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極品皇帝》第872章 三大征伐
第872章三大征伐

李承乾、李泰和李佑三人出征了。

一時間,長安城氣勢如虹。

這代表了大唐的文治武功,大唐的稱霸雄心!

李承乾和李泰是率領自己的大軍出征的,浩浩蕩蕩的大軍,迤邐前行,景象非常美麗。

李佑則是默默離開,去了大唐在遼東半島的水師基地。

這裏有劉仁軌的水師,正在為李泰訓練他的水軍。想要攻克倭國,沒有水師還真不行。

出征時,李恪分別接見了三人。

「皇上,這次一別,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見,你要多保重。」李承乾對李恪說道。他言語真摯,關切之語發自內心深處。

他犯下的可是某法大罪,要是沒有李恪,他估計就要老死在大獄之中了。

李恪不但給了他自由,還給了他一個王國。

說實話,他現在對李恪除了感激之外,還有臣子對皇帝的忠心。

「大哥,好好努力,有什麼需要,儘管跟朕提!」李恪說道,「今天,朕就在這裏,祝賀大哥建國成功。」

這時,內侍端上酒水。

李恪取杯,李承乾舉杯,兩人一飲而盡。

「皇上保重,臣告辭了!」李承乾放下酒杯,就大步流星地走出了皇宮,離開皇城,率領大軍遠去。

禦書房。

李恪接見了李泰。

兩人臨別時,氣氛倒是很融洽。

「皇上,臣弟這輩子隻敬佩父皇,而你卻是臣弟敬佩的人之一。」李泰笑道。

「四弟,朕怎麼能跟父皇相比,你說笑了。」李恪謙虛地說道。要是再給他幾十年時間,他確實能夠超過天可汗李世民,只是現在他剛登基三四年時間,還沒有做出比貞觀之治更加的貢獻,他確實還沒辦法跟李世民比。

「皇上不要謙虛,你做了什麼,我們兄弟都很清楚,不是誰都能做的像你一樣。」李泰說道,「要是我們其他兄弟登上皇位,大概率,我們兄弟不會有現在的一切,大哥可能早就去見父皇了。」

李泰說的一點都沒有錯。

自古皇家無親情!

跟皇位相比,兄弟比仇人還要仇人。

不殺兄弟,怎麼能樹立自己的威嚴?

「哎!」李恪嘆氣道。他做到了不兄弟相殘,這是因為他知道的太多,他知道這個世界很大,除了大唐外,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建立王國,沒必要在大唐這一畝三分地上兄弟相殘。然而,因為他的這一想法,他的兄弟姐妹們是幸福的。可是他的兒子們,未必就像他一樣想,他的兒子今後可能還會出現為了皇權而手足相殘的情況。

對此,他還真沒有解決的辦法...

「四弟,這可能就是唯一的一次了。」李恪嘆氣道,「自古皇家,為了權力爭鬥,兄弟廝殺,手足相殘比比皆是...朕能做的也已經做了,可朕的兒孫們未必會做到。」

「哎!」李泰嘆氣道,「皇上說的是...我何嘗不也這麼想?要是真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我的子孫後代可能為了王權也會相互爭鬥,手足相殘。」

「沒辦法!」李恪嘆氣道。

「是的,沒辦法!」李泰也說道。

半響,兩人都沉默不語。

「這一別可能多年不會再見,朕就先敬四弟旗開得勝,建立自己的王國。」這時,內侍端上酒水,李恪舉杯說道。

「多謝皇上!」李泰舉杯說道。

兩人舉杯,一飲而盡!

之後,李泰放下酒杯,大步離開了。

「三哥...」就在走出禦書房的時候,李泰突然轉身開口說道,「今後要注意身體!」

「好!」李恪微微點頭道。

李泰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大步離開了。

之後,李恪也跟李佑見了面,又聊了很多,將李恪送上了征伐之路。

三支征伐大軍離開,長安城又陷入了平靜之中。

這時,李恪的巡查準備工作已經妥當,李恪起身了。

一行隊伍浩浩蕩蕩向洛陽失去,當然,首先要經過潼關,潼關守將是尉遲寶琳,是李恪的結拜小弟。

阿史那雲、侯依諾、武曌、長孫冰凝等人也在隨行的隊伍當中。

大王公主、間人皇女也在隨行的隊伍當中...

......

潼關。

將軍府。

尉遲寶琳早就收到了秦懷玉的信件,他看完上面是內容,沉思了片刻,覺得秦懷玉說的沒有錯。

確實,潼關對大唐很重要。

作為潼關守將,他真的不應該跟隨皇上去東巡,而是應該恪盡職守的守在潼關。

於是,他決定這次李恪讓他隨架,他也會拒絕,因為他不能玩忽職守,雖然他很想跟隨李恪一起去東巡。

「將軍,皇上要來潼關了,我們該怎麼接待?」潼關副將,程耳開口問道。他是程咬金府上的家將,因為在對吐蕃的大戰中立下了大功,被委任為潼關副將,跟隨在尉遲寶琳身邊效力。

「首先是要保證他的安全。」尉遲寶琳說道,「現在,皇上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這點我明白!」程耳回答道。

作為程咬金府上的家將,他也知道李恪的安全有多重要。

「其次,這次跟隨皇上的還有幾位娘娘,娘娘們身子骨比較金貴,我們要在飲食方面多做些準備。」尉遲寶琳說道。

「行,我立馬去辦!」程耳回答道。

潼關只是一個關卡,附近只有一個市集,因為物資方面不緊缺,可是蔬菜和水果倒不是很充裕。

因為,為了要街道皇上一行人,尉遲寶琳和程耳可是愁壞了。

「第三,這次跟隨皇上東巡的大軍應該不少,我們要保證他們的食宿。」尉遲寶琳說道。

「大概有多少人?」程耳問道。

「我猜,大概不低於兩萬騎兵。」尉遲寶琳說道。

「兩萬人馬的糧草...」程耳說道,「應該沒有問題。」

潼關一共有守軍四萬,其中有五千是騎兵,三萬步卒和五千弓箭兵。潼關是弓箭兵,並不是常規的弓箭手,而是,一支專門訓練出來的使用床弩的弓箭兵。

以潼關之險,要是夾上幾十架床弩,不說的攻城的雲梯之類的東西,就是遠在幾百步之外的投石車估計都能被射穿了。

當然還有部分炮兵。

自從研究出火炮之後,大唐分別在重要的關隘都架起了大炮。

不過火炮的數量不多,因此每個關隘能分到的火炮不多。

潼關分到了十門火炮,有專門的炮兵負責,人數大概在八百。。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