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第359章 北伐!北伐!(十一)
契丹人坐不住了。

駱成武帶著軍隊在大草原上屠戮了一個又一個的部落,目的就是為了把契丹人的主力軍隊從遼東逼出來,逼到大草原上進行決戰!

而且,遼人一定會同意,甚至也願意與大楚在草原上進行決戰。

為什麼。

因為這是遊牧民族的自信。

他們是生在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會的可不僅僅只是騎射。

穿插、襲擾、分割、騎砍。

凡是跟騎兵作戰的技能他們都早已爐火純青,這種能耐,是漢人或者說農耕民族不具備的。

因而,在世界戰爭史中,在火槍、火炮還沒有誕生之前,遊牧文明的這種戰術幾乎堪稱無敵。

成吉思汗的上帝之鞭抽的歐洲人苦不堪言。

蒙古四獒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卻在艾因賈魯一戰飲恨沙場。

艾因賈魯戰役讓西方人找到了戰勝蒙古人的法寶。

那就是阿拉伯馬配重騎兵。

此戰之後,蒙古西征宣佈結束,西方開始陸續的收復失地,蒙古方面卻是節節敗退,最終成吉思汗一手締造的大蒙古體系轟然倒塌。

這便是戰爭史的必然發展。

沒有無敵的戰術,戰爭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科技!

頭戴鐵盔、身披鎖子甲、拿著大馬士革彎刀的馬穆魯克騎兵在貝山創造了歷史。

他們全殲了怯的不花西征的蒙古騎兵,親手埋葬了大蒙古最偉大的榮耀,奪取了那世界之王皇冠上的明珠。

駱永勝等了那麼多年,大楚也等了那麼多年。

終於等來了一支重騎兵軍團。

一支完全由阿拉伯馬配備的重騎兵軍團。

由彭誠率領著,在靜謐的夜空下,飲馬沽源口。

「契丹人一定會來的,最終的大決戰即將到來。」

塞外的風很寒,可彭誠的心卻滾燙。

看著迎風獵獵飛揚的大纛,喃喃自語。

「來吧。」

幽州,高粱河。

在堅守了二十七個日夜之後,這個由韓德昌一手打造出的遼軍陣地終告失守,隨著陣地上那數百座塢堡被拆除,遼軍的崩潰便無可阻擋。

被韓德昌強征入伍的十幾萬壯丁僅僅死傷了兩成便直接嘩變,頂著所謂督戰隊的刀箭逃的一個不剩,而韓德昌自己率領的十萬中軍也終究沒有能抗住楚軍近乎亡命般猛烈的攻勢。

幽州戰役,到了收官的階段。

「該撤了,可是,往哪裏撤呢。」

大病難愈的韓德昌在帥帳中對著地圖發獃。

他想去渝關接著守,可是意義何在呢。

上京的聖諭已經到了,蕭綽和耶律隆緒即將帶著所有的契丹貴族離開黃龍府回到大草原。

這就意味著,遼國將徹底的放棄所有侵佔中原的領土。

那堅守渝關,抵抗漢人入遼東的意義還有嗎?

沒有了。

擺在韓德昌面前的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帶著殘兵北套回草原。

「但是,逃得掉嗎。」

韓德昌低聲笑了起來,這聲音越來越大,最後,已是狂笑。

二十七天,他在幽州死死守了二十七天,在瘋狂的漢人軍隊攻擊面前守住了二十七天!

這是個奇跡。

遼軍已經付出了六七萬人的傷亡都沒有崩潰,這難道不是奇跡嗎。

即使沒有漢人方面統計的數字,但韓德昌敢打包票的說,漢人方面的犧牲絕不可能低於三萬!

他甚至全殲了漢人方面一個整編衛!

可那又如何呢。

結果卻是大遼放棄了他。

像扔一個破麻袋般拋棄了韓德昌。

二十七天,周柏已經將幽州圍了一個水泄不通,隻留下去渝關一條路。

一條死路。

因為朱克甫率領的右路軍已經在金州登陸。

五萬由女真、室韋還有高麗國組成的混編聯軍不出蕭綽的預料搖身一變、更弦易張做了漢人的走狗,大搖大擺的闖進大遼的疆域,直趨渝關。

所以周柏圍三闕一留出去渝關的目的就是逼著韓德昌和女真等部族火併。

讓他們兩敗俱傷、讓他們狗咬狗一嘴毛。

「不走了、不走了。」

韓德昌拎著兩壇酒,著親兵殺了自己最愛的戰馬,生火架烤。

「老夫戎馬四十年,從未在軍中飲過酒,今日,算是破了例。」

端著酒碗,韓德昌笑的鬚髮皆張,可一眾親兵看著,卻是淚流不止。

「老夫自統兵以來,便蒙先帝、今上恩重,委我大丞相,爵封齊王,鎮守這燕雲十六州。

幾十年來,老夫也算為大遼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了。」

又飲下第二碗酒,韓德昌更加開懷。

「老夫兩個兒子,具陣亡於沙場,罹難於兵戈,沒有一個脫逃戰陣、沒有一個投降屈節,此為老夫生平之大快也!

罷罷罷,老夫早就該死,苟延殘喘了幾年,命數終有盡時矣。」

「齊王殿下!」

一眾親兵聽的心頭狂跳,放下酒肉,跪滿一堂。

「老夫該死,可爾等不該死。」

韓德昌取下自己的頭盔,解下自己的甲胄,斷喝一聲。

「爾等聽命。」

「在。」

「卸甲去盔!」

一眾親兵隨將隨不明就裏,但還是聽令照做,盡去甲胄。

韓德昌拍了拍手掌,只見從偏室內走出十幾個農戶老者,各自手裏拿著刮刀、剪子。

還有不少侍女捧著衣物。

「這些位老人家都是城裏給人修發、修鬍子的,等下他們會給你留出漢人的髮髻、須容,而後你們便全部換上漢人的衣服逃至鄉下、山野之中。

你們都會說漢話,去換個名字學學種地,幾年之後便可以堂而皇之的出來做漢民,還可以重新娶妻生子、安享天年。」

所有人都怔住了。

「活下去吧,不要覺得這是恥辱。」

韓德昌有些疲憊的揮手:「這沒有什麼好羞恥的,死的人已經夠多了,沒必要再繼續去赴死。

活下去,將來若是有朝一日,我大遼、我契丹還能重新打回來,你們、你們的子孫後代也可以重新回到祖宗的懷抱之中,到那個時候,再為老夫報仇便是。」

更名換姓做漢人,將來找個機會,再捅漢家王朝一刀!

這就是韓德昌的打算。

「其實老夫倒是想將來我大遼一時半會打不回來,這樣你們就有機會從咱們契丹的兒郎中培養出一代英才來,考漢人的官做,學他們是如何強大起來的,然後,從內部瓦解這個王朝!顛覆他們的政權,重新迎回我大遼的江山。」

韓德昌哈哈大笑,指著一群人。

「記住了,這是老夫的遺命,任何人都不得違抗。」

大笑三聲罷,韓德昌便拔劍出鞘,搭在了自己的脖頸處。

在無數驚呼聲中,愴然一笑。

「四十載功過作古,八千裡江山如塵。

燕雲兵戈起漢胡,夢中宏圖難作真!」

誦罷絕命詩,韓德昌再無眷戀,刎頸自殺。

韓德昌的死是遼國基業崩潰的第一塊基石,卻也為大楚留下了,第一批陰謀的種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