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一品寒門》第356章 三是偶數
眾臣瞠目結舌。

孟青雲也太跳脫了。

剛剛還一副要血戰到底的架勢,轉眼就說要化乾戈為玉帛,用和平方式解決邊關爭紛。

和平解決?

扯淡去吧!

殺了輝國那麼多人,劉戚會是饒爺爺的孫子?

和平解決的後果,往往是大宇低頭,賠款了事。

這是屈辱,與孟青雲先前的人設格格不入。

明顯是說一套,做一套。

好多官員露出鄙視的目光。

魯子騫疑惑道:「孟翰林,輝國吃了這麼大虧,劉戚會選擇和平解決爭紛?」

戰爭一起,樞密院就得忙前忙後,和平自然好,但也是一廂情願的事。

劉戚若不同意,說多少都是白搭。

「會!」

孟青雲回答的很徹底,「比起我朝,輝國更需要和平,因為劉戚不想打這一仗!」

你這麼有把握?

在一片遲疑聲中,孟青雲娓娓道,「以輝人的秉性,若是報復,早就殺過界了,何必做脫褲子放屁的事,偏要提兵巡邊!」

「這就說明,他們不想打這一仗,邊關糾紛只是輝國政權鬥爭的產物。」

「夏侯豹是隻老狐狸,沒有朝廷軍令,他不可能率大軍入侵,那樣只會讓他跌入深淵。而劉戚也是隻老狐狸,他不會發軍令留下把柄,現在劉戚和夏侯豹相互扯皮,東郡兵只能在邊關徘徊。」

似乎有道理。

但和平的事需要談判桌上解決,哪國先開口提和平,談判中便成理虧一方,自然得在某些地方做出讓步。

這局勢似乎對大宇不利。

有官員很憤青道:「和平解決,我朝也不讓半步!」

「誰說我朝要讓步?」

孟青雲道,「邊關爭紛,始作俑者是輝國,他們理虧,應該是他們求我朝用和平方式解決邊關爭紛,我朝憑什麼讓步?」

呀?

你讓輝國讓步?

這群豺狼見不到腥絕不會鬆口。

百官議論紛紛,舉出歷史中的例子,不斷否定孟青雲的判斷。

「諸位大人,不必擔心,只要我朝給輝國施加壓力,他們立馬會主動提出和平解決方案,還得屁顛屁顛道歉!」

你在做夢吧?

鴻臚寺通過外交施加的壓力還少嗎,哪次輝人當回事過。

年輕人閱歷不足,不了解豺狼貪婪的本性。

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孟青雲的話又引起一片爭論。

魯子騫又問道:「孟翰林,如何施壓?」

孟青雲一字一頓道:「關閉確場,拒贈歲幣!」

嘶!

眾人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一招太狠,直接是要輝國的命啊!

輝國對榷場的依賴性有多大,打個比方就清楚了。

輝國就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得用大宇的乳汁哺養他,而乳汁就在榷場。

若關閉確場,輝國就會餓成皮包骨頭的嬰兒,發育不良。

輝國本就貧瘠。

物產不豐富,技術落後,這導致許多物品不能生產,只能依靠與大宇,以及周邊各國進行商品交換來實現。

而輝國產品大多是牛羊、青鹽以及動物皮毛、氈毯等物,在國內就是爛大街的貨,根本用不完,必須通過交易才能賺到錢。

確場是輝國唯一外貿經濟來源的窗口。

而大宇則是榷場交易中的大客戶。

輝國的出產正是大宇所需,每年從牛羊、青鹽、毛皮等物上,輝國賺到不少錢。

大宇的商品也源源不斷交易到輝國。

這是個雙贏的交易。

若是關閉榷場,受傷的是輝國,對大宇的傷害則是微乎其微。

因為大宇可以和毅國交易。

毅國是遊牧民族,他們不缺牛羊,更不缺皮毛氈毯等物。

他們缺的是大宇商品。

關閉榷場,輝國不急死才怪!

至於歲幣,這筆收入若是拒絕了,輝國連皇帝都沒錢花了。

所以,關閉榷場就是捏住輝國的喉嚨。

但大宇君臣不敢捏。

兔子逼急了也會咬人,如果輝國人瘋狂反撲怎麼辦?

「萬萬不可,這是絕戶計,輝國會瘋狂報復!」

「就是啊!如果劉戚惱羞成怒,大兵壓境,我朝邊關不得安寧!」

「還是用平和一點的辦法,徐徐圖之!」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孟青雲道,「對豺狼一樣的敵人,不用狠手段,他能就範?只有讓敵人打心底裡害怕,他們才會收斂,否則會永不休止侵擾!」

滿殿寂靜。

這事重大,若是輕易跟著點頭,有了後患,就會受到牽連。

還是看看風向再說。

「倘若關閉榷場,不能逼迫輝國服軟怎麼辦?」

陸塵思被貶,心裏別提有多生氣。

尤其對孟青雲,則是深惡痛絕。

現在自然是給孟青雲下套的時候。

只要孟青雲承諾什麼,以後他就得擔大責任。

孟青雲轉頭看了陸塵思一眼,滿臉鄙視道,「我不和沒有卵子的人說話!」

「你」

陸塵思氣得說不出話來。

「臣贊同孟翰林的建議,關閉榷場,拒絕贈歲幣!輝軍還敢侵略,我軍迎頭痛擊之!」

沈彥第一個出班挺孟青雲。

「臣亦贊同!」

魯子騫出班道,「關閉榷場,拒贈歲幣,讓輝國看到我朝反擊侵略者的決心!」

「臣附議!」

「臣亦附議!」

劉戚的如意算盤打得精,夏侯豹卻不見兔子不撒鷹。

聖旨不來我就是不進攻。

劉戚希期出現的兩敗俱傷的局面,最終無法實現。

夏侯豹不配合,他也沒辦法。

然而,責令夏侯豹退兵,劉戚又不甘,便拖延退兵,希望有一天一覺睡醒來,夏侯豹打到霖州府。

誰知一個晴天霹靂傳來。

大宇宣佈關閉榷場,拒贈歲幣。

娘的,都不按套路出牌啊!

這還讓不讓人活了?

見後果很嚴重,劉戚便下令夏侯豹退兵。

誰知夏侯豹蹬鼻子上臉,他反而暴跳如雷,留下一千兵丁,罵罵咧咧回東郡去了。

兩國友誼長存,留著邊兵有毛用。

撤了邊兵,劉戚再以小皇帝口吻上書回復大宇,說是用人不慎,踐踏了兩國友誼把責任全推到夏侯豹身上。

然後為深表遺憾,又賠償大宇牛羊各一千頭盡顯輝國誠意。

見輝國服軟,大宇又恢復榷場,答應繼續贈歲幣。

劉戚忙得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夏侯豹,派自己嫡系隊伍去邊關。

通過這件事,劉戚對夏侯豹的印象變了。

一個莽夫而已,不足為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