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極品皇帝》第64章 演練比賽(二)
第64章演練比賽(二)

鼎漢隊圍堵十一號的隊員趕緊回防,很快追上秦懷玉,將他圍住,十一號卻順勢閃過葉西,衝上前去。

秦懷玉於是將球傳給了他,十一號腳後跟把球向相反的方向輕輕一磕,同時轉身,他要從另一側突破了,葉西豈能讓他突破,他飛身上前,右腿猛地一蹬,左腿借反作用力向球鏟去。

但是,十一號卻左起一腳,把球向身後一拉,右腳一拐,向禁區裡衝去。葉西沒鏟到球,連忙去追,他的隊員也趕緊撤身補防。但十一號來了個假裝傳中,鼎漢隊一名後衛伸腳去攔,十一號再次將球拉回,接著又一個轉身,把後衛竟給騙倒了。

葉西已經追了上來,十一號知道自己不能在禁區裡浪費時間,要麼射門,要麼傳球。見對方守門員柳超雖然嚴陣以待,卻有一絲空隙,十一號看到這一絲空隙的同時,已經抬腳射門。

柳超早有提防,故意漏出空隙讓十一號朝著那踢,暗中卻做好了封擋空隙的準備。

球飛過來後,他反應神速,及時將球擋在了球門之外。只是鞠球被擋出後餘力尤在,葉西連忙將球頂出了禁區,剛攻上來的秦懷玉一見,忙斷下鞠球,右腳一揚,把球巧妙的分給了十一號,十一號快馬趕到落點,迎著鞠球,不等球停就是一腳全力勁射。

柳超這次儘管猜對了方向,卻也回天無力,球速實在太快了。

場外沸騰了,秦懷玉臉上也終於露出了一抹笑意。馬周及時播報了比分。接下來,雙方都踢得格外謹小慎微,直到終場,誰也沒能再有進球,比分停在了一比一。

全場觀眾將目光轉向了解說台上的馬周,似在詢問怎樣判定輸贏。

馬周笑道:「大家不用急,按照新蹴鞠規則,兩支球隊如果踢個平手的話,要通過點球決定勝負。」

點球兩字,立即招來人們一片議論,因為在這之前,他們從未聽說過點球。

馬周見人們充滿疑惑,於是解釋了點球如何踢,以及點球的要求。人們聽後,很是興奮。

兩隊略微休息片刻,重新走上場地,開始了扣人心弦的點球大戰。每一腳點球,都寄託著一個比分,都牽動著千萬雙眼睛的注視,連帶著人們的心情,也都隨著點球的起落起伏個不停。

雖然每名踢點球的隊員都腳法不俗,但兩方的守門員卻不是一個水平,秦府隊的五個點球,柳超撲出了三個,而鼎漢隊的五個點球,秦府隊的守門員隻撲出了一個,最終,裁判宣佈,鼎漢隊以四比二贏得了勝利。

歡呼聲再次響起,有觀眾的,也有柴哲威等人的。李恪看著人聲鼎沸的球場,心裏非常滿意,這種效果正是他想要的,如此精彩的一場比賽,一定會給觀眾留下難以遺忘的回憶,也一定會在長安城中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樣,他以後推廣新蹴鞠就容易多了。

......

蹴鞠演練賽的開幕盛況,像一場紛紛揚揚的雪,大街小巷的飄落,讓蹴鞠一下子成為了街談巷議的熱點,當天晚上,長安城不少酒館的客人,明顯比平時多了幾分,都是三五人一桌,津津有味的談論著白天的比賽。「精彩」、「刺激」這樣的詞語不時從酒客嘴裏說出。

同樣的話題,隨著第一場比賽的結束,也已飄到了皇宮裏。

李泰雖然沒去比賽現場,卻派了幾個親信對比賽進行全程跟蹤。

整個上午,李泰把自己關在書房內,眼睛看著書上的字,但心思總是情不自禁溜出書房,越過皇宮,跑到渭水河邊。儘管他想像力非常豐富,卻怎麼也想像不出渭水邊蹴鞠演練賽的情景。

親信們回來時,李泰正在書房來回踱著步。

見到親信,顧不得矜持,忙讓他們把蹴鞠演練賽仔細說一遍,幾個親信中有一個是蹴鞠迷,跟李泰彙報完,忍不住贊道:「可惜殿下沒看到,第一場比賽,漢王府和秦府的球隊踢得太好了。」

李泰聽後,臉色一沉,不快道:「本王是讓你們打探賽事的,不是讓你們誇獎漢王他們的。」

那個親信說完後其實已經意識到說錯了話,見李泰生氣,趕緊抽了自己一個嘴巴道:「殿下恕罪,小人以後再不亂說了。」李泰沉聲道:「你們都出去吧。」「是!」幾人小心的答道,輕輕退出書房。

李泰坐下來,內心中,他是希望蹴鞠賽不成功的,哪怕出些小差錯也好。

然而,親信帶給他的消息卻偏與所願背道而馳。沒想到李恪的第一場比賽會如此轟動,如此順利。李泰想著,隨手把桌上的書劃拉落地。在李承乾被立太子之後,李泰曾把李恪當成了同病相憐的兄弟,但現在,他對李恪受到李世民的青睞,被委以重任的事情,簡直是又羨慕又嫉妒。

對他來說,李恪越強,就越有競爭太子的實力,那麼,他將來謀劃太子之位就會更加困難。這讓李泰隱隱感覺到了一種威脅,他不由倒吸口涼氣,騰地從椅子上站起,左左右右朝周圍看了一圈,回應他的卻只有一室的靜默。

李泰重新坐下,發狠道:「三哥,我不會讓你過的太順利的。」

......

李承乾也沒去看新蹴鞠演練賽,他自持是東宮太子,身份尊貴,不屑去那種露天場地。

但他也和李泰一樣,關於李恪和他的行動,暗中都派人密切注視著。

和李泰不同的是,李承乾有一個很得力的後盾,那就是他的舅舅長孫無忌。而長孫無忌源於對隋朝的忌憚,他很不喜歡那位隋朝公主楊妃所生的兒子李恪。加之長孫無忌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大風大浪見得多了,對李恪的心思自然猜得一二,所以,他必須極力擁躉李承乾為太子。

否則,他的結局只有隨著李恪的登基而像前朝一樣覆滅。如果李恪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倒也罷了,偏偏李恪文韜武略樣樣精通,這令李世民格外喜愛,卻給了長孫無忌無比的壓力。今天一早,長孫無忌一連派出兩批侍從,前去渭水河邊觀察打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