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三國之曹昂大帝》第35章 目標宛城
很快,派出去的斥候,傳回第一條消息。

曹昂所部,跟曹洪所部匯合之後,便開拔朝南邊去了。

張綉聽後眉頭一皺,南邊?

再往南便是劉表的地盤,以及他張繡的老窩——宛城!

曹昂這次往南會去哪裏?

「文和,你覺得這曹昂,往南會去什麼地方?」

搞不清楚曹昂去向,張綉心中有些急切,總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對方不正面跟他交戰,卻帶著大軍向南而去,這究竟是為了什麼?

他就不怕,自己攻下葉縣,斷了他後路?

想不明白,就問賈詡,這已經成了張繡的習慣。

賈詡一言不發,在他心裏,張綉這個人難成大事,當個將軍衝鋒陷陣尚可!

「你覺得他南下的目的是什麼?」

賈詡反而道。

張綉一臉的無奈,他要知道的話,又何必問你賈詡。

張綉搖頭!

「那他這次來的目的是什麼?」

賈詡再問。

「是為了擊敗我,將被我奪取的領地,再重新奪回去。」

張綉說道。

這一點,他還是清楚的。

「這次對方突然南下,無非去兩個地方,一是繼續南下進攻荊州,二是直撲宛城。」

「劉表經營荊州多年,再加上荊州勢力盤根錯節,以曹昂所部的實力,去了只有死路一條。」

「對方不可能做出這麼愚蠢的事,那他唯一的目標,便是宛城,這次我們傾巢而出,宛城空虛,正是他們下手的好時機。」

賈詡道。

「我不明白,如今的形式對曹洪不利,只要我攻下葉縣,斷其後路,曹昂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任由我處置!」

張綉問出心中疑惑。

「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曹昂之後,還有一支人馬,只要他們和曹洪匯合,守住葉縣沒有問題。」

「到時候,被切斷後路,成為甕中之鱉的,就是我們了!」

賈詡說道。

張綉聽後大驚!

就在這時。

一名軍士跑了進來,抱拳躬身道:「啟稟將軍,剛剛斥候來報,發現數萬曹軍,正向葉縣而來,領兵者徐晃。」

張綉聽後更加震驚,全讓賈詡給說中了。

張綉揮手讓軍士退下,回頭問道:「文和,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做好撤離的準備,我們要儘快回援宛城,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要向曹洪發動進攻。」

「這樣曹軍就不會知道我們的真實情況,等唬住曹軍,然後,我們再悄然撤兵,回師救援宛城。」

「同時,再修書一封給」

賈詡說道。

宛城是一定要救的,但不能就這樣撤走,不然的話,曹軍就會跟在他們身後,慢慢消耗他們的實力。

只有先將徐晃等人穩住在葉縣,他們再快速回師宛城,突襲曹昂所部,才有一線生機。

「我這就去辦!」

張綉說罷,出了營帳,點齊兵馬殺向葉縣的曹洪所部。

曹洪不是張綉對手,被殺的潰不成軍,好在徐晃所部及時趕到,這才逼退了張綉。

張綉回去之後,連夜秘密拔營,悄悄的溜走,率領大軍連夜殺回宛城去。

第二天一早,徐晃派出去的人來報,張綉軍大營,一片安靜!經查探才知道他們已經離開許久。

徐晃這才知道上當了,急忙召集大軍,急匆匆的殺向宛城。

……

此刻,曹昂率領三萬大軍,故地重遊,再次出現在宛城。

上次,張綉先降後叛,曹昂狼狽逃竄,如同喪家之犬。

這次來,他要正大光明的走進宛城,生擒張綉,而不是再次狼狽逃離宛城。

望著淯水河畔對面的宛城,曹昂沒有下令對宛城發動進攻,拿出郭嘉的第二個錦囊。

「全軍在此休整,半個時辰之後,離開此地!」

曹昂看過錦囊後道,翻身下馬,找塊地方坐下休息。

「大公子!如今宛城近在咫尺,張綉這次傾巢而出,宛城必定空虛,我們現在攻城,必定能夠攻破宛城,為何要就此放棄。」

李典疑惑不解,只要曹昂一聲令下,他便能將宛城攻破,為什麼來了卻不進攻,反而還要離開這裏。

那麼,他們這次出兵的目的在哪裏?

「這是郭祭酒的錦囊妙計,讓我們在這裏休整半個時辰,再出兵湖陽,突襲劉表部將鄧濟。」

曹昂道。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郭祭酒並不能準確的預判未來,宛城卻近在咫尺,大公子應該先將宛城拿下,再出兵突襲湖陽也不遲。」

「並不是事事,都需要按照一個錦囊行事,戰機稍縱即逝,這次要是錯過了,下一次未必有這個機會。」

李典勸說道。

郭嘉遠在許都,根本不清楚這裏的情況,他的錦囊也只能用來應付預料之中的事。

李典認為,宛城眼下的情形,郭嘉未必能夠預料的到。

現在不拿下宛城,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好!那我們就拿下宛城,但我們只有半個時辰,要是在半個時辰拿不下宛城的話,必須立刻撤走。」

「怕晚了,張綉大軍殺回來,我們就算想走,也走不了了!」

曹昂道。

「大公子放心!我定在半個時辰之內,拿下宛城,要是沒有拿下宛城,李典願提頭來見。」

李典抱拳,信誓旦旦道。

曹昂當即下令,進攻宛城。

宛城守軍不多,所有的精銳兵力,都被張綉帶走,剩下的不過才一千左右,多是老弱病殘。

曹昂等人兵臨城下,宛城守軍嚇得瑟瑟發抖,如今,大軍出征在外,就憑他們這些老弱病殘,怎麼擋得住曹昂的虎狼之師。

李典單槍匹馬上前,朝城上的守軍喊話,自稱奉天子詔命,前來討伐張綉。

讓他們放棄抵抗,開城投降,歸順朝廷,可以對他們既往不咎!要是負隅頑抗,就按照逆賊論處,株連九族!

城內守軍一片騷動,一番商議之後,決定開城投降。

不管怎麼說,在明面上宛城都是大漢王朝的領地,他們依舊屬於大漢臣民。

既然對方是奉天子詔命前來,他們沒有理由不開城投降。

一來,他們不想背負亂臣賊子的罵名,更重要的是,曹軍來勢洶洶,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

他們是大漢臣民,歸順於朝廷,也實屬正常,又不是投降曹氏。。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