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視死如歸魏君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魏大人,你再查下去就是1個死
視死如歸魏君子青史昭昭,史筆如刀第175章魏君:C羅回歸曼聯都沒你們帶給我的震撼大第175章魏君:c羅回歸曼聯都沒你們帶給我的震撼大【為「朗朗藍晴」的萬賞加更、為「jackygi」的萬賞加更】

「前輩不要小看了魏君,魏君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朝野上下的人望不低,支持他的人不在少數。」

乾帝還是理智的,他認真道:「魏君的那套理論雖然不切實際,可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瘋子。讓一群瘋子聚集在魏君周圍,只會削弱大乾,讓大乾變的更加脆弱,朕絕不願意看到此事。」

王海聞言內心凜然。

「陛下果然睿智,防微杜漸,老夫沒有看錯人。」王海道。

他本來就認為乾帝絕對不是廢物,通過和乾帝的接觸,王海確認了這一點。

以魏君今時今日的地位,其實根本傷不到大乾的根本,但是乾帝卻能夠著眼於未來,當真是讓王海刮目相看。

有這樣的皇帝在,魏君註定會十分艱難。

幸好,幸好乾帝還不知道他現在已經站到了魏君那邊,否則魏君這次死定了。

王海被乾帝的睿智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而很快,乾帝叫來了兩個人,讓他的冷汗更多了。

「前輩,這是陸謙。陸謙,這是儒家的王海前輩,你們認識一下。」

陸謙看向王海,兩人對視一眼,臉上全都出現了笑容。

而內心卻同時殺機一閃。

王海是知道陸謙的。

陸謙也知道王海。

在乾帝這兒和對方相見,他們自然以為對方是乾帝的人。

對於想把帝黨滅掉的兩人來說,對方是死不足惜的。

等乾帝說出了他的想法後,兩人內心的殺機更大了。

乾帝等陸謙和王海互相聊了兩句之後,才說了他的想法。

「陸謙,監察司監察天下。朕想清除朝中的魏黨,此事你責無旁貸。監察司要好好發揮作用,大乾是朕的大乾,大乾需要穩定,儒家能夠給大乾帶來穩定。陸謙,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嗎」

陸謙肅然的點頭道:「陛下放心,臣明白。忠於大乾的人,都會得到提拔。心向魏君的官員,臣這裏自有讓他們丟官罷職的黑料。」

乾帝對於陸謙的表態十分滿意:「你是老臣了,你辦事的能力我放心。王老會給你一些人的資料,等你在朝中清理一批人之後,就把王老給你的人安插進去。」

對於和王海的合作,乾帝是認真的。

作為大乾的九五至尊,乾帝是想讓大乾越來越強的。

而王海執掌著學海,手中握有儒家的核心力量。

乾帝知道,這股力量甚至不遜色於一品仙宗。

若能夠得到儒家的全力相助,大乾的實力肯定會更強。

為此,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陸總管聽到乾帝這樣說,內心的殺機更加濃鬱。

不過他掩飾的很好,而且當著王海的面,陸總管也沒有拋棄自己的人設和性格,坦然道:「陛下,官場不同於修行,並不是所有的大儒都適合做官。有些人在修鍊上天賦很好,可是在官場上卻有可能誤國誤民。臣同意和儒家合作,但是不能放棄要求和標準。大乾想要更強,需要的是能幹的精兵強將,而不是單純的自己人。」

陸總管這樣直抒胸臆,不僅沒有讓乾帝生氣,反而讓乾帝更高興了。

王海內心對於陸總管也是肅然起敬,心道這些位高權重的頂尖大臣果然都是人中之龍,和這些人為敵,魏君還是太年輕了,自己一定要多幫魏君一些,否則魏君肯定會被這些人給弄死。

乾帝對陸總管道:「愛卿的拳拳報國之心,朕是明白的。王老,朕相信你也不會讓朕失望。」

王海點頭道:「自然,儒家要和大乾合作,一切標準當然會按照大乾的要求來。若儒家的人無法達到大乾官場的要求,陸總管儘管將他們換掉便是。儒家雖然弟子不多,但是拿得出手的弟子還是有一些的。」

「前輩深明大義,陸謙佩服。」

陸總管嘴上說著佩服,內心則將對王海的戒備之心提到最高。

王海他是了解的。

禮部尚書正是王海的孫子。

而之前儒家在大乾一手遮天的盛況,也是王海一手締造的。

現如今王海復出,直接和乾帝談妥了合作,意味著帝黨會增加一大截實力。

而且儒家的核心力量也會全部站在乾帝那一邊,儘管儒家內部也有人支持魏君,但是和王海掌握的實力相比較,陸總管還是傾向於相信王海手中掌握的力量更強。

對於志在消滅帝黨,建立一個全新國家和體制的陸總管來說,王海自然是一個大敵。

況且王海本身的實力還那麼強。

不過謹慎過後,陸總管便是慶幸。

幸好,乾帝這波是讓自己負責清除魏黨。

如果換成別人,說不定就真的成了。

好在是自己。

監察司內百官的資料都很詳實,陸總管如果想讓誰落馬,是很簡單的事情。

正好藉助這次機會,把僅存的那些帝黨全部換掉。

連理由乾帝都給他找好了。

本來他還頭疼要怎麼把這些人弄下去呢。

現在正好順水推舟將計就計。

至於王海帶來的這批人,就只能徐徐圖之了。

現在先給乾帝打了個預防針,乾帝也同意了如果儒家這批人不能幹的話就可以換掉。

陸總管想到這裏,儘管內心很嚴肅,不過嘴上還是浮現出一抹笑容來。

乾帝還是太年輕,而且隱居幕後修道的時間比在前台當皇帝的時間更長。

乾帝不明白一件事:一個臣子能不能幹,不是由他本身的能力決定的,而是由上官決定的。

上官說你不能幹,你能幹也必須不能幹。

乾帝高高在上,能知道什麼

下面的官員能幹不能幹,還不就是他的一句話。

把這個權力掌握在手中,正好藉助乾帝的皇權,悄悄的剪除帝黨的羽翼。

這自然是一個很考驗操作能力的事情,但陸總管常年奮戰在一線,他的微操能力很強,比運輸大隊長強多了。

此時乾帝看了一眼陸總管,忽然微微皺了皺眉。

對於陸謙的辦事能力和忠心,他都是放心的。

不過和王海比起來,乾帝感覺陸謙的力量可能還是太小了。

儒家隱藏起來的實力,乾帝一直認為是很強的,而且王海的個人實力也超強。

王海和他合作,肯定也是為了儒家的發展。可是儒家的利益和大乾的利益並不是一體化,他更信任的還是陸謙,而不是王海。

所以乾帝又對陸謙道:「陸謙,王老屬於方外之人,不方便直接插手大乾的政務,所以這件事情明面上要由你負責,你一定要好好做,但是不要把姿態弄的太明顯。朕希望這件事情是潛移默化做成的,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陸謙明白。

乾帝這是又想當那啥又想要牌坊。

想和儒家合作。

還不想讓儒家做大。

這想法很皇族。

和當年先帝的考慮也差不多。

又想讓儒家為自己服務,又不想讓儒家一家獨大,還想要一個好名聲。

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不過先帝當年倒是真做成了。

可是乾帝嘛……段位和先帝比起來還是有點差。

陸謙沒有立即答應乾帝這個要求,因為這個要求確實有點難辦,不是一個監察司提督應該有的能力。

「陛下,其他的都好說,可是不被人發現的話……有點困難。能夠上金鑾殿的,都是一時俊傑。只要我們動手,他們很容易就能夠察覺出我們是在針對誰,除非……」

「除非什麼」乾帝問道。

陸謙看了乾帝一眼,試探著道:「除非我們把局面搞混,不僅打擊帝黨,而是名義上針對所有人。」

乾帝還是有些水平的,他瞬間聽懂了陸謙的話。

「你是說……京察」乾帝有些猶豫。

京察,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

通過了京察考核的官員,往往能夠陞官。

而通不過京察考核的,按照京察的成績,會有相應的懲罰,最嚴重的,罷官去職,甚至問題很大的凌遲處死都有可能。

京察本身的目的自然是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為大乾的統治做出貢獻。然而正因為涉及了官員的獎懲,結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結黨現象十分明顯,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很難真正實現應有的作用。

長官往往博寬大之名,每屆京察,隻黜退數人,虛應故事,余概優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最開始京察制度初創的時候,京察本來是三年一考,後來變成了六年一考,再後來又變成了十年一考,時間周期越來越長。

到了乾帝這兒,自他登基之後,還沒有京察過呢。

百官不提,乾帝也不提。

原因嘛,自然是穩定壓倒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創造京察制度的正是儒家的官員。

而讓京察制度幾乎淪為廢物的,也正是儒家的官員。

現在要重啟京察的話,從時間上看,倒是合情合理。

不過很容易引起更大的動蕩。

畢竟乾帝心裏也清楚,現如今大乾的朝堂,除了帝黨、魏黨之外,還有修真者聯盟黨,心向妖庭的聯妖黨,以及其他的妖魔鬼怪黨派。

他這次隻想針對魏黨,把事情搞大的話,他擔心控制不住。

所以乾帝又想慫。

不過認慫面子上不好看,所以乾帝把難題拋給了王海:

「王老,你怎麼看」

不等王海回答,陸總管主動道:「陛下,這個問題就不要問儒家了。

當年創造京察制度的就是儒家,而當時主持京察的也是儒家弟子。在京察制度的幫助下,最初的那幾年,效果斐然,朝堂風氣煥然一新,但是後果便是儒家弟子把其他官員幾乎全部取代,京察考核下丟掉的那些官位空缺,全都被儒家弟子填補。

等到了後來,儒家弟子在朝堂上一家獨大的時候,京察制度又淪為擺設,京察的時間也一朝比一朝長。

陛下,臣並無私心,也知道王老和陛下合作,陛下肯定會出讓很多利益。但如果再次京察的話,主持京察的必然不能是儒家弟子,否則會出大問題的。

「陛下,請三思。」

乾帝聞言內心一喜,但臉上卻是震怒,怒斥道:「放肆,怎麼能這麼和王老說話」

陸總管只是躬身彎腰行禮,並沒有自辨。

監察司就是皇帝的一把刀。

他提督監察司,就是皇帝手中最鋒利的那把刀。

所以他必須是孤臣。

孤臣,意味著不能交好任何大臣。

只有這樣,皇帝才能放心的用他。

儘管王海現在是和乾帝在合作,不過陸總管還是亮明了自己不歡迎的態度。

這固然是有些不顧大局,但是卻可以讓乾帝放心。

在短時間之內,陸總管就能夠做出這種反應,並且將其表演的十分到位,讓乾帝和王海都看不出任何錶演的成分,這就是技術和功底。

沒有在官場浸淫幾十年的經驗,肯定做不來這種事情。

陸謙知道,自己說這番話,乾帝表面生氣,但內心肯定是舒服的。

他猜測,乾帝應該很快就讓自己滾蛋了。

果然,他緊接著就聽到乾帝道:「念你對朝廷忠心耿耿,這次朕就暫時不追究你的責任了,趕緊給朕滾蛋。」

陸總管向乾帝行了一個告退禮,然後離開了清心殿。

走出清心殿之後,陸總管的嘴角勾了勾,隨後就立刻恢復了平靜。

他的腦海中則是在想,魏君說的果然是對的。

將一個國家的億萬百姓之命運交給一家一姓,屬實是太過不負責任,這種落後的制度必須要被推翻。

哪怕君家人體內有人皇血脈,但是後人當中出廢物的概率也不低。

不僅是廢物,即便是中人之姿,也沒有資格統帥整個天下。

乾帝在陸總管心目中,就是中人之姿。

但是,不夠啊。

「一個被大臣都能夠玩弄於鼓掌之中的皇帝,於國於民又有何益」

「魏君說的對,天下人的命運,應該讓天下人自己來負責。由萬千人當中殺出來的政治家,比僅憑血脈傳承就能夠執掌天下的皇帝靠譜太多了。」

「陛下,你不是一個壞人,但你是個庸人。」

陸總管心向魏君的心更加堅定。

而陸總管走後,乾帝又和王海互相虛偽了兩句,然後叫來了上官丞相。

看到上官丞相之後,王海的臉色都保持不了淡定了。

陸謙是帝黨,他是可以接受的,並且認為很正常,畢竟陸謙提督監察司,本就是皇帝手中最鋒利的那把刀。

可是上官丞相……這可是公開和乾帝翻臉過的。

而且還逼過皇帝退位。

這都能夠冰釋前嫌的嗎

王海在上官丞相和乾帝的臉上互相看了看,內心如臨大敵。

他感覺乾帝和上官丞相這一對君臣實在是威脅太大了,尤其是乾帝,竟然連逼自己退位的權相都能夠容忍,並且收為己用,這是何等的胸懷

這樣的皇帝,又是何等的了不起

要是他沒有倒向魏君之前,王海肯定很欣慰自己和這樣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合作。

但是現在他已經堅定了和魏君合作的信心。

那乾帝如此驚艷的表現,就讓他內心殺機大起了。

至於上官丞相,在看到王海的時候,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

對於王海,他比陸謙更熟。

「原來是前輩,當年若非前輩指點,晚輩在學海之上未必能夠走那麼遠。前輩於雲,實有成道之恩。」上官雲對於王海行了一個晚輩禮。

看到這一幕後,乾帝的眼神眯了一下。

上官丞相原本是儒家弟子,這件事情他是知道的。

不過上官丞相當著他的面向王海行禮,還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也讓他意識到了儒家的底蘊和能量。

儘管是剛剛開始和王海合作,但是乾帝已經隱約開始忌憚王海和儒家的能量了。

當然,大局乾帝還是知道的。

無論儒家的能量到底有多大,目前來看,儒家都是站在他這邊支持他的。

那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後推一推。

乾帝果斷的向上官丞相下了命令:

「丞相,朕決定重啟京察,此事事關重大,不由你來負責的話,朕實難放心。」

正常負責京察的是吏部尚書。

但是乾帝對於吏部尚書不太信任,他現在更信任上官丞相。

上官丞相一愣,隨後直接問道:「陛下,京察中要重點針對哪個群體」

乾帝給反應迅速的上官丞相點了一個贊,他並沒有掩飾自己真實的意圖,畢竟京察的威力還是很大的,他不能給上官雲一個錯誤的信號。

萬一上官丞相把帝黨的人給京察進去了,那就不好了。

「把魏黨給朕打下去,丞相,穩定壓倒一切。大乾需要的是穩定,而不是內亂,你懂嗎」

上官丞相點頭道:「臣明白了。」

臣一定把帝黨披上魏黨的皮藉此機會一掃而空,然後讓魏黨偽裝成帝黨。

作為群臣避道,禮絕百僚,位在諸王之上的丞相,上官丞相的權力和能量遠比世人想像的要更大。

歷朝歷代,沒有出現過乾帝這樣一心求穩且退居幕後的帝王。

這直接導致了一朝的大權盡操丞相之手。

如果不是武將中有一個姬帥,手段也很高絕,導致上官丞相的手在軍隊中不能肆無忌憚,上官丞相的能量還會更大。

陸總管有實力憑藉手中的黑料把官員給搞下去。

而上官丞相想針對某個官員的話,都用不著黑料。

「陛下,京察之後空出來的官位,是由儒家弟子補上嗎」上官丞相主動問道。

王海出現在清心殿,很多事情上官丞相就不用問了,不言自明。

乾帝點頭道:「這方面你要和王老多多溝通。」

上官丞相沉默片刻,而後道:「臣也是儒家弟子,請陛下放心,臣會處理好的。為陛下,為大乾,臣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話說的就很有水平。

臣也是儒家弟子。

給儒家上眼藥。

讓乾帝警惕儒家一家獨大。

而請陛下放心,又會讓乾帝想起來上官丞相雖然是儒家弟子,可已經背棄了儒家,在朝中自成一黨。

所以警惕儒家是必要的,但是沒有必要再警惕他了。

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句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讓乾帝瞬間就想到了上官丞相的身體。

儘管上官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他的身體也已經油盡燈枯了啊。

若非朕把一國的政事都甩給了丞相,丞相也不會心力交瘁,以至於英年早逝吧。

乾帝內心瞬間就愧疚了起來。

打了多年的交道,乾帝的心態被手下這群巨頭揣摩的幾乎是一清二楚。

「丞相放心,大乾可以沒有朕,但是不能沒有你,朕還要靠你宰執天下呢。且好好的安心為朕辦事,朕會派太醫一直照顧好你身體的。」乾帝暗示道。

上官丞相心中大喜,趕緊向乾帝行禮道:「謝陛下隆恩。」

頓了頓,上官丞相又對王海道:「前輩,關於京察之事,和儒家想派誰進入官場,前輩可以和我多聊一下,我們之間要加強溝通。」

「這是自然。」王海點頭道。

王海感覺亞歷山大。

乾帝、陸總管、上官丞相……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帝黨的實力真的是太強了。

幸虧他支持魏君,不然他感覺魏君會被這些巨頭大佬們一擊即潰。

但是聖道永昌。

王海想到了魏君的主張和他驚艷的表現,以及魏君剛才放棄晉陞半聖,而讓文化種子灑遍天下的壯舉,儘管並不看好魏君,可王海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魏君說的對,儒家不能固步自封。

和乾帝合作,無非是一個輪迴而已。

創造一個全新的世界,才是真正的聖道。

王海的內心堅如磐石。

……

半天后。

魏家。

已經被周芬芳施法,和魔君共享受傷狀態的魏君本來是十分興奮的。

他能夠明顯感受到自己實力的下降。

而且魔君的傷勢居然在吞噬他體內的浩然正氣。

竟然還有這種好事,魏君開心的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角上揚。

此時的魏君隻發現了浩然正氣會被紅毛吞噬,並沒有發現經過此番磨練之後,他體內的浩然正氣變得更加精純。

而且發生了一些變異。

這都將給他帶來更大的驚喜。

魏君對此還一無所知。

他沉浸在自己實力下降的興奮當中。

實力弱了,再有人想殺他就更簡單了。

魏君感覺自己很幸福。

便在此時,他的傳音符響了。

魏君看了看,有三條留言。

分別來自於陸元昊、上官星風以及——王尚書。

魏君點開了陸元昊和上官星風的留言,兩人說的都是同一件事,京察。

而且直接告訴了他,乾帝要對他動手了,已經和儒家的老牌半聖王海達成了合作關係。

魏君聞言大喜。

好事啊。

天大的好消息。

有上官丞相和陸總管在,魏黨是很難有什麼大損失的,魏君牽連不到別人。

而乾帝和王海既然已經決定對魏黨動手,那距離快進到消滅魏君的**,也只是時間問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魏君感受到了由衷的興奮,未來的日子有奔頭了。

懷揣著這種激動的心情,魏君打開了王尚書給他的留言。

魏君的笑容,逐漸的僵硬在了臉上。

「魏君魏君你怎麼了怎麼笑的和哭的一樣」魔君好奇問道。

魏君雙眼無神的望著房頂,整個人心態崩了。

「小燕子被封殺,我沒怎麼吃驚。

c羅回歸曼聯,我也感覺很正常。

「但是儒家這群狗……這群人,簡直震撼我媽一整年,他們不按套路出牌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