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第261章 爵位之爭(中)
工部,軍器監。

這算是大楚剛掛牌成立不久的新部門,最早的前身就是駱永勝搗鼓出來的那些小高爐,這麼多年的發展到如今,總算是有了自己的署事衙門。

軍器監屬於技術部門,所以監丞不是傳統的官員,而是技術工匠。唐福來到後也掛了一個副職,主要負責在軍器監中搭一個火器局的班子。

打來到南昌後,駱永勝一直忙這忙那,還真沒什麼功夫來看過唐福,這還是第一次。

趕等駱永勝到的時候,唐福這會子正忙的腳不沾地,臉上也不知道染的什麼東西,烏漆嘛黑的。

「唐福、唐福!」

軍器監的監丞就是之前那個在瓦石莊、溪谷集搞鍊鋼的池師傅,這會陪著駱永勝來火器局,四下裡沒看到唐福不禁急的大喊起來。

「來了來了。」

唐福打一處瓦舍裡跑出來,正看到被數十人簇擁,眾星捧月般站立的駱永勝,嚇得又快跑幾步,上前見禮。

還沒跪下呢,就被駱永勝一把扶住。

「大楚沒跪禮,站著說話就成。」

「謝大王。」

雖說宋朝也不興跪禮,可這特權是對人家士大夫,別的階級想都別想。

寇凖為相領軍,就是邊軍主帥見到寇凖也得行跪禮,遑論唐福一個匠人見駱永勝這般君主了。

這也就是大楚上下一視同仁。

「你這火器局夠偏的啊,再走二裡地都出城了。」

「沒辦法,這火器不同尋常鐵匠作坊,最易出事故。」

唐福解釋道:「現在臣在這裏屯了能有近十萬斤火藥,要是出意外,小半個南昌城估計都沒了。」

「有什麼進展沒。」

駱永勝一馬當先走在前面視察,老池和唐福就亦步亦趨跟著介紹。

「大王早前說的火槍,臣和以前的一些同僚商議過,池監丞給了很大的支持,軍器監鐵器局給打了一套模具出來,就是這槍管有些粗糙,火藥填充進去後容易炸膛。」

唐福給駱永勝找了一批試驗件,形狀上有些類似明初時期的火銃,算是前膛槍。

火槍的發展歷史很多人早已爛熟於胸,不多解釋。

就駱永勝自身淺陋的工學知識也知道現在唐福面臨的一些技術困難。

無非就是無縫鋼管鍛造技術。

這個技術你要說它難吧,畢竟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產物,對於這個時期的中國確實有些難,可這個技術和古代火槍有多少關係?

沒無縫鋼管之前歐洲大規模列裝的後膛槍難不成是外星人送來的。

沒有無縫鋼管就造粗糙一點唄。

駱永勝撫摸著這桿火銃,雖然知道這只是一個殘次品,一個無法上戰場的燒火棍,但臉上的喜色卻是半分沒有作假,他向唐福說道。

「這手工製造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孤對你們沒太多的要求,剛開始慢一點、威力小一點、射程短一點,孤都可以接受。

你們真正要做的,不是說儘快造出一把可以拿上戰場殺敵立功的武器,孤不急國家也不急,而是在製造的過程中將詳細的技術過程、製造參數記錄下來,同時也要把遇到的困難記錄下來。

比如涉及哪些工業領域的技術難題,你提到過槍管的問題,那就讓鐵器局來攻克,他們在攻克的過程中也要記錄完善詳細的研發過程、技術參數。

這樣,一步步的來,雖然造的只是一把火槍,但在製造的過程中,最後完善的,卻是一個國家的工業系統。」

問題,是人帶來的,解決問題的,同樣是人。

眼下的中國沒有工業革命,沒有完善的工業體系,那又如何。

原地踏步等著八百年後洋老爺來教?

沒有就去慢慢構建架構、慢慢積累、慢慢摸索和進步。

駱永勝不是一個技術工,也不是一個匠人,他是一個君王。

必然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整日泡在工部去點所謂的科技樹。

真花個十幾年去點亮一項科技,這個國家都差不多該亡了。

但駱永勝擁有支持工業進步和扶持工匠研發的思想,這就是對國家攀登科技樹最大的幫助。

有句話說的好。

中國的問題從來不是科技樹點歪了,而是思維樹和教育樹點歪了。

唐福是幸運的,因為駱永勝給了他很大的支持。

「你大膽的去做,放心的去實驗,不要有思想壓力更不要有任務壓力,不是說必須要在什麼時間交出孤想要看到的火槍,三年造不出來那就五年,五年造不出來就十年,沉下心,踏踏實實的去摸索去完善,孤相信總有一天,咱們這個國家可以一天就造出成千上萬把火槍。」

這話說的唐福感動不已,向駱永勝抱拳承諾。

「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辜負大王的期許。」

「嗯,孤相信你。」

伸手拍拍唐福的肩頭,駱永勝勉勵了一句,復又問道:「對了,火槍的胚型既然都做了出來,那火炮呢。」

「也做了一門,不過只是虛有其表,還沒拉出來實驗過呢,大王請。」

唐福忙引著駱永勝來到另一處空地,這裏陳列著一個龐然大物,被用一層幕布遮蓋,幾名匠人扯下幕布,廬山真面目便進入駱永勝的眼中。

隻一眼,駱永勝就怔住。

這他娘的,烏爾班?

很快駱永勝就反應過來,眼前這個和歷史中的烏爾班巨炮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為眼前這個由唐福製造出來的巨大炮管,就單純只是一個由鋼鐵打造而成下粗上窄的圓柱體而已。

甚至還沒有焊接火藥閥呢。

但不得不說,一提到大炮,似乎怎麼都繞不過烏爾班炮,畢竟這玩意的辨識度太高了。

「還沒實驗過?」

「沒。」唐福有些尷尬:「當初造的時候造大了點,若是附和口徑的話,僅一枚鉛石混合的炮彈可能就要八百斤以上。

光裝填我們還沒想好如何操作,也沒有詳細的實驗參數來準備相應推動這枚重量炮彈的火藥用量,所以就封存了,臣打算按照這個比例先造一個小一點的。」

「不得了啊。」

駱永勝嘆為觀止,滿意點頭:「既然有方向了那就去做吧,孤支持你。」

「謝大王。」

「是孤要謝謝你。」

駱永勝又看了一眼這巨大無比的炮管,轉身。

「將來,無數大楚的後人都會謝謝你。」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