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十裡稻花香》第971章 971章,爭相入西涼
正月一過,蕭燁陽就收到了京城那邊的消息。

西涼九衛,每個衛所都要建府衙,相當於多了九個知府的位置,府衙下面還有州衙、縣衙,二三月要過來的官員名單,密密麻麻的寫了好幾張紙。

蕭燁陽關注的不多,就仔細看了看六個知府的人選。(甘州衛、金威衛、蘭武衛的知府是早就定好的董元軒、薛儀、尤開。)

這六個人,世家出身和寒門出身各佔一半,無一不是科考出身,且為官年限都在六年以上,為官期間考評上等,能力都不錯。

很顯然,這六個人都是來做事實的。

蕭燁陽將這六人記下,然後又開始看要在涼都任職的官員。

以前涼都就一個都指揮使司,可現在,多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

看著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員名單,蕭燁陽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爹!」

稻子抱著一個用牛皮做的皮球跑進了書房:「爹爹,陪我玩。」

稻花落後了幾步,進屋見書桌上放著不少紙張,知道蕭燁陽在忙,就拉住了兒子:「爹爹在忙,去找楚爺爺陪你玩。」

稻子有些不願意,瞅了瞅蕭燁陽,見父親沒像平常一樣放下手中的事陪自己,知道這次是叫不動父親了,才抱著皮球蹦蹦跳跳去找楚浪了。

稻花連忙讓丫鬟、婆子跟上,見蕭燁陽眉頭不展,不由問道:「怎麼了?」

蕭燁陽將京城傳過來的官員名單遞給稻花看:「幾個皇子的外家,這次都有安排人到西涼來。」

稻花皺眉:「這些人不在京城獃著,跑來西涼做什麼?」

蕭燁陽嗤笑了一聲:「西涼是邊境,邊境有什麼?兵權呀!」爭奪皇位,誰能少得了兵權?

稻花眉頭皺得更緊了:「皇伯父那身體,一看就是長壽的,京城那些皇子跳得也太早了些。」

蕭燁陽:「上次你大哥回京,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有些人正暗中想聯名上書皇伯父冊封太子呢。」

稻花有些無語:「這是作死呢?」

蕭燁陽冷笑:「冊封太子,關乎國運,就算皇伯父心裏會不高興,也不會因此而責罰大臣的。眾人都知道這一點,才敢這麼大膽,剛好可以試試皇伯父的態度。」

稻花想了想問道:「你說皇伯父屬意誰當太子?」

蕭燁陽沉默了一下,搖頭道:「不知道。」

皇伯父的心思哪裏是那麼好猜的,不過,他有種直覺,皇伯父應該不會先那幾個年長的皇子。

稻花其實也不太關心這個問題,不管哪個皇子當皇帝,只要平親王府不犯什麼大錯,都能過得好好的。

沒一會兒,稻花又面露擔憂:「那些皇子的外家來了西涼,我們不會被扯進什麼站隊裡吧?」

蕭燁陽:「拉攏肯定會有,不過在皇伯父表明態度之前,他們也不敢顯露出太多的東西來。」

稻花哼了哼:「希望各家女眷不要來煩我,我可懶得和她們勾心鬥角。」

蕭燁陽笑了:「你現在是王妃了,皇子的外家又如何,見到你也得矮三分,誰讓你不痛快了,儘管打回去。」

稻花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她現在是王妃了,她不想見誰,別人連王府的門都進不了。

......

二月中旬,各家下人陸陸續續的到了涼都。

這些人的到來,也讓涼都城熱鬧了起來,每條街道都能看到改建宅子的匠人身影。

到了二月下旬,速度快的一批官員到涼都報到了。

蕭燁陽見了布政使和按察使,以及幾個知府,大概的將西涼的情況和他們說了一下,並在王府宴請了這些人。

稻花知道蕭燁陽要在前院宴請官員,早早的就做好了準備,吩咐丫鬟上了茶點後,才和郭若梅聊起了這批新來的官員。

郭若梅對京城的人事比稻花知道得清楚,細細的和她說著:「布政使俞紹是瑞王的妻弟,妻子鍾氏是有頗有手腕的人,俞紹的子嗣,全為她所出。」

「瑞王是保皇派,俞家行事都是看瑞王的,之後的相處多,你可以多和鍾氏接觸接觸。」

稻花點了點頭:「瑞王對蕭燁陽也很不錯。」

郭若梅笑了笑:「不錯,想當初燁陽流落中州,瑞王還親自跑了一趟。」說著,又說起了按察使。

「按察使時堰和首輔楊大人是同一屆的寒門進士,兩人是好友,時大人也是一個幹事實的,他的妻子丁氏,是在他中進士之前娶的農家女。」

「時大人發跡後,不少人都盯著丁氏的位置,可惜,丁氏是個好生養的,總共為時大人生了四個嫡子一個嫡女,而且四個兒子各個都是讀書的料子。」

「如此一來,丁氏在時家的位置無人能動搖。」

稻花聽了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背景後,笑著道:「皇伯父派了俞大人和時大人來西涼,可見也是十分想將西涼治理好的。」

郭若梅面露贊同:「俞紹和時堰都是中立保皇派,不會參與進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中,能很好的幫助燁陽治理西涼。」

「至於幾個皇子的外家,除了杜家進了按察使司,其他的都在布政使司,布政使司有俞紹管著,倒也不會讓燁陽太過操心。」

「別看瑞王對著誰都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可手段厲害著呢,要不然,也不會得皇上的看重。」

「俞紹那人是深得瑞王真傳,是個真真的笑面虎。」

稻花從婆婆這裏知道了很多新來官員後宅的事,為了日後不被攪進勾心鬥角中,還吩咐顏守厚多加留意這些新來官員的事。

與此同時,前院,俞紹和時堰在面對蕭燁陽時,都十分的客氣。

雖說他們是和平親王一輩的,可還真不敢在年紀輕輕就被封王的蕭燁陽面前充長輩。

尤其是來西涼的這一路,有很多事都讓他們大為詫異。

首當其衝的就是還在修建的路,那路據說是用一種叫水泥的材料建的,既平坦,又牢固,比青石路還要好走。

然後就是百姓臉上的笑容了。

他們不是小年輕,見識過不少苦寒之地百姓的樣貌,像西涼這種邊境流放地,百姓應該是麻木的,可是一路過來,他們能清晰的從百姓身上感受到勃勃生機。

人若是沒有希望,是不會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在蕭燁陽的治理下,百姓們看到了希望。

打仗厲害,治理也頗有手段,這樣的年輕人,沒人敢輕視。

再說了,他們雖是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最高負責人,可西涼的最高負責人卻是蕭燁陽。

來之前,皇上就下了旨,任命蕭燁陽為西涼總督,統轄西涼行政、經濟及軍事的所有事務,也就是說,他們也是歸蕭燁陽管的。

到了三月中旬,眾官員差不多都到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開始正式辦公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