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101章 人生有此摯友,值了!
檀越?

這廝把府學當成寺廟了?

孟青雲還沒有弄清楚馬奕這話有什麼含義,就聽馬奕興高采烈道:「我爹贊助府學兩萬貫,我便有了入學資格,但還是進不了一齋,我爹又砸了一萬貫」

這是在炫耀。

二世祖就喜歡炫耀,炫耀有錢,炫耀有勢力,炫耀有人脈,炫耀自己無所不能總之只要有值得炫耀的地方就會炫耀。

這樣的人,就算以後當官,也不會為民做主。

只要不危害一方,就算聖賢書沒有白讀。

不過孟青雲也很好奇,聽說馬奕父親是固縣首富,不知他做什麼生意?

「馬兄,你家做什麼生意?你爹花錢心不疼,就跟撿的一樣!」

馬奕得意洋洋道:「我家生意各處都涉獵,具體是我爹操作,我也不清楚,不過我清楚家裏良田很多,大概有幾萬畝吧!」

幾萬畝良田?

這個數字嚇了孟青雲一跳。

知道良田是什麼嗎?

良田可以連續種植,地若不肥了,種其他農作物,倒個茬就行。

而瘦田或荒田就不一樣,收入低不說,今年種了,明年就得緩著,否則根本沒有產量。

因此,農民的出產主要來自於良田。

換句話說,良田就是農民的命,不到性命攸關的地步,誰都不會把自己的命賣了。

而且,把永寧鎮所有村的良田加起來,也就是兩萬多畝,其他都是瘦田或荒田,他家能霸佔這麼多良田?

我不信!

這廝吹牛逼口滑,沒有剎住車。

「哪有這麼多良田?」

孟青雲故意露出懷疑的眼神道,「馬兄把牛吹到天上去了!」

「我怎麼會吹牛!我爹無所不能,他和知縣大人是朋友,朝中也有人」

孟青雲實在不想聽了,忙喊道:「快上課了,趕緊走,遲到了學究會責罵。」

開學第一天沒其他學究的事,上課後來的還是嚴學究,他告訴學生,下午一上課就是開學典禮,齋長帶領大家去廣場。

誰都按時參加,不得無故遲到或缺勤,隊伍要排整齊,會場要肅靜,不得喧嘩

班主任就這樣,碎嘴婆婆,事無巨細,都得交待,不然熊孩子就多了。

囉囉嗦嗦說了大半節課,嚴學究走了,其餘學生在齋長監督下上自習。

不虧是尖子生,沒有學究,爐亭內也是靜悄悄的,誰都在翻看自己帶來的書。

孟青雲看的是一本八股文入門書籍,是晏翰博給他的。

因為八股文是鄉試必考科目之一。

這種書看起來很枯澀,但為了考舉人,咬牙切齒也得看下去。

放學鈴響了,學生爭先恐後跑向食堂。

學子們很自覺,不擠不插隊,按先來後到的順序排隊吃飯。

孟青雲來的遲了,自然排在後面,等了很久才輪到自己打飯。

中午飯是菘菜炒肉和兩個窩頭。

肉就是個噱頭,就和算學精通的人一樣,稀罕的了不得。

菘菜倒是量足,但吃起來就跟水煮一樣,沒有什麼味道。

味道雖差,孟青雲還是吃了個底朝天。

去年他剛來到這個世界,他家窮的連耗子都哭著走了,現在能吃免費餐就不錯了,感恩吧!

誰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不就有了麽。

當然,好多富家子弟不屑吃,他們自己掏腰包,去府學外的飯館裡吃。

吃飯時,鄰桌幾個老生喋喋不休說著八卦新聞。

說免費餐本來由官府補貼,這幾年變成官府補貼一半,學校負責一半,無奈學校只能收一些富戶的孩子,只要繳納一定數額的錢就能入校。

說府學食堂負責人是山長小舅子,飯菜質量不好,學生也敢怒不敢言

看來不是捕風捉影,馬奕能進府學就是例子。

孟青雲本不想住校,但中午來回時間有點緊,便登記了宿舍,中午對湊休息,晚上回家。

下午開學典禮進行的異常熱鬧。

一個又一個領導朗讀了熱情洋溢的文稿,幾乎都是勵志文,聽得全校學子熱血沸騰,人人立志要在鄉試中有所建樹。

這可和後世的高中不一樣,沒有高一和高三之分,只要是府學的學子都可以參加鄉試,所以誰都憋著一股勁。

當然原則上,府學學生三年就應該離校了,不過想繼續留校也是可以的,但免費項目都沒有了,成為自費生。

整個下午都是勵志教育,孟青雲聽得昏昏欲睡,心裏暗嘆,古代的心靈雞湯太少,如果讓他上去演講,肯定能毒的學生痛苦涕零,當場立誓,中不了舉人便剃度出家

開學典禮結束,學生們再次爭先恐後跑。

這次目的地不是食堂,是廁所。

這麼多學生齊聚廁所,泉水叮咚聲此起彼伏,小河的水流聲嘩啦啦啦

次日正式授課。

府學的學究和後世教師一樣,都有自己的專業課。

說專業課或許有些不太合適,但他們在這一領域確實是佼佼者。

比如嚴學究的四書,晏翰博的八股文,劉學究的雜文,李學究的策論

這就是府學的優勢所在。

這些學究放在任何一個私塾裡,都是全能扛把子,但在府學只能上一門課,這是他們最擅長的課,就連大儒晏翰博也只是上八股文。

而且學校藏書閣裡有幾萬冊藏書,各類經典書籍都有,學生可以借閱。

故而府學自習較多,主要是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讀書。

窺一斑而知全豹,府學的優勢不言而喻。

孟青雲覺得府學課程開設也很科學。

四書五經、雜文、策論、八股文、法令、史學等課開足,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也有涉獵。

音體美都有。

不過學子們心裏只有科舉,覺得學習這些就是耽誤時間,碰到音體美翹課自學的人很多,學究也不管,只顧教那些熱愛藝術的學生。

要不是算學偶爾在考試題中出現,學子們早就翹課了。

第一堂是老班嚴學究的四書課,今天他講《論語》。

這本書孟青雲早銘記於心,總覺得還有什麼好講的,誰知聽了老班的課才知道,什麼叫術業有專攻。

嚴學究簡直把《論語》學透了,見解獨到,講課風趣幽默,學生聽得如醉如癡,妥妥把後世那位講《論語》的於姓教授甩幾十條街。

第二堂課是八股文,晏翰博的。

大師級的課自然沒得說,孟青雲聽得十分仔細,還邊聽邊記。

在整個丙醜一齋,他的八股文水平應該最低,不奮起直追,就會掉底。

第三堂課孟青雲很尷尬,因為是算學課。

丙醜一共三個齋,一個齋每三天一節算學課,也就是他每天都有一節課。

今天尷尬的原因不是客串老師,而是第一次客串老師就是公開教學。

山長、晏老、老班府學好多學究都來聽課,孟青雲壓力山大。

好在緊張很快過去,孟青雲梳理思緒,開始授課。

「諸位同窗,我清楚好多人不喜歡算學,其實算學博大精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諸位以後金榜題名,為官一方,帶著造福百姓的夢想上任,可如果你不懂算學,那這個夢想就大打折扣。」

「或許此時有人正嗤之以鼻,心裏說這點小事自有手下精通算學的人乾,我是乾大事的人,怎會去幹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豈不知這正是疏漏之處。倘若手下以假亂真,你怎麼發現?你派人複查,若他們同流合汙,你又怎樣發現?」

「比如要修繕河堤,用料多少,用人多少,用錢糧多少,你只是看手下遞上來的數據,其他一概不知,如果河堤出了問題,那些受災百姓是不是就是你造成的?你為官清廉,可不懂算學,與睜眼瞎無異。」

「再比如說你們家裏有帳房管帳,你不懂算學,他貪墨了你多少錢財,你如何得知?因此,算學其實很重要,不要輕視它,誰輕視吃虧的就是誰!」

「其實今天我講的速算,只是算學中的一丁點知識,只要諸位掌握,計算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好了,閑話免提,我們言歸正傳。」

孟青雲開始授課。

它完全套用了後世教師講課的方式,與學生互動,啟發學生思考,展開討論,講練結合,深入淺出,始終以學生為主題

一堂課下來,學生耳目一新,感到算學也不那麼難懂,一下子喜歡上了算學。

而聽課的學究們不僅喜歡上了算學,而且喜歡上了孟青雲,覺得他就是為算學而生的一個學究。

天生的老師。

下課後,山長把孟青雲叫到辦公室。

這次探討的不是算學問題,而是學生自己灑掃的問題。

實在是那句話震撼太大。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山長查閱古籍,都找不到這句話的出處,那只能說是孟青雲的肺腑之言了。

辦公室只有山長、晏翰博、嚴學究三人,他們就想知道,孟青雲對學生自己灑掃的見解。

這有什麼好說的!

孟青雲把後世的理念帶進去,滔滔不絕講了半天道理,最後說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勞動最光榮。

咦?

似乎跑題了。

從打掃衛生跑勞動上去了。

既然如此,那麼學生是不是定期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讓他們嘗一嘗勞動的苦,知道一切都來之不易,以後當官就知百姓苦,當家就知家人苦。

孟青雲又舉例說明了勞動的重要性,提出了些學校勞動的建議,山長等人都心動了。

好多事學生做了,就不用雇傭齋仆了。

對學生學校都有好處。

這個注意不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