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唐之極品皇帝》第825章 跟大宛的談判
第825章八仙缺六

「老師,以後你要肩負的重任還有很多,要注意好身體啊!」李恪見岑文本臉色有點蒼白,就立馬叮囑道。

說實話,能有一個像岑文本這樣的能臣為自己處理政務,李恪覺得很幸福。

因為,第一他不用擔心岑文本會獨掌大權,架空皇權。

其次,他不用擔心岑文本會以權謀私,將朝堂弄的烏煙瘴氣。

第三,他不用擔心岑文本會有欺上瞞下的舉動。

因此,他也希望岑文本能多活幾年,為他多分擔一些處理政務的壓力,能夠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尋找長生不死葯和征伐西方世界。

根據歷史記載,歷史上的岑文本隻活了五十歲就死了。

現在,岑文本已經四十八歲了,還有兩年就過五十歲了,因此李恪也比較擔心他的身體狀況。

「臣知道。多謝皇上的關心!」岑文本感激地說道。

於是,君臣兩人又聊了很多,岑文本才告辭離開。

「海大富。」岑文本離開後李恪喊道。

「奴才在!」海大富快步走到李恪面前應聲道。

「你派禦醫到岑相府上,給他把把脈,再送點葯膳給他養養身體!」李恪向海大富說道。

「奴才領命!」海大富立馬點頭道。

「還有,西域傳來消息了嗎?」李恪問道。

「目前還沒有!」海大富回答道.

「行了,你下去吧!」李恪說道。

海大富領命,躬身退出了禦書房。

回到岑府的岑文本,他快步來到書房,開始翻閱自己的藏書。

翻閱了將近一個小時,他終於在一本書上找到了關於長生的內容。

他將書拿到書桌前,開始認真閱讀。

即便下人催促他吃飯,他也不應聲,只是快速的瀏覽上面的內容。

一直到凌晨時分,他將書上的內容看完,他吩咐下人為他準備一碗湯麵,喝完湯麵,他繼續看這本書,看完之後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張果老」和「鐵拐李」三個字。

八仙在這個時期,還沒有湊齊,因此,他們在民間根本就沒有一點傳聞。

可是博覽群書的岑文本,依然在某些文獻中發現了關於他們兩人的記載。

於是,他搜出了自己珍藏的這本書,從這本書大致了解到了兩人的事跡。

書中介紹說,蔡裡山坡上有一古廟,很久之前,廟中有一老僧帶著三個和尚。最小的和尚叫張果老,除侍候老僧外,還乾劈柴、擔水等雜活。

一天晚上,張果老挑滿缸水,至次日,一滴未用,缸水竟然全無。老僧責罵其偷懶。張果老不知其因,隻得重新挑滿缸水。第二天,缸水又不用而盡,老僧氣怒,將其痛打一頓。張果老甚感委屈,心中詫異,決心弄個水落石出。

晚上,又挑滿缸水,藏於暗處窺視。

半夜時分,忽從廟外跑進兩個白胖光腚小孩,來至缸前,頭伸進缸中喝水。張果老上前捉拿,轉瞬卻不見了。果老便把所見情景如實告知老僧。老僧命張果老仍把缸水挑滿,不要聲張。

晚上,老僧拿根鋼針,紉上長長的絨線,和果老藏於水缸不遠的暗處。不久,果然兩個光腚小孩又來缸邊喝水。

老僧乘他們頭伸進缸中之時,跑上前去,把鋼針扎進小孩腚上,只聽「哇」的一聲尖叫,小孩又不見了。老僧和果老順著絨線查找,至廟外牆角處,紅線入地。

老僧令果老拿來鐵鍬挖掘,結果挖出兩個形似人體的東西來。老僧知是人蔘,令果老燒火煮熟,並告知不準品嘗。

張果老把挖出之物放於鍋中,生火煮了一會兒,香氣撲鼻,果老饞口流涎,忍耐不得,便撈出品嘗,味道鮮美。果老仍饞涎不止,索性取出吃個精光。果老畏老僧責怪痛打,想逃走了事。

出廟門,見樹上拴一頭毛驢,回頭把鍋中所剩湯水取出給驢喝了,然後騎上驢背,朝東逃去。為怕老僧前來追趕,便倒騎毛驢往後觀望。

後人說,張果老食仙參已成仙人,毛驢喝了湯水也成為神驢,從此果老騎著毛驢遨遊四海去了。

岑文本雖然不信這個志怪傳說。

不過他記得,書中記載張果老似乎是帝堯時代的侍中,到現在的大唐初年,他已活了三千多歲。

因此,不管他信不信這個傳說是真的,只要找到這個人一問不就知道了嗎?

而關於鐵拐李的記載就更玄乎了。

說,鐵拐李本命叫李玄,本乃一眉清目秀、文質彬彬、身材魁梧的讀書人,是個體面的偉丈夫。

因考場腐敗,多次名落孫山,從此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離家出走,學道訪仙,專攻修鍊之術。幾年過去,李玄自感收效甚微。一日,他悟得不長進之因:修行道業沒有名師指點,靠己一得之見,事倍功半,道業難成,便決心跟隨老子學道。

後來,李玄在石筍山修鍊閑暇之餘在山上漫步遊賞,驟聽仙樂嘹亮,抬頭一看,空中祥雲縹緲,霞光萬丈,瑞彩千條,近空出現一頭青牛和一隻仙鶴,上面各自坐著太上老君和宛丘兩位仙祖,鐵拐李慌忙跪拜道:「不知仙祖駕臨,未能備迎,望......。」

「哈哈哈」老君笑道:「你道術大有長進,實屬不易,我和宛丘打算到各地出遊,欲帶你同去,你務必在十日後神馳我處,不可失約,切記。」

老君言罷,駕牛、鶴而去。

轉眼十日期限已到,鐵拐李對徒弟楊子說:「為師應師祖之邀,神魂離去,肉身留在此處,爾等要悉心看護,如若過了七天不見我的神魂歸來,足以證明為師已列仙班,你就將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為期,千萬記住!」

說完李玄盤膝而坐,氣沉丹田,神靈出竅,飄然而去。

待他離去的第六天半夜,徒弟楊子在睡夢中遇到一白髮老翁,這老翁慈眉善目,紅光滿面,手持一把佛塵,老翁微笑著對楊子說:「你母親將故去,你快回去給你母親盡孝送終吧,你家附近的一個山頭上有一塊岩石,形狀似老鷹嘴,岩石下有個小山坡,小山坡處土橋子,邊上住著一戶董姓人家,待你母親死後,將你母親埋在那個小山坡,那姓董的人家為人厚道,他們一家在小山坡一直守護著那批寶物多年而不據為己有,等著有緣人去挖掘,挖出的寶物要立即搬到附近一個叫山溝頭的地方,找到姓羅的人家藏匿起來,離開時要言謝董家人,你要對他們祝福,祝福他們董家子孫昌盛,萬年香火不斷,世代興旺」。

託夢被一陣驚雷驚醒,楊子回思:「老翁定是神仙託夢」楊子不敢大意,嘆之忠孝難兩全,師父鐵拐李元神已經離去六天了,恐怕回不來了,況且母親生命垂危,還是將師父他老人家肉身火化了吧,楊子跪在師父面前,磕頭哭泣著將師父肉身火化,事後匆匆回家探望老母,回到家中果然如老翁所說,母親已經生命垂危,不久母親便死去,楊子按託夢老翁的指引,在家附近尋找,果然找到那塊形狀如老鷹嘴的岩石,也在下面的小山坡找到姓董的人家,楊子恭敬地對董家人說明來意後,勤勞的董家人和他一起將小山掘開,果然依老翁所說的一樣挖到大量寶物,楊子立即依老翁吩咐,躬身向董家人祝福道:「願你們家子孫昌盛,萬年香火不斷,世代興旺、娶妻生男丁,」

楊子因為得寶激動,語無倫次地多補充了一句「娶妻生男丁」他想:「只有全部生男孩才香火不斷呀」,所以就多補充上這一句,據說後來那董家果然取的媳婦都生男孩,那挖出財寶的地方被人們稱之為進寶山。

楊子將所有財寶都運到山溝頭並交給那羅姓人家,留一小部分用來處理母親後事(據後來華軒居士查證,石筍山下真有「鷹嘴岩」、「進寶山」山溝頭等地名存在)經過滄海桑田的變化,至於進寶山土橋子是否有董姓及山溝頭有沒有姓羅的人家就無從考證了。

回頭再說鐵拐李到了第七天傍晚元神回到石筍山,剛到石筍山上空就聞到一股燒肉的味道,他頓覺大事不妙,元神立即飄落到坐化台,他定睛一看果然不出他所料,他的肉身已經被焚化,坐化台上面只剩下一個早已燒焦的軀殼,正驚悸余,忽見不遠處有個乞丐餓殍,於是他慌忙依附了餓殍的軀體,他起來後突然發現這餓殍是一個瘸腿,正想離開時,忽聽石筍山頂傳來太上老君的訓斥聲:「這是天意,不可有違」。

太上老君現身並說:」道應該在表相之外求得,不可只看相貌。只要你功行圓滿,便是異相真仙「。

這一番說教使李凝陽最終接受了這身軀體,於是太上老君便給他一隻金箍束住亂髮,賜李玄鐵拐杖和酒壺,引渡李玄成仙。

他又用兩手揉眼,把眼眶揉得象兩個大窟窿,於是自號李孔目,而人們常忽視他這特徵隻注意那條拐腿,所以便叫他鐵拐李。

岑文本信嗎?

他自己都不知道。

只是皇上非要長生不死,他又沒有具體可以幫上忙的地方。

因此,他就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兩個人,再尋找出長生的辦法。

就像李恪說的,確實在岑文本心裏,只要皇上能夠再多活幾十年,大唐的未來會更加的輝煌燦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