秦異人招呼眾人坐下,道:!生辭世之際,叮囑寡人,先固根本,緩圖楚,你們以為如」

「先生真是高義,辭世也不忘天下呀。」范睢慨然一嘆。

眾人齊齊點頭,大為贊成這話。[

樂毅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是沒有忘記天下,仍是在叮囑秦異人,為秦國出謀劃策,論怎樣讚譽都不為過。

「先生高見,臣贊成。」率先贊同的並不是范睢、黃石公和尉繚,而是蒙武。

在往昔裡,蒙武往往是最後一個發言,而且還多有與人相異處,今日卻是率先贊成,這令秦異人有些詫異,瞄著蒙武,問道:「蒙武何以見得?」

「君上,你想呀,大秦銳士東進,兩載而滅韓魏齊三國這是何等之速也?」蒙武頭一昂,胸一挺,很是自豪,道:「這都是大秦銳士善戰,上將軍善謀之功也。然,滅國太速,也有不少問題。一是大秦所拓之地太多極需要治理,這就需要時間。」

「嗯。」眾人齊齊點頭,大為贊成這說法。

秦國在兩年裏滅掉韓魏齊三國秦國的版土一下子就擴大一倍,口眾急劇增加,這極需要治理。若是不能治理得好的話,不僅不能使用韓魏齊三地之力,還會出大問題,甚出會發生動『亂』。

「二是大秦拓地廣,需要駐守的銳士也就多了。攻滅韓魏齊三國後,大秦需分兵二十萬駐守。上將軍帶去山東的大秦銳士,能用於伐楚者不過十萬。也就是說,眼下的大秦之軍遠遠不夠用了,還要再練新軍。」蒙武眼中精光閃閃。

這話同樣很有道理秦國的土地更廣了,城池更多了,然而問題也來了,駐守各處的軍隊也就需要得更多了。

要知道,韓魏齊三國雖滅,還有不少殘餘勢力,各國的王公貴族、世家豪強,還在當地,若是不能駐守足夠的軍隊進行威懾的話他們一定會起而造反,會令這三地動『盪』不安。

眼下的秦國還騰不出手來對付這些貴族遺老,而是要以掃滅列國為務。

對付這些殘餘勢力,要等到掃滅列國之後去了。

韓魏齊三地很是廣闊,比起原先的秦國還要大,用二十萬大軍來駐守,這是最低數目了。如此一來,秦國的軍隊就不夠用了,若是眼下對楚國用兵,要滅楚的話,秦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先固根本,把韓魏齊三國之地治理好,收拾好民心,訓練出新軍,再來滅楚,就好辦多了。這就是樂毅辭世前叮囑秦異人「先固要本,緩圖楚」的高明處。

「蒙將軍所言極是,臣等贊成。」范睢他們紛紛表態。

「嗯。」秦異人重重點頭,道:「楚國落後,而又為世家大族把持,就算楚國知道大秦一定會滅楚,楚國也難有所改變。就算改變,也難以提升其實力,法與大秦抗衡,是以,暫緩滅楚也不可。」

楚國是七大戰國裏面最落後的一個,空有廣闊的土地城池、眾多的人口,卻是沒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實力。別的不說,就說軍事,到了戰國時代,楚國還在用春秋時的車戰。戰國時代,戰車已經為騎兵取得了,而楚國還在大量使用戰車,太讓人語了。

更別說,楚國的朝政為世家大族把持,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會拒絕改變,這就是吳起、屈原在楚國變法失敗的原委所在。

是以,暫緩滅楚,對秦國不會有什麼不利,反而很有利。秦國完全可以在滅楚之前,全力「消化」韓魏齊三國,若是治理成功的話,秦國的實力將會空前強大。

「君上聖明!」范睢他們齊聲讚揚。

眼下,秦國追求的統一偉業進展順利,山東六國已經被秦國滅了四個,只剩下楚國和燕國了,可以說是形勢大好,只需再加把勁,就能把這兩個也給滅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秦異人能做出暫緩圖楚的決定,的確是令人欽佩。

滅掉楚國這個版圖最為廣闊的戰國,完成一統偉業,誰個不想?可以說是天大的誘『惑』當前,秦異人不為所動,這太難得了。

「君上,齊地新下,急需派人前去治理,還請君上擇人。」范睢提醒道。

「丞相以為何人可使?」秦異人把在座諸人一瞧,有些難辦。

「這……」范睢想來想去,也是想不到一個合適的人選。

王綰、李斯、范增、蔡澤都可以,問題是,他們都有事,脫不開

「人才呀,還是太少。」秦異人嘆息一聲,道:「寡人看,這事兒只能黃石走一趟了。長史之事,就由尉繚暫代。」

黃石公不僅精通兵道,還有政才,派他前去很是合適,眾人沒有異

「諾。」黃石公也沒有辭,欣然領命。

「田建押赴鹹陽,後勝就地斬首,以他的頭顱收齊地民心。」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

後勝是個『奸』臣,絕不能放過他,把他就地斬首,真的能收得齊地民心,這是廢物利用。

〖∷更新快∷∷純文字∷〗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