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曹昂大帝》第158章 不發一箭
老曹一面安排水師關注江面情況,等待諸葛亮的到來,便命令水師出擊,生擒諸葛亮。

一邊安排徐晃、李典、許褚領兵去秘密把守屯糧地。

要是江東敢襲擊屯糧地,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分,孔明秘密請魯肅到船中。

他要趁現在江中起大霧,看不清遠處景象,去曹營跑一趟,跟老曹借點箭矢。

當夜五更時候,船已近曹軍水寨。諸葛亮教把船隻頭西尾東,一帶擺開,就船上擂鼓吶喊。

魯肅這下就更看不懂了,諸葛亮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葯,這不明擺著告訴曹軍,他們來了嗎?

這萬一,曹軍派戰船出來打他們,那可就糟糕了。

「要是曹軍出兵,就我們這點人,你要怎麼應對?」

魯肅問道。

諸葛亮平日裏挺聰明的,今天也不知道抽了什麼風,沒事跑這裏來送死。

諸葛亮笑道:「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定不敢出。吾等只顧酌酒取樂,待霧散後,我們便立刻回去。」

諸葛亮早就算準了老曹的性格,要是別人的話,他未必敢這麼敢。

沒辦法,誰讓老曹多疑!

諸葛亮就是捉住這一點,才信心滿滿,跑到這裏來草船借箭!

但,諸葛亮不知道,他們身後跟著數十艘戰船,周瑜親自領兵跟在身後。

周瑜早已經上下通過氣,等下一旦打起來,全力衝擊,不要管諸葛亮等人死活。

擊潰曹軍水師,才是頭等大事,其他的都可以犧牲掉,何況,一個跟江東沒有關係的諸葛亮。

曹寨中,忽然聽到擂鼓吶喊,毛玠、於禁二人立刻去通報老曹。

「哈哈!諸葛村夫,果然來了!傳令!水師出擊,務必生擒諸葛村夫!」

老曹大笑道。

「末將遵命!」

毛階、於禁領命!

「慢著!父親,萬萬不可出兵!」

曹昂趕來阻止道。

「為什麼?」

老曹眉頭一皺,這可是活捉諸葛亮的大好時機,他不明白,曹昂為什麼要阻攔。

必須要給他一個交代,否則,對曹昂不客氣。

這要是換成別人,敢跳出來壞他大事,早就讓人拉出去砍了。

「還請父親並退左右,此話,我只能跟你單獨說。」

曹昂說道。

老曹揮手,讓眾人先退下。

「現在你可以說了,為何阻攔孤的行動?」

「知不知道,諸葛亮就在江中,只要水師出動,必定能夠將其擒獲,此乃千載良機,為何阻攔?」

「我不僅知道諸葛亮在江中,甚至周瑜的水師有可能也在,正在諸葛亮身後。」

曹昂道。

這就是他為什麼阻攔的原因,一旦水師出擊,必定會落入周瑜的圈套,而遭到重創。

老曹聽後懵了!

他是絕對沒有想到,周瑜也在其中。

難不成,他們早就商量好了,以諸葛亮為誘餌,引誘他出兵,然後,再引到周瑜水師面前。

要是這樣,水師出擊,就等於中了對方的圈套,到時必敗無疑。

但是,曹昂是怎麼知道這些的,他的消息是否可靠?

「你是怎麼知道的?為何細作,不曾向孤彙報?」

老曹質問道。

「我探聽到周瑜要諸葛亮,十日造十萬枝箭,但諸葛亮卻只要三天!」

「我聽當地人說,今日會有重霧,令人無法看見江中景象,便猜測諸葛亮可能要來草船借箭!」

「於是,我便秘密寫了一封書信,送到周瑜手裏,告訴周瑜此事,本想借周瑜之手,除掉諸葛亮。」

「現在又聽見諸葛亮來了,我料想其中必定有詐!以周瑜之才智,必定會尾隨諸葛亮而來。」

「我軍要是出擊,便中了周瑜圈套,到時,周瑜不僅能夠擊潰我軍,還能趁機解決掉諸葛亮。」

「可謂是一箭雙鵰,我們怎麼能夠讓他的陰謀得逞!」

曹昂實話實說,不過多少有所修改。

老曹聽了,這才恍然大悟!

這也就不難猜出,當初那封匿名信,必定是周瑜所為,告訴他諸葛亮要來。

並且誤導他們,以為東吳兵要襲擊屯糧地。

現在曹昂這麼一說,他才幡然醒悟過來。

「原來如此,子修,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

老曹問道。

「我以為,諸葛亮不敢靠近,我們便以靜製動,即不派水師出擊,也不向江中射箭。」

「另外,命蔡瑁、張允二人,領一支水師,繞開諸葛亮,找到周瑜的水師,突襲他們。」

「即便,最後我們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諸葛亮沒有得到十萬枝箭,回去之後,周瑜定不會放過他。」

「只要諸葛亮一死,孫劉兩家便徹底反目成仇,等他們互相攻伐,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曹昂道。

「好!就按照你所說的去辦,此事便交給你了。」

老曹滿意道,要是真如曹昂所說,滅孫劉豈不是易如反掌。

「諾!」

曹昂應聲,告辭退了出去。

曹昂走了出來,在帳外等候的毛階等人,急忙圍了上來。

「大將軍!丞相有何打算?」

毛階問道。

原本說好的計劃,到底還要不要執行!

「丞相有令,重霧迷江,敵軍突然出現,必有埋伏,切不可輕舉妄動。只需要加強戒備即可!」

曹昂道。

「可是……」

毛階還想說原計劃不是這樣的。

「沒什麼可是,丞相命我全權負責此事,你們照辦即可!」

曹昂打斷了毛階的話。

「遵命!」

於禁抱拳道,毛階也隻好抱拳應聲。

曹昂回去之後,便命蔡瑁二人,領一支水師出發,藉助迷霧的掩護,去找到周瑜水師,並擊敗他們。

曹軍只是加強了戒備,並沒有派出水師,也沒有朝江中射箭,諸葛亮是左等右等,也不見一支箭射來。

一旁的魯肅,都在為他著急,這樣下去,回去怎麼跟周瑜交差,周瑜還不趁機借題發揮,斬了諸葛亮。

諸葛亮身後的周瑜,比他們還要心急,要是曹軍遲遲不出,一切計劃豈不是都打了水漂。

不過轉念一想,曹軍不出來,雖然可惜,但諸葛亮沒有借到十萬枝箭。

回去之後,便可以將他斬殺,也算是不虧。

直到天亮迷霧散去,諸葛亮連一支箭都沒有借到,最後只能失望而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