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曹昂大帝》第332章 徐晃離世
整個指標系統,簡潔明了。

許多人看完,都是難掩心中的激動。

封爵,就這樣白紙黑字的寫在冊子上,只需要足夠努力,就一定能抱回家。

沒有人覺得,自己一輩子也湊不夠那一百大功或者三百大功、小功。

這天下的官僚、地主、商人還有四夷敵國,都是吾輩建功立業之所。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曹昂打算在未來,將一些能力不行的,逐步淘汰出校事府。

而空缺出來的位置,將會有新人來頂替,只有更新換代的校事府,才能更好的為皇帝辦事。

因為,情報工作需要專業,而這些人,大部分人很不專業!

當然,這個評價,曹昂不會告訴他們。

相反,曹昂現在還需要這些人辦差,維繫繡衣衛的體制和框架組織,等用不著他們的時候,再處理掉也不遲。

「看來,要成立一個專門培養情報工作人員和特務的學校了……」

曹昂心裡有了新的計劃。

特務與間諜,不能不讀書,更不能不接受嚴格的訓練。

但現在時機還不成熟,朝臣還有社會不會理解,為什麼天子鷹犬也要上學讀書。

再者說,這樣的秘密學校,也不是隨隨便建立就行的,還需要一些配套設施,以及相應教材才行。

這樣的事情,不用急於一時!

曹昂訓完話後,眾人起身告辭離開。

……

一轉眼,新的一年到來!

開春之後,曹昂去了長安,順便巡視一番。

「陛下!剛剛從洛陽傳來消息,右將軍、陽平候徐晃薨了!」

馬內監向曹昂彙報洛陽的消息。

「你說什麼?徐晃薨世了?」

曹昂驚訝道。

「是!」

馬內監點頭應道。

徐晃是在太祖武皇帝創業早期投靠過來的,徐晃原是楊奉部下,後來勸說楊奉歸附武帝,後來楊奉被人挑撥背叛武帝。

徐晃乘機向武帝投誠,從此為曹魏出生入死,一直以來忠心耿耿,不曾有過二心。

曹昂得知後,心情沉悶,身子都顫抖了一下。

徐晃的離世,對於曹魏來說,是一種損失。

如今,年輕一代還沒成長起來,老一輩的人,卻相繼離世,曹昂有些擔心,等老一輩都走光了,年輕一代能否挑起大梁。

在曹昂看來,曹魏能有今天,像徐晃這樣風老臣功不可沒。

他們隨武帝征戰四方,奠定了曹魏的基業,才能有安享太平的時候,這些都是這幫老臣浴血奮戰得來的。

徐晃,自武帝創業之初,便加入到武帝的隊伍中,一直為曹魏戎馬一生。

他投靠過來時,還是曹氏創業最困之時,戰亂讓天下千瘡百孔,經濟疲憊,民生艱難。

武帝的地盤又小,四面環繞著敵人,可徐晃沒有嫌棄,義無反顧的加入曹氏創業團隊。

經過大家不屑的努力,先後解決了張秀、袁術、袁紹等諸侯,直到一統天下,建立曹魏。

要是沒有像徐晃這樣的武將,為建立曹魏而征戰四方,沒有他們立下的汗馬功勞,根本無法建立曹魏。

徐晃的功勞是顯著。

曹昂閉上眼睛,對侍立在一旁的馬內監道:「陽平侯薨,朕甚哀之,其令,天下郡國致哀,魏軍各部軍旗降半旗。」

「命厚葬陽平侯,以國公之禮厚葬,像陽平侯這樣為曹魏鞠躬盡瘁者,當此哀榮!命有司商議北平侯之謚號,以美其功!」

「諾!」

馬內監應道。

像徐晃這樣的功臣,就應該享受這樣的待遇。

因為沒有他們,就不會有如今的曹魏江山。

所以,曹昂覺得必須以這樣的規格對待功臣。

而陽平侯徐晃的功勞,絕對配的上這樣的哀榮!

徐晃的去世,倒是讓許多人覺得意外和難以置信。

徐晃一直身體硬朗,頓頓能吃幾大碗飯,平日裡更是生龍活虎,怎麼就突然沒了。

不得不讓人感慨,人生真是世事無常,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真是應了一句話,意外和明天不知哪個先來。

有些人甚至在徐晃去世的前一天,還看見徐晃策馬奔騰,操練兵馬什麼的。

看起來不像有事的樣子,怎麼一個晚上,人就沒了呢!

徐晃一個侯爺,卻享受到國公的待遇,這人很多人心裡不爽,卻也無可奈何。

畢竟,這是天子決定的,他們就算再不爽,也不敢有什麼怨言!

幾天之後,禮部衙門的奏疏,便送到曹昂手裡,曹昂打開奏疏瀏覽,內容如下:

「臣等奉詔謹議陽平侯徐晃之功,皆以為,陽平侯臣晃,追隨太祖,平定天下,功為上。」

「輔佐陛下數載,推五德之運,定社稷之本朔……」

「謚法曰:威德剛武曰壯,赫圍克服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好力致勇曰壯,屢行征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武德剛毅曰壯,非禮弗履曰壯。」

「臣等以為,當謚之曰壯,稱之謂:陽平壯候。」

曹昂看過之後,提筆在上面寫了個可字,同意給徐晃上謚號為壯,然後,命人將奏疏送回禮部衙門。

禮部接到曹昂的回復,立刻準備安排葬禮相關事宜,按照年前剛制定的國公標準安排。

徐晃是第一個以侯爵身份,享受到國公的葬禮。

然而,隨之徐晃的離世。

曹魏就只剩下了不過幾位大臣,曾追隨過老曹打天下。

而這些人之中,依舊各司其職,為曹魏的未來,散發著餘熱!貢獻著自己最後一絲力量。

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這些老一輩的創立曹魏基業大臣、宗室,也都將陸續離世。

這是自然規律,人力無法扭轉的事實。

如果,歷史沒有出錯的話,明年曹休、王朗等人,將會相繼去世。

不可避免的,曹昂只能尋找這些人的繼任者,等他們離世之後,接他們的班,繼續發光發熱。

但遺憾的是,找了半年多,到現在,曹昂都還沒有物色到滿意的人選。

不說找到比他們能力更強,最起碼能力不能太差,而且還必須是親信大臣。

能符合兩個條件的,少之又少,不過符合一個條件的倒是不少,暫時讓他們頂替也沒有關係。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