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第257章 大楚的教育-科舉體系(下)
武科、即武科舉。

始創於武周年間,迄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

宋朝雖然重文抑武,但武科舉一樣設立,只不過宋朝的武科舉是武皮文骨。

參加武科要先考文化知識、軍事理論,這些過關之後才能參加武藝的考核。

所以說,宋朝的武科舉不夠純粹。

說是選武將,但參加科舉的並不多,有時候甚至出現無人參考或參考者無一錄選的情況。

皇帝礙於面子,往往會從文科中挑幾個進士,名義上是棄文從武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然後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學子搖身一變成了勇冠三軍的武狀元。

真,謎之操作。

而現在駱永勝計劃舉辦的武科,則是純粹的武科。

「術業有專攻,文就是文,武就是武,大楚,絕不允許出現文臣領兵、武將養老的情況,孤也不會允許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出現。」

駱永勝高坐首位侃侃而談,將自己的計劃通盤講解出來。

「文科大家都知道是個什麼樣,詩書傳家的士族或者寒門子弟,打小攻讀詩禮,長大參加科舉,從而出仕為官,治理國家地方。

但是呢,這種取材很單一也有很多不妥,孤向來不喜,所以才有了《楚典》,有了替代科舉而出的大楚國考。

將來呢,孤的打算是將讀書這種家庭式教育改成公有製教育,由朝廷出面收納學生,普及教育。不過這一點你們不用多操心,跟你們也沒關係,咱們現在隻說武科。

武科就是孤效仿文科,準備進行大範圍推廣的教育體系,從四五歲的稚童一直要到十幾歲的小夥子通通含括進來。

他們自幼就要在學校裡習武強身,稍微大點還要會識字讀書,和同學一起研讀兵書、學習兵法、精通陣略,到了大時,優等者拜將賜金,劣者入伍當兵或者改行做武師,我大楚朝廷的武校、軍校開到哪,他們就到哪裏當老師,為我大楚,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軍事後備力量。

自古文武皆有爭,或武勝而文弱,則莽夫亂政,篡權謀國,或文勝而武弱,國家積弱屢遭侵犯,現在孤要兩手一起抓。

文不能斷,文斷則文明斷。

武也不能斷,武斷則脊樑斷。

武科籌備之事勢不容緩,今日召諸位來,一是孤通報此事,二一個便是詢問諸位,可有什麼想法建議,今日藉著這個機會都盡可以提出來,咱們大家一道完善斧正,儘快落實推行。」

大家都很高興,也都很振奮,因為駱永勝要籌辦武科的事是在釋放一個信號,一個讓大傢夥可以安心的信號。

那就是即使大楚統一天下,也不會像趙宋那般重文抑武。

前幾天哥幾個在一起喝酒,可沒少嘀咕這種事。

眼瞅著海清河晏,大王廓清帝宇,會不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會不會也跟著劉邦那般,狡兔死走狗烹呢?

畢竟,大家可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勛,怎麼看都是不穩定因素。

五代武將篡位的次數太多了,大家心裏可都沒底。

實在不行,就只能盼著駱永勝也來次杯酒釋兵權,大家放下刀槍回老家種地也算是件好事。

如今駱永勝的一番話算是安了大傢夥的心。

新朝成立之後,駱永勝不僅不會壓製武將,甚至還打算給武將助助威風添添勢。

搭建系統化的武將教育體系,保證國家軍事力量的傳承有序,不出現文臣領兵、武將養老的情況,可不就能最大程度保證武將的立身之本。

若是將來文臣發橫欺負武將,後者也能召集一大幫子同窗故友和丫的乾。

看著興高采烈的一大幫子武勛,駱永勝微微蹙了一下眉頭,趕忙開口潑上一盆冷水。

「開心歸開心,可不準得意忘形,尤其是孤要強調一點,孤保證不會讓文臣對你們指手畫腳,但同樣,你們中的誰要是讓孤知道,企圖或者膽敢用刀來對文臣指手畫腳的話,孤也絕不會放過。」

戰爭服從政治、政權領導軍事,這是原則紅線,是絕對不容商量的地方。

文武分工明確的目的還是為了服務政治大局,這件事上駱永勝還是拎得清的。

大傢夥都收拾起三分得意,老老實實的表態一定謹記。

但是觀人知心的本事駱永勝早已臻至化境,僅從眼神和精神勁頭的細微變化便看的心知肚明,不由得心中一嘆。

希望這群老弟兄將來別犯渾吧。

「子喬、彭誠,你兩人江湖出身,雲交四海豪傑,故友不少,既然如此就麻煩你們兩人替孤招攬一下過去的江湖豪俠,來我大楚入仕,將來出任第一批武校、軍校教頭。」

兩人出列抱拳,口稱遵命。

「當然,召集舊部的事到底是件小事,順手做一下記在心上就成,你倆都是大將軍,首重還是得忙著軍務,等再過兩個月,降軍的整編結束,我大楚新的軍製推行後,你們兩人就得帶兵北上了。」

帶兵北上?

那就是出征打仗啊!

這下兩人才更加高興,急急忙問道:「大王欲征何處?北上,可是要兵進三關,光復燕雲十六州。」

「那太遠了,孤和國家都還沒做好準備。」

駱永勝搖頭:「東京雖陷、趙宋雖亡,可多地仍然是趙宋舊地,未服王治,你們屆時北上,便是奔著河南、山東、河北三地,另外,朱克甫、聶方。」

「末將在。」

「你們倆也要準備一下,到時候,你們出函谷去鳳翔、漢中,順便若是可以,連著四川的劉世通偽蜀政權一道滅了。」

駱永勝目露精光,沉聲道:「天下,該重歸一統了。」

一統天下,重整河山。

大傢夥的精神頭更加高漲,急寥寥的領命,站在班列中也是個個抓耳撓腮,面紅耳赤,恨不得立馬就提兵北上。

見大傢夥都有了差事,空下來的降將寇仲、楊延昭都沒有差事可做,不由心中嘆氣,隻當是駱永勝不信降將,還是駱永捷這會子站了出來。

「大哥,可有臣弟效命之事。」

不僅是駱永捷,成武這孩子早就站不住了,外姓將領都有差事,他們這些宗族重將反倒閑著,那成什麼樣子了。

總不能閑在家裏看人家建功立業吧。

「父王,兒臣願提一支勁旅南下,替父王征討林閩、陳粵等偽朝,請父王放心,兒臣一年之內,必滅兩國。」

「閩越兩廣暫且別管。」

駱永勝搖了搖頭,看向駱永捷和駱成武兩人:「你們陪孤東征升州,然後,咱們去揚州。」

揚州?

兩人眨了下眼。

那地方又不是趙宋重軍把守的要害,隨便派一個偏將也就拿下了,駱永勝何必親往。

等等。

揚州!

「十年前,孤剃度易容倉皇逃命,十年後,孤當然要去看看,什麼叫揚州瘦馬。」

揚州那一腳、那一夜。

駱永勝記了十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