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楚書,太祖皇帝本紀》第366章 戰後問題總結大會(一)
不出此時西京所有的官員的預想,他們很快就等到了禦前司傳出的消息。

駱永勝召見了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員到皇宮外的國家大禮堂列席參會。

別覺得三品以上來的人就少了。

那也得幾百人。

西京是什麼地方,京城啊。

俗話說得好,首都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官。

還是大官。

內閣、朝廷、大元帥府,光這軍政兩套班子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少數就得上百位了。

再加上君衛隊中央總署呢。

知道在百官嘴裏,是怎麼形容這個中央總署的嗎。

『小朝廷』!

對比內閣和朝堂,中央總署儼然就相當於是獨立於外的中央第二套班子,內部有著完全明確的層級架構,從嚴真往下,一樣分了幾個部,加上地方省、府、縣三級的行署班子,可以說,即使有一天駱永勝解散了內閣和朝堂,這個天下他還是亂不了!

當然,雖說是兩套班子並軌同行,但內閣和中央總署之間的關係倒是談不上水火不容,因為兩者之間的職權並不衝突。

內閣抓政務,君衛隊抓思想和教育。

各忙各的。

現在因為駱永勝的深夜傳召,倒是讓大傢夥難得的機會都聚到了一起。

寇凖來的最早,誰讓他的府邸離著最近,要是擺架子的話寇凖完全可以等一陣再出門,但他顯然沒這個打算。

之前做了三十年宋臣,如今又做了六年的楚臣,說實話,寇凖也累。

他已不在年輕,算算,六十的人了。

一時間,坐在會場內,寇凖的心緒就飄了很遠。

身後,越來越多的腳步聲響起。

參會的官員們都到了。

眾人也都看見了寇凖,還都不由得一怔,顯然是沒有想到堂堂內閣首輔竟然如此提前的先趕到了會場。

愣神之後,紛紛來見禮。

「閣老。」

有人走近輕輕喚了一聲,把寇凖從沉思中喊醒。

「閣老想什麼呢?」

「沒什麼。」寇凖隨口遮了過去:「契丹已滅,國家大喜之日,老夫替著開心呢。」

身邊圍著的一群官僚便就順著這話紛紛附和,一口一個國家之喜、一口一個陛下神威。

說的,全是廢話。

文官這邊基本都是寒暄,而武將方面則就聊得眉飛色舞了許多。

這次北伐大捷,他們雖然沒能夠得以跟上,但同為大楚的軍人,也是與有榮焉的。

而這群武將中,又由以參謀司的一眾參謀們最是開心。

戰局的發展雖然在最後超出了參謀司的意料,但總體上來說很是偏差不大,這一次戰後論功行賞,他們這些作戰參謀一樣有功。

可喜可賀。

和文武兩班的官員各有所聊不同,會場那有那麼一群人打進了會場就不說話,即使說,也是小聲的竊竊私語,很少出現三五成群高談闊論。

這是中央總署的官員。

一群在其他大楚官員眼中有些另類的存在。

三個圈子互不打擾。

在這個奇特的平衡中,十幾名大漢將軍走進了場中,其中一人揚起嗓音。

「聖駕到!」

原都還在各自紛擾的百官齊齊站起了身。

會場瞬間鴉雀無聲。

矚目中,一身皮弁服的駱永勝走了出來。

「吾皇萬歲。」

這時候,便是連見面的禮節都不一樣。

內閣和朝堂的百官都是作揖禮,而大元帥府和中央總署的官員都是抬右臂。

這種抬手禮最初只是作為軍禮使用,後來嚴真拿了過來,直接當做君衛隊的參禮。

既然某些人總喜歡說跪禮是一種折辱,那作揖彎腰就不是折辱了?

索性,君衛隊也別作揖了,就都行抬手禮吧。

駱永勝豎手還禮,一馬當先的坐在了會場禮台之上。

「這麼晚召集諸卿來,是關於北伐的事,當然,朕知道你們肯定都已經知道了,逸兒,你再讀讀你二哥發來的軍報。」

站在身後的駱成逸誒了一聲,拿出那道駱成武送來的奏本,展開了大聲誦讀。

「契丹已滅,吾皇萬歲!」

這就是駱成武的軍報,就這麼八個字。

簡單明了。

原本堪堪坐下的幾百名官員又下意識站了起來,齊聲頌讚。

「契丹已滅,吾皇萬歲。」

群喝聲中,寇凖代表百官沖駱永勝做了一揖。

「仰雄主之聖威,賴三軍之用命,今服遠夷之於草原,得開太平定以萬世,為陛下賀。」

這有文化的人說讚詞就是好聽,出口成章,不像駱成武這種赳赳武夫,除了會喊萬歲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

「朕一樣很開心,但朕不是來聽你們道喜的。」

駱永勝笑著擺擺手,示意群臣落座。

「朕要是想聽萬歲,哪天都可以,沒必要這大半夜的召你們來,都坐吧,咱們說點別的。」

說是要討論,但駱永勝卻是先招手。

數百名錦衣衛拎著錦盒走了進來,在每一個人的面前都放下一個。

打開來,是一碗羊肉泡饃和一碗小米蓮子羹。

駱永勝的面前同樣擺了一份,就算多了兩疊鹹菜。

「磨刀不誤砍柴工,先吃點飯填填肚子。」

駱成武帶頭動起了杓筷。

這場會議,註定時間不會短。

會場陷入了短暫的安靜中,只剩下杓筷碰擊瓷器的聲音。

等到所有人填飽肚子,錦衣衛上來收拾乾淨,駱永勝才擦擦嘴,喝了口茶水。

「咳。」

一聲輕咳,咳進了眾人的心中。

正題開始了。

「今天這個會不是北伐大捷的慶功會,因為北伐的將士們還沒有回歸,這個會的主題就一點,處理戰後問題和總結遼國滅亡的原因。」

駱永勝開口為今天晚上這場深夜召開的會議定下了基調。

「戰後問題現在有這麼幾點,涉及到戰俘、民族、外交和草原建制四點,咱們一點點來討論,先說第一點戰俘問題。

在征服草原的戰爭中,我軍一共俘虜牧民五十六萬人,這批牧民怎麼處理,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駱永勝拋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所有人在思考的同時也在暗暗心驚。

契丹部族數何止兩百萬,現在倒好,就剩下五十六萬了?

至於怎麼處理。

三方勢力都在深思。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