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156章 這個老頭有點東西
夏堅不急不躁,穩住四方館,哪裡都不去。

一點都不在乎軟禁,似乎很享受這種待遇。

這麼乖?

事出反常必有妖。

毅國肯定在策劃一個不可告人的陰謀。

那是什麼呢?

猜不透毅國意圖,盛楨和一眾重臣心急如焚。

好在未雨綢繆,早做了準備。

現在雄州城增加的兵將、糧草、軍械等均已到位,軍餉也足額發清,就算打起來,雄州城據險而守,半年之內毅軍休想攻破。

君臣商討結果只能是見招拆招。

雄州和周圍之地處於一級戰備狀態,一旦戰爭打起來,要迅速聚集起來,消滅來敵。

同時霖州、霏州等處也要戒備,防止輝國趁火打劫。

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過了五天,毅國特使至京。

特使有兩人,正使葉特末,副使劉符。

葉特末是皇族,在毅國任中奉大夫,劉符祖上為大宇人,歸降毅國後做了大官,他沾了祖上的光,做了個宗正少卿。

葉特末非常倨傲。

他在鴻臚寺走程序,將國書投遞於張庚後,不多交談一句,一副不屑的樣子,直接去了四方館。

「大宇朝竟敢軟禁我國使團,簡直是對毅國的挑釁!本官要啟奏吾皇,派數十萬毅國鐵騎,踏平龍城,還我尊嚴!」

呸!

一群不要臉的野人!

這一套說辭夏堅都用得爛大街了,你又拿出來威脅,能不能換個台詞?

沒文化,真可怕!

雖然毅國鐵騎就在雄州邊關,但孔德一點都不怵。

面對葉特末大發雷霆,他不卑不亢辯解道:「特使誤會了,我朝派兵是為保護毅國使團的安全,而不是軟禁!」

我信你才怪!

葉特末當場反駁道:「本官也非三歲小孩,你這樣的說辭能糊弄過去?」

「特使,事實如此,絕非編造!」

孔德義正言辭道,「毅國陳兵邊關,狼顧我朝,致使兩國關係微妙。我朝百姓群情激昂,紛紛譴責毅國不遵守契約的行徑,這種情況下,難免會有激進者潛入四方館,對毅國使者做出傷害。」

這話很直白,正中要害。

對!

都要刺刀見紅了,誰還願意藏著掖著。

直接譴責你野獸行為,看你還裝。

「哈哈哈」

葉特末很傲慢地笑道,「我朝陳兵邊關,自然有陳兵邊關的理由,明日拜見宇皇,本官自然要將理由說出來本官累了,你等走吧!」

哼!

誰願意陪你!

孔德拱拱手,帶人轉身離去。

也好,只要弄明白敵人的意圖,總有應對之法。

次日,早朝散後,盛楨留下部分大臣,在文德殿接見毅國特使。

他們都想聽聽,到底是什麼理由才陳兵邊關。

「下臣叩見陛下!」

葉特末神態傲慢,只是微微欠身。

「特使不必多禮!」

盛楨早就領教了毅使的無禮,他也懶得在這種事上爭執,直接問道,「特使此來何為?」

打開天窗說亮話。

把你們的陰謀詭計說出來。

葉特末道:「毅國一塊沃土,一直被宇朝佔據,吾皇遣我出使,是為討要這塊土地」

毅國沃土?

我朝哪有佔據你毅國地盤?

這不是無中生有麽!

群臣嘰嘰喳喳提出疑問,都說沒有佔據毅國一毫土地,這都是毅國人胡編亂造。

好多人情緒激昂,質問葉特末,是那塊土地。

葉特末也不多言,拿出一封聖旨,傲慢道:「吾皇在聖旨中說得很清楚,閱過聖旨,一切盡知請宇皇陛下接旨!」

轟!

葉特末轉折太快,如同扔了一顆炮彈,頓時把君臣炸懵了。

「混帳!吾皇萬金之軀,豈能受爾侮辱!」

沈權高大的身軀率先出列,他拎著芴板走向葉特末道,「要麼道歉,要麼滾出大宇!」

君辱臣死!

葉特末囂張過頭,竟敢拿皇帝開刷,眾臣自然會維護皇帝的尊嚴,一擁圍住葉特末,吐沫星子亂飛,把葉特末噴成個漏杓。

尤其單手拎著的芴板,如同古惑仔手中的菜刀,大有一言不合就砍死葉特末的架勢。

夏堅這廝陰我!

他說去年當朝辱罵宇皇,都沒人敢放一個屁,今天這是怎麼了?

葉特末不知道的是,當時夏堅說的是大宇人弱不禁風,如同嬌滴滴的女人一樣,就連你們引以為豪的算學也輸了等話。

這句地圖炮波及量廣,雖然是侮辱性語言,但攻擊性不專一。

現在他這炮開的太專一,直接炸向皇帝。

試問哪個大臣是傻子?

這麼好的表現機會,不抓住的才是傻子!

葉特末極為後悔。

早知如此,他絕不那麼說。

他並不怕被群毆,只怕引起公憤,大宇君臣同仇敵愾,堅決和毅國開戰,那就騎虎難下了。

毅皇並不想開戰,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施加壓力,讓大宇做出某種讓步。

他是來演戲的,卻把戲演砸了。

這後果他擔不起啊!

「下臣唐突了,請陛下恕罪!」

葉特末躬身道歉。

「罷了!朕不和你一般計較,奉上來!」

葉特末畢恭畢敬將聖旨奉上,汪忠接過後打開大聲朗讀,自然自動省略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

無恥!

卑鄙!

眾人愕然。

見過不要臉的,沒有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簡直是強盜邏輯。

毅國皇帝葉重元討要的是雄州城在內的十餘縣。

他說前推四百年,這些地方都是毅國的,大宇佔用了四百年,現在該歸還了。

當然,大宇若沒有歸還的誠意,毅國就出兵奪回來。

其中還夾雜著譴責了大宇朝。

比如,宇太祖曾犯兵毅國,犯下了濤濤罪行;大宇朝在邊界上增築工事,添置邊軍,這是撕毀契約的表現,有進攻毅國的企圖;輝國早已向毅國稱臣,大宇卻和輝國戰亂不斷,這是不把毅國放在眼裡諸如此類的理由不勝枚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在一片責罵聲中,突然想起了一個高亢的聲音。

「陛下,臣有本要奏!」

大家一看是參知政事沈彥。

「沈愛卿請講!」

沈彥出班奏道:「臣熟知歷史,特使剛剛說的話沒錯,四百年前,雄州等地確實是毅國地盤」

啊!?

沈彥,想不到你濃眉大眼的宰執,卻做了毅國內奸。

該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